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過后,江蘇省高考閱卷組的一位老師,在批閱一篇僅僅只有755個字的作文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吃力。
原因竟是這篇作文通篇充斥著晦澀難懂的生僻字,盡管閱卷老師是站在講臺上多年的教師,但這種一篇作文中出現了如此之多的生僻字,他也是頭一回見。
除此之外,這篇作文還是一篇文法精湛的全文言文作文,拋開生僻字不談,但就其文法而言,閱卷老師找不出任何的語法錯誤,并且這篇作文嚴格遵循了古代駢文的寫作方法,不僅語句工整,饒有韻律,文章的起承轉合也安排得十分恰當。
因此,閱卷老師可以斷定,寫這篇作文的考生定是一個深諳文言文寫作的高手,而且在古文字的應用上也有著相當不錯的造詣。
正因為如此,閱卷老師不敢輕視,而是將這篇作文視為“懷疑卷”,請閱卷組的組長一道參與閱卷。
而閱卷組的組長正是古文獻專家吳新江教授,他看到這篇作文時也不由得嘖嘖稱奇。
寫這篇作文的考生名叫王云飛,他的這篇作文名叫《綠色生活》,使用古代駢文的寫作方法,漢代著名的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兩篇賦中就可以看到大量的生僻字以及華麗的駢句鋪陳。
因為駢文的難度大,古代的大學問家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都很喜歡用駢文來展現文章的水平以及個人的才學。
王云飛的這篇作文不僅立意深刻,語言華麗,對古文字的應用也十分精準。
吳新江教授在看完王云飛的作文之后,認真地對閱卷老師提出異議的每一個生僻字做了注釋,并且標明出處。讓人意外的是755個字的作文,吳新江教授竟然用了4頁文稿來為其作注解,足見吳新江教授對這篇文章是多么的重視。
經討論,滿分70的高考作文,江蘇省當年的閱卷專家組為其打出了高分。
更讓人驚嘆的是,這名拿到了高分作文的學霸竟然是一名理科生。
王云飛通過這篇作文不僅是拿到了高分的作文成績,更是迎來了國內諸多高校拋來的橄欖枝,其中還包括了北京大學這樣的名校。
不過,王云飛沒有選擇去北京大學,而是選擇了東南大學,原因是東南大學先聯系了他,而他已經答應了,所以他要信守承諾。
進入到了大學之后,王云飛在一面學習專業課程,一邊閱讀影響中國文化發展的經典著作,并應學校的要求,用古文為學校寫了一篇東南大學的簡史。
2014年,王云飛剛從東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就立刻以優秀的成績收到了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的offer,擔任見習工程師。
在結束了見習期之后,王云飛又在2015年開工的上海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土建工程中擔任監理工程師,并且王云飛所負責的這個工程還獲得了當年上海市優秀工程質量管理小組一等獎、全國三等獎。
2022年,王云飛不再對人再提起他那奇遇一般的高分文言文作文。
他現在的身份是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助理總經理,分管整個江浙滬地區的市場經營,舉手投足之間,已是一名老練工程師、意氣風發的年輕領導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