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生的父母要注意了,您一句不經意的話,卻可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孩子中考前,您會“說話”嗎?考試前你是不是也對孩子說過下面這樣的話,家長快來自查:
點評: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績,可中考是一種能力考試,這類激勵語可能會給孩子增加壓力,結果適得其反。點評:這句話可能會使考生覺得戴上了一個無形的“緊箍咒”,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壓力,產生緊張、憂慮、厭煩、恐懼、焦躁等情緒。點評:考試關頭,拿自己孩子與其他人相比,都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點評:如今的孩子都知道中考的重要性,家長說這樣的話,多半會讓孩子本來就容易波動的情緒更加難以平靜。禁語五:我可是把大話都放出去了,你考不上重點中學,我倒著走給同事們看。點評:說出對孩子的中考期望,會給考生帶來額外的心理負擔,繼而影響到考生情緒。點評:很多家長希望用這樣的話來給孩子減壓,幫他們寬心。其實,大部分考生對這句話非常反感,他們覺得還沒有中考就說這話,就是家長對他們能力的一種否定。禁語七:把題看仔細,認真答題,千萬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爭取多拿分。點評:中考前老師已經反復叮嚀了,希望考生掌握一些考試技巧,能多拿一分就多拿一分,這時家長就不要再多說什么了。因為,任何一個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經掌握了的知識點上丟分。點評:有些家長越俎代庖,考前對孩子的事插手過多,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對孩子的過多關注。家長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點評:中考期間,家長可囑咐,但不要像換了個人似的,讓孩子覺得突兀,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家長面帶微笑,拍拍肩等肢體語言往往比“嘮叨”更有說服力。點評:孩子聽到這話,就會感覺到自己是家長的負擔,好像爸爸媽媽這么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那些倔強、任性的孩子,可能會頂撞,以至于傷害雙方感情,直接影響到孩子考試情緒的穩定。與其祝愿成功還不如換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關心考生安全的話語,因為這樣一句話傳達的信息是“爸爸媽媽關心我,而不只關心我的成績”。專家們均表示,在備考期間,家長尤其要善于與孩子溝通,家長可適當囑咐,但不要嘮叨。專家建議,不要對孩子講任何期望,不要渲染考試的艱難,不要主動過問考試的情況。家長之間應避免談及孩子學習的話題,因為該話題會涉及到孩子間的比較,或多或少影響到家長的心情,繼而影響到考生情緒。另外,說話語氣要充滿慈愛。慈愛是一種最溫柔、最心平氣和的溝通方式,無論出現爭論還是沖突,只要打動了對方,溝通最終是能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