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在大阪市中心的中之島公園,坐落著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這里是全世界陶瓷藝術愛好者心目中的圣地,不僅收藏有頂級的中國陶瓷和韓國陶瓷,也會不定期舉辦各類現當代陶瓷交流展。
這所美術館的核心收藏來自于一位具有非凡眼光的鑒賞家:安宅英一。他也是日本國內以收藏中國陶瓷藝術而著稱的重要私人藏家之一。在日本文化廳認定的14件陶瓷類文物日本“國寶”中,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就占了2件,均來自安宅收藏。另外還有13件被定為“重要文化財”,其中中國陶瓷共11件,包括宋瓷5件、元代陶瓷3件、明代陶瓷3件,以及韓國和日本陶瓷各1件。
目前,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正閉館整修中,預計2024年春季重開。閉館期間,其藏品將于3月18日至5月21日在東京泉屋博古館展出。
藝術品收藏,不僅可以窺見藏家的感知和審美,更能把其人品、性格、人生觀和世界觀等深層次的內容如實地展現出來。
01
安宅收藏和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安宅英一出生于1901年。年輕時,他曾在倫敦生活過較長一段時間,也是在那時開始對古董藝術品產生興趣,浸潤其中。
作為以鋼鐵起家的安宅產業的第二代會長,安宅英一在收藏界以藏品數量豐富、品質精良而聞名。這得益于20世紀中期安宅產業的雄厚資本,安宅產業株式會社是當時日本的十大綜合商社之一,從事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因此,自1950年代開始至1970年代,安宅英一收藏了千余件藝術品,其中中國瓷器約為150件。
上個世紀70年代末,日本各大商社在世界經濟危機中均遭受重創,安宅產業也未能幸免。彼時安宅的收藏正日益豐富,安宅產業卻瀕臨破產。這批藏品并沒有隨著公司的倒閉而流散,而是被收購安宅產業的住友集團轉贈給了大阪市政府。
1982年11月,大阪市政府在這批藏品的基礎上建立了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并正式對外開放。
02
以物言志:
安宅英一的美學和收藏
安宅英一的收藏最早始于1933年左右。他曾談到自己收藏藝術品的目的:
安宅收藏的中國陶瓷中包括了中國的官窯器,也有磁州窯等民窯作品;收藏的韓國陶瓷中有官窯級別的高麗青瓷,也有造型并不規整的李朝粉青。他的眼光不全是欣賞民藝的角度,更多是從器物出發探究其美的本質。
安宅說:回歸作品,作品就是一切。
作為日本收藏界最為重要的藏家之一,安宅英一幾乎沒有著作留下來,有關他的收藏故事,我們只能從他與其他古董商交往的軼事中了解到吉光片羽,這對于學界和收藏界而言,實為憾事。
2007年,安宅英一曾經的助手,曾任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首任館長的伊藤郁太郎撰寫的《美之獵犬》在日本出版,世人終于得以了解這位一生都在追求和探索藝術之美的陶瓷收藏家的往事。
今天,這本書的中文版由獨立學者、藏家金立言博士翻譯,由上海書畫出版社正式出版。書中豐富的收藏故事,讓我們得以深入了解安宅英一的傳奇一生。
此外,書中還展示了46件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的中韓藝術珍品,大部分由著名攝影師六田知弘拍攝,圖片精美,讀者可借此感受到東亞陶瓷的獨特魅力。
03
四十余年見聞,
匯聚成《美之獵犬》
伊藤郁太郎追隨安宅英一二十余年。在書中,他以“美之獵犬”自喻,用細膩的筆觸講述了“安宅收藏”從建立到面臨危機,再到成立美術館等一系列故事。
作為東洋陶瓷美術館建館后的第一任館長,伊藤郁太郎在文化普及、學術推動、國際交流等方面貢獻卓著,先后受到日本及韓國政府的表彰。在他的筆下,安宅收藏不再是一件件冷冰冰的器物,而是一段段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故事,是獨具慧眼的鑒藏之道,也是對人類藝術追求和探索過程。
以下為書中記錄的安宅收藏的兩個小故事:
清宮舊藏的青瓷八棱瓶
這件青瓷八棱瓶曾經秘藏于故宮博物院,其底部貼有編號為“第七百五十一號”的清宮舊藏標簽,堪稱宋代官窯瓷器中的逸品。
1970年,該八棱瓶通過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出售時在全世界的收藏家和古董商中轟動一時。究竟應當委托哪家古董商來競拍?安宅在深思熟慮之后最終選擇了仇焱之。不出所料,拍賣過程是一場白熱戰,仇先生不負所托,力挫群雄,競得此瓶。但是,其成交價格也創下了當年中國陶瓷的最高紀錄。
隨后,安宅是背后買家的消息不脛而走,日本的部分媒體以價格過高而發起非難。在此過程中,評論家白崎秀雄發表文章稱:“這個價格與 16 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價格相比,本不算什么。這樣一件時代久遠至 12 世紀的世界級名品回歸東方,考慮到這些,這個價格甚至稱得上是便宜的。”
求得廣田不孤齋的“三種神器”
廣田不孤齋先生是壺中居的創立者,在古陶瓷鑒賞領域,他以日本首屈一指的犀利眼光而廣為人知。安宅先生對他也是高看一眼,曾有人問道:“在您構建收藏體系時,誰的影響最大?”他回答說:“那還是要數不孤齋先生與仇先生。”不孤齋先生也曾經建議,“在中國陶瓷器方面安宅收藏屬于后起之秀,那就不要把范圍擴得太廣,應以名品一以貫之”,安宅先生欣然接受了這一建議。
不孤齋先生手中有三件名品,他害怕這三件器物一旦示人就不得不出手,于是將盒子緊緊扎好,甚至添加封條,加以秘藏,將其稱為“三種神器”。安宅先生不知道從哪里聽說了此事,就不斷請求不孤齋先生:“請讓我欣賞一下吧,哪怕就看一眼也行。”百般為難的不孤齋先生最后給安宅先生非常鄭重地寫了一封信:“唯有此事,無論您如何請求,在下也無法出讓。恭請諒解。”
幾個月后,不孤齋先生收到安宅先生邀請。不孤齋先生雖然心生疑惑,但他覺得如果安宅先生想催促他出手藏品的話會主動來訪,所以也未作多想。他被人引入座,但卻遲遲沒有見到安宅先生的身影。正在百無聊賴之際,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壁龕中掛著的書法卷軸上,于是走上前去近看,竟然發現是自己寫給安宅先生的那封信被精致地裝裱了起來。就在不孤齋先生一瞬間茫然無措的時候,安宅先生跪坐在他背后雙手扶地、深俯身軀,低著頭說:“這三件神器,請您無論如何割愛給我吧。”此時此刻不孤齋先生只得說:“我算是服了你。”
據說,在安宅收藏納入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之后,安宅英一曾重訪自己一件一件甄選的藏品。此時的他體力已經大不如前,由已經成為美術館首任館長的伊藤推著輪椅慢慢觀看。在伊藤的陪伴下,安宅總是順暢地通過韓國陶瓷展區。而到了中國陶瓷部分,他卻常在藏品前駐“椅”不前,并說著各種的遺憾。用伊藤的話說便是:安宅不只是看到了陳列著的藏品,還想到了并未納入其收藏的心中的理想。
當您翻開《美之獵犬》這本圖書,那些精美、靜謐,充滿了歷史韻味的古陶瓷一一呈現眼前時,一定會大為感慨:這些凝聚了中國古人智慧的藝術品,正在向世人證明,最高級的藝術一定是全世界相通的。
這本書的內頁選用涂層藝術紙,以柔和色調還原了46件精美藏品的原貌和氣質,內封特別做了特種紙燙透設計,呈現了三件具有代表性的藏品。
內頁欣賞
精彩書影
目錄
上下滑動查看
致中國讀者
凡例
Ⅰ美之獵犬
美之獵犬
藏品系列的誕生
通往美術館之夢
英國紳士
信息
名品圖錄
夢幻圖錄
高浜學校
護城河
展覽會的準備
偏愛
相遇
最初的指令
鑒定書
訓練
涇渭分明
周詳細致
猜謎
氣場
直覺
風壓
牽制
評價表
修羅場
迷走
香港后街
追求
反彈
反抗
敬而遠之
生活空間
行為舉止
采訪
圓城寺次郎先生
《春之鐘》
收藏家的境界
合掌
Ⅱ《美的求道者—.安宅英一之眼》展
以三顧之禮購藏名品
以物言志——安宅英一的美學
結語
Ⅲ “談.安宅英一”訪談實錄
訪談人:森孝一
關于安宅收藏的概況
撐起安宅收藏的人士
安宅英一之眼
陶瓷鑒賞中的精神重生
Ⅳ 陶然自樂
古陶瓷的價值評估
景德鎮的午后
李朝白瓷竹節筆筒
李朝白瓷三器
中頭彩
Ⅴ 風塵往來
大人物與小土豆
《死者之書》
武滿徹
能樂面具
戴簪的蛇
夢十夜
意大利贊歌
Ⅵ 圖版解說
《安宅收藏概觀》(譯者節譯)
后記
譯后記
定價:150.00元
天貓旗艦店購書鏈接
【譯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