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結碩果-陳玉敏
退休以后我學會兩樣東西,一是國畫,二是計算機。
我是千萬知青大軍中的一員,在農村吃過苦、挨過累。不用言說的經歷養成了頑強上進的精神。插隊生活鍛煉了身體,磨練了意志,也使我更經得起風浪。在農村奮斗7年多,1975年回城。
我最喜歡的就是易經里面的兩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以自強不息為座佑銘。女人就要自強自立。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生”活著。說的真好,也確實是這樣,在現實中,為“生”而自強使我養成了吃苦耐勞不怕苦累和堅強的性格。
說起學畫畫,是在退休以前四十多歲時看到一本刊物上,介紹業余生活就有書畫活動,非常吸引我,也覺得這種生活很適合我。從那以后,只要閑暇有空就拿起筆來畫。當時也不知從哪著手,就是拿筆看啥畫啥,喜歡啥就畫啥。因人生經歷坎坷使我變得很內向不愛說,感覺只有畫畫是我唯一的表達,啥都在畫里面了。
退休后,聽說有老年大學,我就去報名參加了國畫學習。1996年開始在老年大學學習國畫,師從李良老師、王志林老師。后又經多個唐山名家老師指點。
不惑之后有機遇學習國畫,自知起步稍遲,求知欲反而異常強烈。很快,老年大學學的知識已不夠我用,為迅速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藝,便在諸多名師教海和指導下,刻苦自學,臨習古人,學習吸取各家所長,掌握各種繪畫技法為己用。將自然界中的花草魚蟲,視為與人一樣的有生命、有感情、能夠呼吸和歌唱的活物,凝物為形,集形為意,進而揮毫潑墨,筆耕不輟;筆下有熱情,有生氣,有神采,有意趣。掌握多種體裁:寫意花鳥、工筆花鳥、山水和人物,尤其筆下的牡丹賦予了生命,充滿生機,明快艷麗而不俗氣,雅俗共賞,與時俱進。在繪畫基礎上,我還鐘愛陶瓷藝術,經過自己苦心鉆研,刻苦學習,掌握了陶瓷繪畫技巧。
天道酬勤,老天不負有心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繪畫技藝有了長足進步,作品曾多次在全國、省、市級展覽中獲獎。千余幅作品被單位、個人、國際友人、中央電視臺、河北省圖書館、李大釗紀念館等收藏,入選各種書畫集、報刊、雜志。電視臺多次報導和專題報導。被唐山市命名為唐山陶瓷藝術大師;同時,也是中國中外名人文化藝術委員會書畫師、學術委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還擔任了唐山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畫畫,給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每當畫完一幅畫,自我感覺不錯時,心情是很高興的。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有警察說,每當抓到一個小偷,心中的那種感覺一般人是體會不到的,我就想到這跟我們畫畫是一樣的,每當畫好一幅作品,高興的心情是難以形容的。有一次感冒好幾天,感覺身體不舒服沒有精神,在這種情況下畫畫的興趣不減也,堅持畫畫。當時畫了一幅白牡丹圖。后面用芭蕉葉襯托出白色的牡丹,畫完后效果不錯。不知不覺感覺身體輕松多了,心里立刻就特別高興,出去騎自行車都來勁兒了,比吃藥還管用,這就是自得其樂吧。
自從參加唐山市老年書畫研究會的活動,經常到外面參加一些筆會和書畫活動,每年還都要參加河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聯誼會活動,到各市去參觀學習交流,接觸的人多了,見識廣了,繪畫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更加充實了。另一方面,在老年書畫研究會,能為大家服務,也是一種欣慰,老有所用吧。繪畫上的進步,和老年書畫研究會的工作使我感到雖然退休了,但沒有走下坡路,而是在往高處走。人就是要往高處走才能看到光明。
學習國畫過程中,看孫女那段時間最辛苦。別人那是因為看孫輩放棄學業而半途而廢,因為酷愛國畫舍不得放下就得付出豁出去。需要毅力堅持。每天等孫女睡了,晚上10點以后就是我的作畫時間,有時要畫到凌晨兩三點。2008年迎奧運期間,書畫人都拿起手中的畫筆迎接奧運,我也不落后,主動參與。唐山電視臺為了迎奧運做的一期節目,特來家采訪我,連不到周歲的孫女也上了電視。
畫畫也是很辛苦的,需要付出而且要有悟性。有個印象深的小故事??兹甘潜容^難畫的。記得剛開始學畫時,我畫了一幅孔雀圖掛起來欣賞,小外甥女那時還不到3周歲,看了說:“姥姥咋畫那么多刺呀?”我一聽這話心想,“壞了,畫的很失敗。”從那以后就更加刻苦學習,掌握各種技法提高繪畫技巧。去秦皇島動物園時,仔細觀察孔雀的姿勢、外形和漂亮的羽毛。以后每次見到孔雀都會拍照寫生,最后創作出比較滿意的作品。由于對國畫的癡迷。作起畫來什么都忘了,也不知道時間。有時做飯的時候也想畫,畫著畫著就忘了飯鍋。鍋底燒糊燒壞好幾次。有時孩子們回來了看到我畫畫說:“媽天都黑了怎么不開燈,眼不看壞了?”才發現天都黑了,還沒做飯呢。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畫一幅好的作品搞創作就離不開寫生,寫生也不是輕松活兒,想畫好牡丹就要觀察了解牡丹的生活習性,生長規律,花和葉的結構等。剛開始寫生,花線都不知道怎么畫無從下手,在太陽底下反復練習、反復畫以至忘了時間。到公園和野外寫生要長時間的在太陽底下曬。尤其去山里寫生更辛苦,要走很遠的路,帶著干糧爬大山,風吹日
曬。
在一次參加全國性的展覽時,畫了一幅工筆鯉魚圖,水草是用沒骨法畫的,很生動。評論家傅京生對于這幅作品有過高度評論:“ 此作通過嫻熟的、訓練有素的、相當高超的技法,將水中的游魚與水生植物表現得真實而生動,體現出作者將自然界中的花草魚蟲,視為是與人一樣的有生命,有情感,能夠呼吸和歌唱的活物,故此畫頗具藝術性,令人百看不厭,堪稱上乘佳作?!惫Ψ虿回撚行娜?,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書畫作品得到社會的認可,并且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有了繪畫技藝,就想用手中的畫筆回報社會,因而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如四川汶川地震獻愛心書畫義賣。常記幸福院慰問功臣、慰問康復村截癱病人、駐唐部隊、武裝部官兵等等。用手中的畫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自從自學電腦以后經常上網學習,眼界寬了。學習了好多知識,尤其是學會了ps修圖片,排版設計,封面設計做畫冊等。老年書畫研究會出版的書畫冊,好幾本都是我做的,做好電子版以后拿印刷廠直接印刷。好多老同志都喜歡我做的畫冊。把他們的作品拍照、修圖、排版設計、并打印成小冊子,很受歡迎。
昨天已經過去成為歷史,明天還未到那是將來,只有今天最現實,調整好心態每天都能超越昨天的自己,就一定會有自己絢麗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