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22章分享暨十一月收獲月祝?!愤B載15
在二十二章中,老子的行文方式首先是以客觀存在的“六則”,即“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來得出了“是以圣人抱一而為天下式”的啟示性結(jié)論,告訴我們要始終如一的依道而行。
然后,老子又以“四不”,即“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的客觀事實,說明了行道者“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保全之道。
這里的“四不”就是要我們避開毫無意義的虛浮言行,不斷積德悟道,以覺醒自己來為自己做最好的保全,這一增一減之間,兩者是統(tǒng)一的。
最后,老子再次總結(jié)和強調(diào)了:始終如一地持道而行,就是實實在在能使人保全而善終的,以此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光光明明的人生大道。整篇文稿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箴言,值得我們牢記于心!
因此,正確地理解和把握“六則”和“四不”,始終如一地依道而行,就是我們學習《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二章的意義所在。
“六則”是讓我們從思維上悟道;“四不”則是讓我們在行為上修道,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告誡世人:只有永遠地依道而行,才能取得最后的大成功,獲得人生的終極幸福!
道德經(jīng)學用編輯部于2019年11月16日第651天
(作者授權(quán)代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