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觀念也變得越來越開放,許多男孩子變得偏女性化,女孩子偏男性化,甚至有的女孩子都要比男孩子有陽剛之氣。如今人們的觀念變得開放了,電視上也會播出許多男明星以“女性化”出道受追捧,女明星也以“男性化”而倍受寵愛。
最近,一則“關于防止男性青年女性化”的提案在微博瞬間火爆起來了,仿佛“防止女性化”是一個要詞,人人都會唾棄。有很多支持這個提案,認為:早都該這樣做了,對待社會風氣應該剛正不阿。但有的人認為這純屬于個人喜愛。
不應該因為個人的偏見而導致對某些人有成見,不贊成這個提案。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里,男孩子就應該有陽剛之氣,英勇有責任,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 就屬于“娘”。女孩子就應該溫柔顧家,賢惠有禮貌,否則就會被貼上“男人婆”的標簽。
最近,有一則新聞這樣報道: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家長認為其缺乏陽剛之氣被送進了訓練營,小男孩只是因為說話聲音小,靦腆,性格稍微內向一點,就被家長認為其以后有向娘炮發展的傾向。于是父母就送小男孩去學校改造,而學校的課程就是扎馬步,摔跤等體能訓練。
如果孩子覺得辛苦,忍受不了中途想要放棄的話,就會被加罰做體能運動。因為父母不了解學校改造的課程具體是什么?只是想著讓孩子盡量退去“娘氣”,于是送孩子去這些學校,孩子們在學校中的訓練內容也是非常人所能承受得,更別說是一個孩子了。
這位媽媽說,自從結婚之后,她就覺得老公把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交給了她,對家里不聞不問,于是媽媽想讓孩子多一點陽剛之氣,多一點擔當,才送孩子去學校鍛煉??墒菋寢寘s不知道正是因為這樣小男孩才特別恨媽媽,認為是媽媽送他去受這份罪的。
學者說:最完整的人都是雌雄同體,在對待男女的性別上,很多人都是以傳統的男性女性的特征來要求他們,將一些最表面的要求表現的淋漓盡致,父母總是拿這些東西去約束孩子們。
其實父母忘了,最完整的人應該是雌雄同體,就是說男性的身體里有女性的特征,女性的身體里也有男性的特征。至于后來會怎樣發展,這取決于周圍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和后期的家庭,學校教育。
1、人們的刻板印象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女孩子就必須是大家閨秀,男孩子必須有責任有擔當,一旦不符合這種要求的話,人們就會刻板地認為孩子的發展軌道偏離了,正在朝女性化或者男性化發展。
其實父母在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何不借鑒一下周圍父母或者教育專家怎樣對待孩子呢?父母為什么不能試著理解孩子會出現這種狀況呢?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呢?
2、周圍環境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人的影響潛移默化,假若一個男孩子周圍一塊玩耍的都是女孩子,久而久之,這位男孩子的性格和穿搭也會朝著這群女孩發展。
但是如果男孩子周圍全是具有陽剛之氣的男孩子,那么男孩子也會朝著男孩子發展,有時候連穿搭,寫字等都會變得一致。當然了,女孩子也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3、孩子性格中的某些因素
有不少人發現,許多內向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娘”,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愿意與人交流,慢慢地就變得內向,也就是朝著女性化方向發展。很多女孩子因為性格比較外向,大大咧咧的,行為方式也特別像男孩子 所以會被普遍認為“男性化”比較嚴重。
總結:
關于“女性化”“男性化”的討論,原因有很多。父母不應該用以往的刻板印象限制孩子的發展,很多小孩子在小的時候處于一種想被保護的狀態,所以就會顯得沒有陽剛之氣。
這就要建議父母應該采取積極的方式教育孩子,不應該用一些極端的方式教育孩子,給孩子的發展留下陰影。父母應該多向別人請教或者多看一些育兒之類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