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微博發過簡單的9宮格圖示,因為做法太簡單,一看就會,就沒有寫具體的圖文食譜,這次有了新的做法,又對以前的方法加以優化,特具體來寫一寫,方便同學們試做。
所謂的“免和面”,是用了印度餅!
因為它本身帶有油的成分,軟化后又非常有延展性,很適合作為主料、再加以其他輔料做成另一些新吃食。
比如,我用它們做了簡易版的韭菜盒子和蔥油(韭菜)餅。
朋友們吃得很愉快,一上桌即被搶光!
下面就來說說具體操作過程。
原料:
印度餅(室溫軟化)
餡料(你喜歡的各種餡料,我這次用了韭菜和豬肉末,也可以用豆沙、芝麻之類的甜餡料)
油(可選)
印度餅,大些的華人超市都有,正方形包裝袋,一般5餅裝,不同牌子價格不等,買最便宜的就行,餅是冰凍的,用之前要回暖使餅變軟。軟化前,先把蓋在餅上的塑料紙扯下來,不然一旦軟化,很難扯,會粘住哦。
做法一:
最偷懶的方法
就是把餡料直接放在已經軟化的印度餅上,對折,用叉子封口,完成。
這種做法做出的盒子很大個,但如果你不介意大小,這個方法很簡單方便。
做法二:
是我最推薦的
將軟化的印度餅一切為二,把餡料放入其中一個半圓的一側,蓋上另一側,用叉子封口,完成。
這樣做出的盒子,大小適宜,一個印度餅可以做兩個盒子。
做法三:
比較合適甜餡料、或者已經熟透、易熟的餡料
將印度餅一側,橫著由中央開始切一刀,將餅想象成四等份,開口的一等分留白,其余都放上餡料,如上圖包起來,用叉子封口,完成。
這樣做出的盒子,餡料放的比較多,但是生餡料不容易燒熟,所以會煎的時間久一點,因此,比較適合已經熟的餡料,比如豆沙,芝麻,或者韭菜炒蛋等。
下圖倆同學就用了甜餡料來做,謝謝你們交作業:
做法四:
也就是蔥油餅做法
將軟化的印度餅上鋪蔥末(或韭菜末,餅本身有味道,我沒有另外放鹽),從一端卷起,這個時候,餅因為軟化,很有延展性,可以用雙手將面卷稍微拉長拉細一點,再從一端將條狀面團卷起,另一端收口藏于面團下方,用手壓一下,用搟面杖將面團搟薄成圓形,完成。如果面餅粘著桌面,不容易取下,可以用刀輕挑起面餅,一點點隔離即可。
煎制:
平底鍋中火加熱;因為印度餅本身含有油分,做韭菜盒子之類的,只需在鍋底稍稍抹一層油即可,但如做蔥油餅,建議油可以多放一點點,會使餅煎得硬一點更酥脆一點,口感好。整個煎制過程,都用中小火,以免煎糊哦。
瑞秋注:
1、印度餅建議用一張室溫軟化一張,不要統統拿出來軟化,你會來不及做的,從冰箱拿出一張印度餅,扯下塑料紙,然后把餅放在這塑料紙上軟化就行,當開始做第一張印度餅時,把第二張拿出來室溫軟化;
2、整個制作過程,我沒有用干面粉,如果你覺得軟化的印度餅太粘,可以撒一點點干面粉,但不宜撒太多哦,會影響餅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