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中小學教育》2019年7月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創新性人才培養新模式研究
湖北省鶴峰縣走馬鎮中心小學 李玉霞 郵編:445801
摘要: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社會信息化程度逐漸加深,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洪流到來,國家、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與日俱增,如何能培養出個人素質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現代教育必然的歷史使命。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中重要的一科,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語文課程本身具有民族性的特點,承擔著傳承民族文化和培養國民素質的責任,語文學科又是學習其他學科必不可少的基礎,所以語文教學必須在信息化背景下不斷創新完善,發揮自身獨特的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探索創新性人才培養新模式。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探索;創新性人才
隨著教學改革和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給教育帶來了希望和生機,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教育教學向著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以現代教育技術先進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已然成為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和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從運用信息環境構建語文教學新模式應遵循的原則入手,對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構建,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從利用信息環境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課堂及利用信息環境突破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同學們創新創造的思維,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培養新型人才。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創造性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特點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小學語文的教學改革過程也在有序的進行,在課程改革的進行過程中,首先也要進行的工作就是深刻的剖析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小學語文這一學科涉及到的內容有大量的學生讀寫基本功,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語文就是一種語言,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體現語言功能,表達同學們自身的情感,展示他們對于某件事情的觀點。語言作為語文的基本功能,需要培養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能夠將自己真實的情感,將自身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另外語文學科主要的教學方法也聽、說、讀、寫為主,同時配合使用字詞造句的方法,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語文作為其他學科的載體需要結合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科素養,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也需要不斷的提升教學方法,改善教育教學的模式,促進語文教學的進步。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構建語文教學創造性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的策略
1.信息化環境為構建學生自主探究的課堂提供了條件
信息環境為語文課堂創建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有利條件。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在課下復習消化,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少,對問題探究的深度拘限于表層,學生只是在教師指定的范圍內進行探索,學生個性閱讀很難得以發揮。在信息環境下,學生學習的空間增大,網絡平臺為學生自由獲取知識提供了可能。例如,《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的小說名篇。如果按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要介紹文章的出處、小說的三要素以及知人說世等內容。在信息化環境下,這些問題都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通過網絡等媒體進行搜集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出質疑,這些質疑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交流、研究、探索。對于一些基礎知識,教師可以引領學生作必要的梳理。把課堂重心放在對學生所質疑問題的探討上。
2.教育信息化為語文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提供了有效資源
2.1“微課”突出了對教材重點、難點的突破
對于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師可以通過“微課”這種有效形式來加以強化突破。“微課”占用時間少,不僅可以應用于課堂,也有利于學生課后的復習和知識的鞏固。例如,在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往往對古之文法感到陌生,對“意動用法”與“使動用法”容易發生混淆。筆者針對這個問題,以“意動用法與使動用法”為題制作了微課課件。這些課件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也可以傳輸到網絡及學生的空間,供學生反復學習與揣摩,強化練習,這對于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重點與難點大有裨益。
2.2?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感環境
利用多媒體可以創設與課文主題相吻合的情感環境,讓學生在聲像創設的環境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例如,作家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以敘事為主的散文,描繪了一家三代人的至愛親情畫面。在引導學生理解了字里行間洋溢著的濃濃親情基礎上,筆者通過網絡下載了《懂你》這首歌曲作背景音樂,讓學生在充溢著濃濃親情的音樂氛圍中朗誦、體味,很好地達成了以情打動內心,以美熏陶心靈的目標。
2.3?利用網絡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信息環境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豐富的條件。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也應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筆者在教學楊絳先生《老王》這篇課文時,就是讓學生搜集網絡信息來完成文本疑點解讀的。例如,提出問題:老王在臨終前給楊絳一家送香油、雞蛋時的那段肖像描寫是否合適?在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以后,再讓學生通過網絡搜索專家的評論與解讀。這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多元解讀,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利用網絡強化學習的能力。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構建語文教學創造性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的作用。
在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我國一直在不斷的探索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模式,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總目標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在進行教育教學過程時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的科學手段,豐富教育教學的內容,幫助同學們體會學習的方法,促進教育教學事業的完成。
1、信息技術促進以學生為本的教學體系形成。
構建以學生為主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需要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深化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在進行小學語文的學科引入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需要保持科學性整體性以及系統性的原則,就是在進行新課標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充分尊重各地區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在整體結構上下功夫,優化整體的教育教學效果,提高小學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提高響應現實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讓同學們學會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聯系到社會生活的實際中去。例如在進行觀察昆蟲這一節課的學習時就可以利用課外實踐的教學方法,將同學們帶到室外,真正的去觀察某一些昆蟲,去觀察昆蟲的生活習性以及它們所特有的社交方法,從而能夠學會一些自身在社會中可以運用的社交知識,以小見大進行高效的學習,提升學習技能的能力。
2、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標準中,對學小學語文的學科明確指出了相關規定,語文課程應該加強對于學生們語文學習素養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其中語文的學習素養包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以及語文學科的基本思維能力,促進形成良好的個性以及健全的人格。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我國各地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普及,所以多媒體計算機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被廣泛利用,這些技術能夠提供給學生們大量的語文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提升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能夠自主的進行語文知識的獲取,實現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
例如在進行《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一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在同學們第一次讀完課文之后,向同學們提出相應的問題,帶領同學們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相關知識的獲取,查找問題的解決辦法。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相關信息的展示,增強全班同學之間的交流,提升同學們的閱讀能力以及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如果單純的利用課本上的相關知識以及有限的圖片很難讓同學們了解黃河變化過程,況且單純的圖文很容易造成同學們的視覺疲勞,從而產生對語文學科的厭煩心里。相反,如果在教育教學的進程中,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讓同學們自己去進行相關知識的宋給予理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去進行知識的學習,并且學到相關的學習方法,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3、信息技術有利于創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中,語文課堂一直是枯燥的,平淡的,所以對于許多學生來說沒有吸引力,同學們也不愿意去進行語文學科的學習。在新型的語文課程改革進行過程中,提升語文課堂的多元化發展,改善語文知識的教育教學理念,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培養同學們適應現代社會的語文實踐能力。在進行語文課堂的教學時需要進行課內外的結合,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積極的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同學們收獲超越課堂和學校的知識。在進行信息技術改善語文教學課堂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小學語文的教學標準,需要提高小學語文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只有教師能夠充分地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才能夠更好的組織學生們信息技術進行相關信息的獲取分析,以及處理在課堂上起到良好的主導作用,幫助同學們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障礙,有效地引導讀者們向著正確道路走,提升語文學科素養。
縱觀現在語文教學模式,以教育信息化教學為核心的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探究的主動性、積極性,特別是互聯網技術在教學中的積極運用更是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它使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延伸到全國各地,這必將對基礎教育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因此,運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結合教育信息化技術來構建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已勢在必行。
總之,語文作文一項最基本的學科,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應該從小做起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利用信息技術加強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加強教育教學過程中課堂模式的改革,使小學語文的課堂能夠更加多元化發展,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使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去,提升語文素養,同時培養同學們的創新創造能力,創新是科學技術的第一生產力,不斷的去創造才能促進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目標的完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建設提供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崔向榮.基于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究[J].中國高新區,2018(12):122.
[2]張錫國.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9):18-19.
[3]張卓珍.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電子測試,2016(19):184+144.
[4]高明華.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65.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