宋 許道寧 漁父圖 絹本設色 48.9×209.6厘米美國納爾遜·艾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絹本設色,8.9*209.6cm,美國納爾遜·艾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畫上山峰險峻,水面平靜,幾艘漁船浮于在水面上,漁夫們正在撒網捕魚,激起一片漣漪。山石部分用水墨直皴漬染,細微處略用筆勾勒,表現山石的紋理,用筆簡快,樹木勁挺峭拔,畫鏡壯闊清曠。許道寧,北宋畫家,本以賣藥為生,隨藥送畫,逐漸得名,有《秋江漁艇圖》、《關山密雪圖》、《秋山蕭寺圖》等佳作傳世。北宋許道寧《秋江漁艇圖》又名《漁夫圖》 絹本,設色,縱:48.9,橫:209.6厘米。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美術館藏許道寧,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一說河間(今河北河間)人,生卒年不詳,活動于北宋真宗、仁宗時,享年80余。許道寧早年在汴梁(今開封)以賣藥為生,并畫山水樹石隨贈買藥者,由此聲譽日隆。他畫山水學李成,后能自成一家,當時即被認為是李成、范寬之后有影響的山水畫家。
許道寧
許道寧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約970年-1052年。活躍于北宋中期。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一說河北河間人。擅山水,師法李成,初于汴京(今河南開封)端門前賣藥,以畫吸引顧客,漸為人所知。多寫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漁浦等,并點綴行旅、野渡、捕魚等人物,行筆簡快,峰巒峭拔,林木勁硬,人稱能得李成之氣。宋朝人張士遜曾寫詩稱贊說:“李成謝世范寬死,唯有長安許道寧。”黃庭堅激賞他醉后所作的畫。在《答王道濟寺丞觀許道寧山水圖》詩中寫道:“往逢醉許在長安,蠻溪大硯磨松煙。忽呼絹素翻硯水,久不下筆或經年。異時踏門闖白首,巾冠欹斜更索酒。舉杯意氣欲翻盆,倒臥虛樽即八九。醉拾枯筆墨淋浪,勢若山崩不停手。數尺江山萬里遙。滿堂風物冷蕭蕭。”生動地展示了許道寧醉中作畫的神情舉止,見出他畫技的高超。
有《秋江漁艇圖》、《關山密雪圖》、《秋山蕭寺圖》傳世。
宋 許道寧 關山密雪圖絹本設色 121.3x81.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關山密雪圖》是一幅精彩的雪景山水畫。大雪覆蓋的高山寒林,山巒起伏,皴筆很少,山頭俱施以粉,水天皆用淡墨渲染,景物荒寒蕭寂。畫面沿用傳統的北宋山水畫構圖方法,自下而上,由近及遠,近景險而高,遠景深而遠。所謂“崇山積雪,林木清疏”頗得李成的余韻。畫中上端大山陡聳,四面峻厚,密雪覆蓋其上,氣勢極見宏壯,大山左外側一亭翼然,遠眺陂陀縱橫,野水層層,如游今之泰山。運筆凝重細勁,以短筆布皴,嚴謹而有法度,故疏而不薄。此畫是許道寧中晚年間的作品,另具風貌,是北宋時期畫雪景題材的佳作。
宋 許道寧 雪溪漁父圖 絹本淺設色 169x110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雪溪漁父圖》通幅筆墨皴染細謹古厚,表現出荒寒空闊氣息。深山積雪,煙霏繚繞,寒林枯樹,矗立挺峙;房舍聚散于溪畔石側,樓閣隱于山際,布列得宜。《雪溪漁父圖》所繪內容雖屬寒林雪景圖意,皴山石之造型筆法較近燕文貴風格,而《漁父圖》中畫山石林木則與郭熙類近,屬李成一脈,兩者并不相同。畫樹純用中鋒,筆勢起伏富于變化。部份樹枝及樓閣屋頂微留殘雪,然因年代久遠幾已脫盡。以整體風格言,《雪溪漁父圖》是取李郭畫派之寒林圖意為題,而以近燕文貴之筆法繪制,成畫時代不能早于北宋末。又署于畫左中間之兩行款書當系后人偽添,因宋仁宗景佑有甲戌(1034)而無甲。
《云關雪棧圖》 絹本設色,縱25.2、橫26.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山野雪景,天色陰沉,近景危巖寒林,一人趕著牲口,走在山澗的棧道上。山腰有幾間茅屋點綴。棧道虬曲伸進山中,給人以深遠之感。圖中山石用鋼勁線條勾輪廓,濃墨乾筆皴染,皚雪用烘托法,林木、茅舍信筆勾畫,簡率之中見生動之致。全圖用筆簡勁,筆墨厚重,畫風近李唐一路而又有自己的風格,不愧為南宋山水畫精作。此圖不知原載何冊。舊題簽許道寧作,按其風格,當為南宋早期作品,無款印。曾經《宋人畫冊》影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