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的披露剛剛畫上句號,隨之而來的三季報又再度吸引了市場的關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初,兩市共有71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預告,其中557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喜,占比達到77.47%。
具體行業來看,在業績報喜的公司中,機械設備、生物制藥、食品飲料、通信電子等行業占比較大。而在業績虧損的公司中,房地產、有色金屬等行業的公司占比較大。
盡管業績不錯,但是分析人士認為,三季度的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更加復雜,在此背景下,要想準確抓住并參與三季報行情,實屬不易。那么,對投資者而言,該如何把握三季度業績預增行情?
110只個股業績翻番
統計數據顯示,在公布業績預告的這700多家公司中,三季度業績預告向上變動10倍以上的前10名個股分別是:恒逸石化(000703.SZ)、威遠生化(600803.SH)、美欣達(002034.SZ)、*ST光明(000587.SZ)、新五豐(600975.SH)、中色股份(000758.SZ)、精功科技(002006.SZ)、上風高科(000967.SZ)、云南旅游(002059.SZ)、山西三維(000755.SZ).
其中,太原剛玉、恒逸石化、精功科技、新五豐4家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是主營業務增長所致。精功科技表示,由于公司太陽光伏裝備市場銷售比上年同期增長較多,預計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000萬元~34000萬元,同比增長1431.56%~1477.97%。新五豐解釋預計凈利同比增長2000%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95.28萬元,比較基數較低;同時由于上半年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導致下一報告期仍將維持高位。
此外,在預喜公司中,也不乏超預期增長的公司,如東方鋯業(002167.SZ)預計前三季凈利同比增長50%~100%。此外,章源鎢業(002378.SZ)也預計前三季凈利同比增長30%~50%。而廣聯達(002410.SZ)、康強電子(002119.SZ)等一批公司也因行業景氣向好、成本控制以及銷量增加等而實現主營利潤增長。
據統計,在這700家發布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共有110只個股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實現“翻番”——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幅超過100%。
其中,表現最好的當數化工行業,在這110家公司之中,化工行業共有20家公司“入選”。此外,機械設備行業、有色金屬行業、信息服務行業也分別有9家、6家、5家公司位列其中。
股價被錯殺?
據了解,盡管從三季報業績預告來看,不少公司的表現不錯,但是近期由于大盤震蕩調整,上述110只個股中有82只個股今年8月份以來下跌,僅28只個股實現上漲。在這些個股中,有42只個股的跌幅超過了同期滬深8%的跌幅。
其中,福建水泥(600802.SH)、新筑股份(002480.SZ)、江特電機(002176.SZ)、恒星科技(002132.SZ)4只個股的跌幅超過了20%。
“三季報預增行情冷淡,與大環境不好有很大的關系。事實上,就連今年的中報行情也是如此。但后市一旦行情轉暖,三季報預增行情仍有可能活躍起來。”平安證券徐增科表示。
如何把握三季報預增行情?
盡管大盤總體走勢不容樂觀,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滬深300動態估值不足10倍,已和1664點相差不大,并不支持市場大幅下跌。所以,一旦行情轉暖,半年報期間未被熱炒的業績浪可能會與三季報業績浪疊加,從而形成一輪三季報預增行情。
徐增科認為,三季報向來是主流資金優選跨年度個股的時間窗口,而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基本上可以確立全年業績大局,這也是三季報之所以得到資金歷年關注的原因。因此,提前布局一些真正有不錯成長性的公司還是很有必要的。
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布局三季報行情的關鍵在于對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的準確預判,要避免掉入上市公司“業績虛浮”的陷阱。只有同時符合前三季度業績不虧損且正增長、中期凈利同比增幅超過30%、三季度凈利潤環比增幅超過30%這三個條件的三季報預喜股,才具有提前布局的價值,更有望獲得主力資金的青睞。
“業績預增并不一定就意味著股價會出現大幅的回升或投資機會顯現,公司的預增幅度大多時候是因為前期或去年同期的業績基數小,即使出現大幅的預增但每股收益上仍偏小,這類個股不值得關注,例如中色股份、威遠生化等。”長江證券投資顧問龔科建議。
他表示,其次還要關注是單季預增還是持續地增長,只有持續地增長才是具有良好投資價值的標的。最后,在市場系統性弱市的背景下,錯殺股不斷,因此針對預增個股可多看緩動。
而統計資料顯示,在已經公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包括同洲電子(002052.SZ)、科冕木業(002354.SZ)、洪濤股份(002325.SZ)、重慶實業(000736.SZ)、南京中商(600280.SH)、寧波韻升(600366.SH)等在內的多家公司連續兩個季度凈利潤環比增長。
此外,就具體行業的投資機會,也有不少分析人士給出了具體建議,比如航運板塊就被認為蘊藏投資機會。興業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紀云濤認為,在運價下跌、油價高企的雙重擠壓下,航運公司第二季度收益進一步惡化。第二季度以來,主流航運股大幅跑輸大市,估值水平接近歷史底部,業績下滑的利空已基本釋放。第三季度,隨著運價跌無可跌和當季業績改善預期提升,航運板塊內外環境有所好轉,盡管行業拐點未現,在估值底附近,航運股還是存在超跌反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