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腸道系統吸收食物殘渣中的營養時,剩余的食物殘渣就會排出大便。
隨著各種健康知識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飲食,這是一件好事,值得鼓勵,但有些人總是過度關注,很容易適得其反。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排便規則也不同,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這種情況,在排便過程中,有時大便前面干硬,后面軟。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身體有什么問題嗎?樣的經歷,不妨來看看。
01
首先,了解大便是如何產生的?
一般來說,糞便是食物未被消化吸收的部分形成的殘留物,以及一些細胞和細菌從消化道中脫落。通過大腸肛門排出。
糞便氣味來自食物殘留物,被腸道細菌分解,產生一些消炎、糞便臭素、硫化氫等氣味氣體。建議注意清淡飲食,少吃辛辣食物。一般來說,你可以在1-2天內排便一次。
02
健康正常排便的四個標準:
1.天天排便
如果一天不排便是正常的,但如果長時間不排便,一定會有便秘。便秘會導致我們的健康水平下降,因為體內殘留的糞便和垃圾會重新進入我們的血液,影響我們的健康。
當然,如果一天上廁所的次數太多,可能是腹瀉,一定是胃不好引起的,多拉也會導致人體虛脫。
2.顏色正常
正常大便的顏色是黃色,這是膽汁作用的結果。如果大便變色,比大便變黑,或大便變紅,或大便變白,要警惕疾病的到來。
一般來說,大便變黑可能是胃十二指腸病變引起的;大便變紅可能是痔瘡和腸癌引起的;大便變白可能是胰腺癌、膽管癌等疾病引起的。
3.大便的性狀
正常的糞便是成的軟大便,形狀像香蕉。如果水分太少,就會變得特別干燥堅硬,像羊糞球一樣,見于便秘患者。
如果大便中水分過多,大便就不會形成,甚至腹瀉。
如果大便有凹槽或大便變薄,可能是息肉、痔瘡、腸道狹窄、腸道腫瘤等疾病。
4.氣味,微臭
由于細菌分解產生的糞臭素,正常大便微臭,愛吃肉的人氣味會更重,素食者氣味會更輕。
如果氣味難以忍受,可能會有健康問題。刺鼻的酸味和燒焦的氣味可能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腥味意味著消化道出血。
03
大便“前面干硬,后面軟粘”這是什么意思?醫生解密,看完知識又漲了。
通過排便,體內的代謝廢物可以排出體外,保持體內環境的穩定。很多人發現大便前面干硬,后面特別軟,甚至粘在馬桶上。
這種情況可能是便秘引起的。大便在腸道內不斷堆積,糞便會不斷吸收水分,所以會變得干硬,所以很難排便。
但后來糞便沒有反復吸收,水相對濕,不僅排便過程很容易,而且糞便也很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沖走。
當這種癥狀出現時,大多是腸道功能障礙的表現,如日常生活中少喝水、少攝入膳食纖維、少運動等都會引起便秘。但如果大便前硬后軟,可能與以下三種疾病有關,一定要了解。
一:腸道惡性腫瘤
腸道是人體最長的消化道,承載著所有的糞便,自然容易發生癌癥。然而,腸道惡性腫瘤通常有前兆,第一個變化是糞便次數和糞便質量,這是腸癌最直觀的反映。
排便次數增加或通常不便秘,但突然便秘,排便前干硬,后軟粘,這兩種情況都應考慮結直腸癌。我們可以通過最簡單的排便測試和肛門診斷來排除結直腸癌,這兩種測試并不貴,普通人可以接受。
二:器質性便秘
器質性便秘是指胃腸道病變引起的便秘,更常見的器質性便秘是結直腸癌。
大腸是暫時儲存糞便的器官。如果大腸有病變,不及時治療,隨著腫瘤的增加,腫瘤可能會堵塞腸腔,使腸道變窄,增加通過腸道排便的難度。這個時候很容易大便“前硬后軟”這種情況。
同時,大多數器質性便秘也可能伴有腹脹、腹痛、腹瀉、打嗝、排便疼痛、排便困難、大便變薄甚至便血。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避免病情加重,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三: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會導致功能性便秘,這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癥狀。脾胃虛弱會引起便秘,因為如果有脾胃虛弱,也會導致胃腸蠕動減弱,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大便前硬后軟!
此外,兒童脾胃虛弱也會導致便秘,因為如果兒童脾胃虛弱,此時不注意飲食,就會消化不良。
因為胃虛弱,會引起便秘。兒童脾胃虛弱除便秘外,還可能導致腹瀉、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等癥狀,長此以往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04
延伸:保護腸道健康,三種食物必不可少!
1.南瓜
南瓜中所含的果膠能保護胃腸粘膜,避免粗糙食物的刺激,保護胃粘膜,促進潰瘍表面愈合。
胃病患者可經常食用,南瓜中所含的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有利于食物消化。
2.各種豆類
各種豆類含有大量不溶于水的膳食纖維,有助于減少食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防止便秘,降低結腸癌的風險。
大豆、黑豆等豆類也富含卵磷脂,這是一種能促進脂肪代謝的物質。
3.小米粥
小米粥應該是最常見的胃食物,只要有胃痛、胃酸、消化不良,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喝小米粥來調節。老年胃病、胃潰瘍、胃炎患者,可以以小米粥為主要飲食。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胃穿孔嚴重,就不能喝小米粥。而且,如果患者脾胃虛寒,不建議喝小米粥,因為小米有點冷,不適合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