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jīng)
前言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五千年以前,道家始祖黃帝修煉成功之后,一百多歲時,從天上飛來一條龍落在地上。黃帝騎在龍背,龍就要升騰起空了。這時,他的臣子有十多人著急地說:“帶上我們吧!”“不要把我們丟下!”“我們也要跟隨上天。”有的干脆往龍身上攀爬,有的抓住龍的胡須。不料,龍身太滑,誰也爬不上去。龍起飛離開地面,抓龍須之人力不從心,有些抓不住滑脫下來,有的人因為身體的重量,把龍須拉斷了,龍飛走了。這些人把拉斷的龍須扔到地上。一年后,這個地方生出了龍須草。黃帝騎龍升天的故事流傳至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后來有人探索道家始祖黃帝究竟修煉什么“法升天的,得到了《黃帝外經(jīng)》后才明白,原來黃帝修的是廣成子“秘誨”的“陰陽顛倒之術(shù)
五千年以前黃帝跟隨廣成子學(xué)習(xí)養(yǎng)生十九年,寫出《內(nèi)經(jīng)》《外經(jīng)》。“顛倒之術(shù)”是修煉之道的總根子其實“秘誨”的修煉方法,正是明說的操作技巧。秘也不密,不秘也密,只是不易懂,不易會,把它說成“秘誨”,目的是讓學(xué)人“勤而習(xí)之”,親自操作探原之法,真修實修,得到利益。
因為一些人懶散慣了,不認(rèn)為修煉是什么大好事。甚至有人說“苦熬甘修”,是苦而不是樂。所以現(xiàn)在要把這說是“秘誨”。不論愚昧不愚昧,總之修煉至道是天大的好事,也決不是什么苦事。所謂“甘修”是美味的意思,決不是“干修”
不管出家在家,修行是一樣的,修行不分出家不出家,只是一個操作方法問題。誰掌握操作技術(shù),都一樣成功。
出家人因為出家脫離了世俗干擾,可以專心修煉。所以說出家人修行是比較容易一些,但不是絕對的。在家人若一心在修煉上,與出家人是一樣的。有人說“現(xiàn)代人不如古人”,這種說法也不對。現(xiàn)代人的思想品位高于古人,只是不如古人思想單純。頭腦聰明是一樣的,有可能比古人還強(qiáng)。
這下是我們研究的課題,不研究古人今人到底誰強(qiáng)。該把眼睛放在黃帝說的“顛倒術(shù)”上,“勤而習(xí)之”分是正確的著眼點。
墨更多的人都能從“秘誨”探原中獲得真真初、實實在在的利益,健康長壽,享盡天年,或濟(jì)成就道教的長生也并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