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比較教育研究》23年10月刊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湖北省巴東縣信陵鎮民族實驗小學 范春暉 郵編:444300
摘要:學習數學知識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義,在教學中不斷完善教學方案,針對學生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特點,在教學中使用情景教學以及數形結合的方式。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小學高年級數學知識比較抽象,而且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性較強,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形象思維;培養策略;創新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中,不同學生展現出的數學學習能力肯定有所差別。部分學生表現出較強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迅速掌握教師傳授的各個知識點,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理地應用各個知識點。但是另外一些學生卻恰好相反,難以迅速掌握各個知識點,即便掌握了知識點,也難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理應用。如果教師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形象思維能力,那么上文中所說的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在學生養成數學形象思維能力之后,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各個知識點形成清晰的認識,并且可以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合理地應用各個知識點。因此教師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去對學生的數學形象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和開發的數學技能相互融合起來,也可以讓他們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應用各種數學形象思維模式,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大幅度提升。甚至,他們還可以針對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提出嶄新的觀點。伴隨著對數學知識深入理解,為他們自己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善用直觀教具演示,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引入直觀教學可以解決學生形象思維與數學高度抽象之間的矛盾。教師不應過分依賴教材,而忽視能夠提高課堂效率的教學工具。例如,學校為教學配備的模型和投影儀,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圖像知識,使學生能夠理解圖像知識。一般直觀教具分為“模擬直觀”和“實物直觀”。前者包括多媒體展示,如視頻、圖表、圖片、電影和電視,后者包括參觀、實驗、標本和各種物理對象。
例如,在學習物體的體積時,老師會在課堂教學中拿出兩個同樣大小和形狀的杯子,然后往杯子里倒水,問學生,哪一個多?哪個杯子更少?經過觀察,學生回答說兩個杯子是一樣的,水平面的高度是一樣的,所以水量自然是一樣的。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老師在杯子里放了一塊小石頭。學生們發現水位上升了。老師繼續問:“杯子里的水也增加了嗎?”學生:“不是,只是一塊小石頭擠壓了杯子里的水。”最后,老師總結道:“一個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可稱為該物體的體積。”上述教學直觀地展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促進了觀察和思考基礎知識的鞏固,提高了學習質量。
二、加強實踐操作,調動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表達和展示的能力與水平,突出對主體形象思維的訓練;借助直觀實踐操作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放大和了解自身的特點及成功經驗;集合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合作學習和資源利用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有效地引導學生解決課堂上的數學問題。例如在講小學五年級課本《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章時,書中遇到這樣的問題:耕種機在工作,兩臺耕種機同時播種一塊田地,大耕種機播種10公頃,小耕種機播種4公頃,問小耕種機的播種面積是大耕種機的幾分之幾。為了讓這種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加直觀,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道具進行教學。譬如,讓學生拿出紙巾,將紙巾對折成一半,用直尺或小刀將紙巾從中間裁開,讓學生思考其中一部分紙巾面積與原來紙巾面積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12。教師還可以繼續讓學生對剩下的紙巾進行對半裁開,探討其中一部分紙巾面積與原來紙巾面積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14。這種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樂趣的方法,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
三、引導并鍛煉學生畫思維導圖,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
小學教育是基石,也是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自己思維的最佳時期。前文當中也有提到數學這一科目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來說很有幫助,而且長期堅持,能夠在能力上獲得很大的提升。例如課本中《面積、體積的變化》這一章:有一個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木塊,從其棱上挖去一個長為10厘米、寬為2厘米、高為2厘米的小長方體之后,剩下的不規則立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這是一道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題目,需要學生具備極強的空間思維能力。由于小學生缺乏足夠的空間感知能力,很難憑空想象不規則立方體是什么樣子的,故大多數學生對這個問題是一籌莫展。此時,我們的處理辦法是化抽象為具象,結合實物讓學生操作、討論、實驗,教師在旁予以及時引導,更好地做到情思共融。
四、通過問題引導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將知識直接教授,學生學習比較被動,其思想中也難以對學習知識進行串聯,難以尋求知識點的關聯性,發現其中的邏輯,自然在遇到一些復雜問題時,也難以運用形象思維能力進行解決。在教學當中,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通過思考不斷對所學知識進行串聯,就會更加深刻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邏輯性,更好地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提升。其中教學中巧妙設置問題是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方法。
五、數學課緊密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人們常說:“知識來源于生活。”平時教學中,為較好地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要改變以往“照本宣科”教學形式,緊密聯系現實生活開展教學,用一些直觀、形象的生活例子講解課本知識。如此,不僅能提高學生知識學習效率,還利于他們通過形象思維理解知識、分析知識。具體教學中,還可利用一些生活實物開展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活實物理解、記憶知識,讓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有所提高。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歡玩積木。因而,在《觀察物體(三)》一課教學時,為了鍛煉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可為學生直觀展示用積木搭成的漂亮小火車,請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觀察一下這個小火車,說說自己看到了幾個面。這時,學生們將對知識學習產生濃厚興趣,能認真觀察用積木搭成的小火車,并交流出可能看到1個面,也可能看到2個面,最多可以看到3個面。待學生觀察完用積木搭成的小火車以后,為他們發四個小正方體積木,請學生嘗試擺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再試著觀察這個物體。在這里,利用學生們喜歡的積木引入新課,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還使他們在觀察積木擺成的圖形中慢慢養成了良好形象思維能力。
六、充分借助現代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多媒體教學工具有著直觀、形象的特點,日常教學中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展示課堂教學內容,以圖片、視頻等方式生動形象展現相關畫面,直觀表達數學知識,不僅能讓知識變得立體化、動態化,夯實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還利于喚醒學生形象思維,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發展。
在《多邊形的面積》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知識點教學時,為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可先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他們直觀展示一個長方形花壇和一個平行四邊形花壇,請他們思考: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這時,有的學生將表示:“我只會算長方形的。”隨即,可指導他們用數方格的方式試一試。期間,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將兩個花壇繪制到方格紙上,請學生認真觀察方格紙,數一數。在這個過程中,提示他們每一個方格代表1m2,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通過數一數,學生們將發現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花壇的面積相等,都是24m2。接著,可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直觀展示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正確演示先沿高剪開,再將三角形向右平移拼成一個長方形。通過觀察演示過程,學生們將深刻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長方形的底和高相等,可用底×高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高度重視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其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課堂上,為顯著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要利用好電化教學手段,并重視聯系現實生活。同時,要巧用數形結合手段訓練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并于專項練習中顯著提高學生形象思維意識,促使學生發展。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僅要進行知識教學,還要注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教師不斷發揮教學智慧,在教學中,不斷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條件,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嚴隆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J].求知導刊,2019(52):59-60.
[2]強海波.淺析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49-150.
[3]王積德.談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