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迪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論壇上指出
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實現教育新的跨越式發展
2003-09-21
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9月20日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論壇上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關系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眾多命題中,有5個方面的命題值得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
第一,積極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構建終身教育與學習體系。要使技術設備條件發揮出應有的效益;使網上學習的資源更加豐富,更便于學習;并加強資源互通和共享,使資源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在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應加強對教育質量的監控和保證體系的研究與建設;在已有實踐的基礎上,應該及時總結經驗并從事理論的歸納與升華。這都是下一步需要我們認真開展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著眼于制度建設與創新,爭取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建立遠程學習和在校學習相互溝通的體制;建立和完善深入基層的遠程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建立精英式教育與大眾化教育相互溝通與交流的體制;建立企業參與遠程教育的法律制度。
第二,推動教育整體改革,加快教育的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現代化的強大推動力,又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涵。我們應該積極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推進整個國家的教育現代化。為了這個目的應該大力發展與教育信息化相關的重點與前沿學科,比如通過積極發展計算機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微電子技術、材料技術、教育技術等學科,從而有力地帶動整個國家教育與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三,大力培養信息化人才,為國家信息化和信息安全服務。要進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首先需要進一步促進教育信息化隊伍建設和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我們要認真實施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程,提高教師計算機、網絡教學能力,并進行各種類型和層次的資格認證;實施信息技術專門人才培養工程,引進外國先進的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各級各類國際通用的信息技術專門人才;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全面提高各級各類學校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和技能的水平。在原有信息化技術類專業已經調整的基礎上,要優先發展教育信息化相關專業學科,扶持IT領域里的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同時“十五”期間“211工程”要重點投入信息技術學科的建設,以培養更多的IT人才。
第四,發展教育信息技術產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要實現教育新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信息技術產業。教育本身的大發展需要不斷的經濟支持,僅憑國家投資顯然是不夠的,必須從教育自身培養持續發展的能力。發展教育信息技術產業,就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高等院校具有高科技的優勢,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可以使這方面的優勢得到發揮,這一方面可以使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另一方面在科研和生產的結合過程中,可以有力地促進科學研究的進步。
第五,為教育信息化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要實現以上目標,需要提供相應的條件,其中包括硬件、軟件、政策法規及有關標準等。我們要繼續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國家已經批準的軟件學院的教學質量,開發共享程度更高的網絡課件與課程,并建設一批支持校內教學和校外遠程教育的精品課程資源。要根據需要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保障信息化任務的實現,并加快標準的制定,以規范教育信息化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