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馨兒
漢字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文化的傳承,也是足以令國人驕傲的象征。
漢語是母語,從我們出生起便開始了漫長的學習之路。上了小學,語文就變成了課堂里必備的科目,始終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一直持續到高中。
高考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自然也不能缺少語文這門學科。想要拿到語文的高成績,首先就要保證作文的準確性。
因為作文是整個語文試卷中,所占分值最多的部分。若是作文偏離了題意,那么就會應該到最終的成績。歷年高考中,都會有特別突出的滿分作文。
有的是因為字跡工整,賞心悅目。有的是因為內容豐富,正能量滿滿。而下面這位考生的作文,因其他的原因,引起了閱卷老師的注意。
這位出生于1992年的小伙子,叫做王云飛。他生在江蘇如皋市的一個小村莊,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因所處的位置是歷史名城,王云飛自小便喜歡讀一些古典文學。
在2007年,他考上了當地的一所重點中學,選擇的是理科。日常的學習十分枯燥,他便從這個時候開始研究古代文化,經常用古詩文來放松自己的心情。
文言文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如同噩夢。但在他心里,這些古詩詞有著獨特的美和意境,讓自己沉醉。于是他嘗試著用古文寫作文,老師表示支持,但說高考還是得穩。
王云飛經過了深思熟慮后,在高考前的晚上和母親說,自己想寫文言文的作文。母親也沒有阻止,只是告訴他不留遺憾就行。
王云飛在2010年參加高考,在考語文時,他用最快的速度做完前面的題,留出來充足的時間寫作文。因平時有大量的積累,他非常順暢地便寫出了《綠色生活》這篇作文。
雖是完成的信手拈來,但高考閱卷的老師卻被難住了。”呱呱小兒,但飲牛湩,至於弱冠,不明犍狀。佌佌之豚,日食其羓”。開篇就有三個生僻字。
閱卷老師耐心地讀下去,發現通篇共有30個字是不認識的。于是決定把這張試卷交給專家組來評判。專家組長查閱了很多資料,寫出了2000字的注釋,才把作文翻譯過來。
王云飛的作文充分地闡述了當今社會環境被破壞的問題,在自己的想象中,他回到了那個農耕時代。這個作文的立意和題材非常新穎,是前所未有的。
并且還是用古文寫出的,十分考驗功底。經過一致的討論,高考閱卷專家組決定給王云飛的這篇古風作文,滿分。
當年江蘇省高考滿分為480分,王云飛憑借384分的高成績,成功被東南大學錄取。選擇的也是自己喜歡的土木工程專業。
王云飛能夠在高考中寫出滿分作文,和平時的積累是分不開的。像是《史記》、《資治通鑒》等書籍,他已經熟記在心。若是腦海里沒有存儲,空有想法也沒用。
語文學科貫穿了我們整個學習生涯,從拼音識字,到翻譯陌生的文言文,都是在不斷積累的過程。很多同學認為語文難學,主要就是沒有掌握對的學習方法。
學習語文首先就是要用心。不僅是對課本上的知識用心地去聽,在課余時間也要做到隨時的摘抄和記錄。慢慢積累的多了,但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思路。
其次就是要建立興趣。文言文確實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也是能夠克服的。聽說讀寫,是學習文言文的四大法寶,熟讀成誦就是這個道理。
普通的高中生,能把課本中的文言文弄明白已經很不容易了,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寫出一篇既不偏題,又能得到高分的作文,難度實在太大。
王云飛這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即便是他,也是抱著搏一搏的心態,寫下了這篇文言文作文。結果是賭贏了,皆大歡喜。若是賭輸了,就是另一個結局了。
學習文言文是對的,也是當代學生應該做到的。古文聽起來晦澀難懂,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同樣的生活環境,不能感同身受。
作為我國文化的結晶,文言文還是需要傳承并發揚光大的。但高考是嚴肅且重要的,考生們還是要從自身出發,量力而行,不要輕易冒險。
今日討論:
大家認為王云飛這篇滿分作文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