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高中史料教學的原理與操作方法

專題講座

高中史料教學的原理與操作方法

王錫文(廣東省中小學教師工作室,特級教師)

“歷史是一門既包括描述也包括解釋的學科。”隨著歷史課程改革的推進,史料教學的重要性將越來越突出。運用史料解釋歷史、還原歷史現場,進而理解歷史成為新課程改革以來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亮點之一,也是實現三維目標的必由途徑。可以說,幾乎每一節歷史課,都會有史料教學的環節。同時,在近幾年來的高考命題改革中,作為一種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標,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在試卷中將越來越顯著。幾乎可以說,“沒有史料無以成題”。

一、歷史史料教學的地位和現狀

(一)歷史史料的分類

史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依據,是“重現”歷史的基礎。一般來說,史料愈是確鑿、豐富,人們經過研究和解釋,對歷史的認識也就愈是真切,對歷史的“重現”也就愈接近它的本來面貌。史學專家們一般把史料分為三類,即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

1 .文獻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記載的資料,如官私史書、文書檔案、文集日記、野史筆記,以及各方面的書籍和近代以來出現的報刊、雜志等;也包括了碑刻、摩崖,以及考古發現的甲骨文、金文、簡帛、墓志等都屬于文獻史料。今天,除了以紙張為載體的文獻資料以外,還有大量以電子媒介為載體的文獻資料。對于世界上發生的大小事件,人們通過電子郵件、 BBS 跟帖等方式表明自己的態度,歷史記載變得更加豐富多樣,也為我們利用好文獻史料組織教學活動提供更為廣闊的資源。

2 .實物史料。是歷史上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各種物件,主要是各種歷史遺存和考古發現,如遺址、墓葬及出土文物等。

3 .口述史料。是指人們口頭講述并被記錄下來的資料,其記錄的方式有筆錄、錄音、錄像等多種。這些資料包括神話、傳說、故事、史詩、俗諺、遺訓,以及回憶錄、對話錄、采訪記、座談錄音等。

從另外一個角度分類,也可以把史料大體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一般說來,第一手史料是指原始資料,即歷史人物、事件、現象發生的那個時代留下來的材料,特別是當事人和目擊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對象的情況;第二手史料是指距離那個時代較遠的記錄、轉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間接反映了研究對象的情況。一般來說,第一手史料的史料價值較高,但也不是絕對,古人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史料的撰寫者,有時也會“當局者迷”,反倒不如后人或者局外人看得全面、客觀。

(二)當前歷史史料教學的現狀

當前史料教學進行得如火如荼,涌現了大量優秀的教學案例。下面談談一些問題。

第一,教師的理念沒有跟上。不少教師僅僅是把史料教學理解為史料的簡單堆積,并沒有把史料教學與三維目標緊密聯系,更沒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質疑的能力。在課堂上,給出大量史料,也只是做“依靠教材既定論點,加以佐證”的工作而已。這樣的話,違背了史料教學法的初衷。史料教學的教學目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比較好?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有哪些?等這些基本問題搞清楚了,才有助于歷史教師在使用史料教學中高效勝出。

第二,學生的能力有待提高。在目前的教法下,大多數學生“史從證來、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思維能力沒有得到很好培養,質疑意識和質疑能力比較低下。日常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大部分僅僅局限于自己對教材或者自己在建構知識網絡時遇到了不懂的地方,是一種對文本低級的疑惑。而質疑,應該是一種超越文本對問題提出自己看法的意識和能力。在很多地方,課堂還是教師一言堂,并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對大量、不同的觀點的史料,顯得無所適從,帶有恐懼感。

第三,史料的獲取途徑狹窄。也許這個本來不應該是問題,但是卻是制約史料教學的另一大因素。捫心自問,除了大學時候的教材和工作之后斷斷續續買了幾本書,我們手頭上還有什么別的資料?日常大量瑣碎的工作占據了中學教師不少的時間,使得我們無暇看書,漸漸與高校的學術研究脫節。

第四,教學時間安排失當。一節四十分鐘或者四十五分鐘的歷史課,應該如何合理安排呢?指導學生閱讀史料的時間是多少呢?學生練習的時間又是多少呢?不少老師都比較糊涂。

二、例談歷史史料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如何鑒別史料、選擇史料、分析史料,不少一線教師都遇到了困惑。本視頻試圖從這些問題著手,拋磚引玉,希望給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一)從哪里選取史料

史海浩瀚,單文字史料就多如牛毛,隨著時代的發展,史料的記載方式還包括了圖片、音頻、視頻等。史料如此豐富,史料的來源當然也豐富多樣的,獲取的途徑相當多。

作為中學教師,史料的來源首推教科書,教科書的大字小字、插圖等是教材編者精心選取的,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材料,平時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好課本的素材。

其次,可以從網絡上擷取史料。一般采用關鍵詞、關鍵句搜索的辦法就可以找到相關史料,相當方便;另外還有不少網站提供大量的學術史料。但網絡資料有其自身弊端,教師在采納網絡資料的時候要充分鑒別真偽與準確性。

再次,從歷史專業書籍和歷史專業論文中選取。這就意味著廣大一線教師要多關注史學動態,與時俱進,擴大閱讀范圍。

另外,可以從每一年的高考試題和各類模擬題中找史料。近幾年的高考題或模擬題都以“新材料、新情境”出現,涌現了很多新穎的史料,可以為教學所用。

除了上述的途徑,還可以通過看新聞、到檔案館或博物館參觀等方式來獲取。總之,方式多種多樣,只要平時多留意多積累,肯定可以構造屬于自己的史料庫。

(二)怎樣選取史料

選取史料組織教學之前,先要明確幾個大的原則:一是根據課程標準,靈活調整教學的目標,并選取史料(更多選取第一手史料),有所偏重;二是根據學生情況來選擇史料(不宜選取文字閱讀量過大的史料),對癥下藥;三是研讀史料,精心設問,置疑解惑;四是選擇多樣化的史料,豐富課堂內容,在觀點的碰撞中鍛煉學生思維;五是帶著問題去研讀史料,多選取能夠激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史料。

1. 根據課程標準,靈活調整教學的目標,并選取史料(更多選取第一手史料),有所偏重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 ( 實驗 ) 》就知識與能力方面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 “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閱讀與獲取歷史信息,需要在教學中學會運用史料;而對歷史事實的分析更要建立在史料的搜集、甄別與運用上。課標還就教學過程與方法方面提出了“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等要求。“探究學習、獨立思考”,需要建立在對歷史本來面貌的認識的基礎上,特別需要進行史料教學;而“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更是對教學中史料的運用提出明確和更高的要求。從國家新課程標準的表述中,不難看出,善于運用史料教學,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課標是教材編寫的出發點,更是教師平時備課上課的依據,在史料教學中,應緊緊按照課標的要求,設置每一課的教學目標。

華附劉敏老師的《王安石變法》一課的課標要求為:

( 1 )了解王安石變法的歷史背景;

( 2 )歸納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評價其歷史作用。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布置了《自學提綱》,加上平時的“通史講壇”活動,學生可以自己掌握變法的歷史背景和主要內容,因此劉老師將課堂的重點列為課標的后部分——評價王安石變法。劉老師通過史料教學來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王安石的時代,用歷史的眼光來評價這場偉大的變法,并引導學生聯系改革開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得出啟迪,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相比劉老師的“循規蹈矩”,東莞東華高級中學的李小萍老師的《洋務運動》一課同樣采用了史料教學法,但更顯得“靈活多變”。《洋務運動》一課,在高中三本必修中都有所涉及,分別是必修Ⅰ的第 12 課,必修Ⅱ的第 10 課,必修Ⅲ的第 20 課。課程標準里是這樣規定的:“簡述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認識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了解鴉片戰爭后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理解維新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顯然,課標的這兩處要求都沒有明確要求把握洋務運動,但岳麓版教材里有關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影響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皆與洋務運動相關。因此,李老師在立足于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現階段對洋務運動的模糊和片段理解,著力點在閱讀新材料材料,根據新情境,提取信息,得出更人性化的新認識,通過細節來展示一個和學生以往結論中不一樣的洋務運動,針對高三學生提出了這樣的教學目標:“能通過觀念細節的變化分析洋務運動前的時代挑戰;能通過李鴻章和張之洞的洋務人生認識洋務運動艱難曲折的應戰細節;學會通過新材料得出新認識,提升材料分析的史學能力;通過李鴻章和張之洞的洋務人生感悟中國近代歷史改革者的艱難、智慧、局限以及他們事業深遠的影響。”

從上面這兩位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我們可以看出教學活動的設計或教學資源的選取,在一般情況下都是以主題為中軸而展開的;教學設計系統的各個基本構成要素,也是圍繞主題聯結而來的。不管是采用史料教學法,還是使用其它的教學方法,都要先確定好本課的教學主題,即課堂的教學靈魂。

2. 根據學生情況來選擇史料(不宜選取文字閱讀量過大的史料),對癥下藥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情感、行為變化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史料的選取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在學習本堂課的知識前,他們已有的知識技能怎樣?學習本課主要需要準備哪些學習方式或學習方法,學習本課需要準備怎樣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呢?

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情況,李小萍老師在課前設置了一個問卷調查,要求他們選取其中之一解答,也可全部解答。如下:

( 1 )洋務運動中的哪些人物你最感興趣,為什么?選取一二簡述。

( 2 )當時的清政府是否需要一場洋務運動?觀點自選,說明之?

( 3 )洋務運動創辦過程的那個環節你最渴望探求,為什么?試用自己的方式來完成你的心愿。

( 4 )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什么?你對這個思想的認識和評價是什么?為什么?

( 5 )在傳統認識里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你的觀點有和不同?為什么?

( 6 )洋務運動是否能讓中國富強起來?為什么?(觀點自選,史論結合說明)

( 7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史學家范文瀾和胡繩認為“洋務運動是反動的賣國的運動,其作用在于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華東師范大學 歷史系教授夏東元指出:洋務運動是“以學習和利用西方先進的科舉技術來維護和拯救清王朝為首的封建統治的活動。”你同意哪些觀點?你怎樣評價洋務思想和洋務運動?你能說明自己的觀察視角和評判標準嗎?從國人對洋務運動前后不同的評價,你認識到了什么?

從學情調查中,教師發現學生對洋務運動中的李鴻章和他的洋務事業有特別的渴望,但是他們缺乏相應的資料,無從探究,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的認識。針對學生的情況,李老師精心設計了這節課,引導學生在新材料、新情景下重新構建對洋務運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和探究,力圖跳出學生已有觀念的限制,引導學生在細節中探尋一個真實的洋務運動和洋務派。

根據學生情況來選擇史料,除了表現在課前的調查和跟蹤,更重要的是表現在針對學生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史料,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學生需要使用不同形式的史料。高中生閱讀史料,提取要點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我們課堂選擇的材料最好是那些大眾化、容易理解的史料;并且要對難度較大的原始文獻進行加工和編輯,刪掉文獻中難懂和沒用的部分,當然也不能過分改寫和編輯,以至于改變文獻的原意。

李小萍老師在新課一開始給學生展示了三則簡單有趣的史料“英國人的膝蓋能彎曲嗎?”“夷和洋不一樣嗎?”“胡林翼被嚇暈了。”這三則史料側重于細節,反差較大,在課堂的開始就制造一個思維的沖擊點,在驚奇的刺激下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課堂的開頭有凝神、起興之效。第二則史料內部本身有矛盾而且又能和第一個細節對應,二者形成一個相互的比較和發展。第三則史料充滿戲劇性,在課堂上制造笑點之外更能制造思維點。三則史料容易理解,材料之間起到了闡明與沖突的作用,達到了史料教學的效果。

一般來說,對史料的摘引與轉述較可行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對那些易于知曉但散于各處的文獻資料,用“摘引”的方法,將有關的文字資料摘出來放在一起來說明某個問題;二是對那些文字難懂且篇幅較大的文獻,宜采用“轉述”的方法,即教師將其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話介紹給學生;三是摘引和轉述兩者相結合,這一種形式常用。

3. 研讀史料,精心設問,置疑解惑

一節好課,史料選取是否恰當,有沒有組織學生針對史料進行有效的研討十分重要。有的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選取了大量的史料,但在教學實踐中卻將這些極有價值的史料只作“走馬觀花”似的瀏覽,這樣就起不到史料教學法的效果。在教學中,史料要精心選取,并且精心設問,方能突顯史料教學的效果。對待典故史料,需要細嚼慢咽,逐句過關。在一些教學內容中,我們常常會引用官私史書、碑刻、墓志等文獻史料。教師對一些冷僻的讀音、字義,難懂的典故等細節,要給予講解,不能粗枝大葉,脫離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

東莞的李小萍老師在上《洋務運動》一課時,在史料選擇上采用了李鴻章寫給恭親王奕的一封信:“鴻章竊以為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中國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積習,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細心,以致用非所學,學非所用。……鴻章以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欲覓制器之器與制器之人,則我專設一科取士,士終身懸以為富貴功名之鵠,則業可成,業可精,而才亦可集。”

這封信在歷史上比較出名,是史學家研究李鴻章洋務人生必不可少的材料。但這份典型材料長度較長,而且多是文言文,對于高中生來說閱讀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在設置問題、解釋史料上下功夫了。為此,李小萍老師選擇在課前就先提供材料,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史料。同時選擇了學生的認知沖突點來設置問題,因為這段材料里體現出的李鴻章和學生原有認識里的李鴻章是有一定矛盾沖突的,材料里的李鴻章是一個改革家,一個有遠見卓識、又本著經世致用的傳統精神的改革家,與平日教科書里那個“狹隘”的李鴻章不太一樣。

李老師設置了兩個問題( 1 )根據材料,提取李鴻章認為改革的必要性何在?提取李鴻章的改革規劃。( 2 )李鴻章的這封信被蔣廷黻譽為 19 世紀最有價值的文章,值得再三的閱讀,在信中體現了李鴻章的哪些遠見卓識呢?

問題精辟有力,貼近史料,緊扣目標,引發了課堂的一個小高潮,學生通過一封信引發的思考,對李鴻章的再認識,逐漸形成。在層層深入后,李老師又找到了“李鴻章請修鐵路卻遭到反對”的原始史料,組織學生在研讀史料中學會找關鍵詞,再通過關鍵詞去總結核心問題,解決疑惑。

4. 選擇多樣化的史料,豐富課堂內容,在觀點的碰撞中鍛煉學生思維

平時的歷史課堂教學所選用的史料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史料的形式包括歷史文獻、摘錄、歷史地圖、統計資料、歷史圖片、藝術作品、名言警句、詩詞楹聯、民間傳說、照片郵票、漫畫插圖、音像資料等。將各種形式的史料結合起來使用,培養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思維,我們的歷史課堂也更有生命力。

劉敏老師在《王安石變法》一課就選擇了多樣化的史料,除了我們常見的文字史料外,還有漫畫材料(“西夏軍隊與北宋作戰”的漫畫);柱狀圖表(北宋官員增長圖、北宋兵員增長圖、北宋前期的財政收支圖);直觀的數據史料(收復河湟五州,拓地 2000 余里,受撫羌族 30 萬帳)等等。李老師的課堂所采用了的史料同樣豐富多樣,有各種漫畫插圖、還有歷史地圖、音像資料等。其中既有一手史料,也有大量的二手史料。

當然,史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精心挑選,有所取舍。選擇的史料應能全面反映所考擦的歷史現象,避免選擇非典型性材料。

5. 帶著問題去研讀史料,多選取能夠激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史料

不少教師都有過困惑,采用史料教學法的時候如何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呢?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制造認知或思維的沖突點。華附劉敏老師在講述《王安石變法》時,用了“歷史的遺憾”的標題引出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她選取的材料為“公元 1127 年,靖康之變。距離王安石發起他那著名的變法運動剛好五十八年;距離司馬光廢除這些變法,也過去四十一年;距離另一位反對變法的蘇東坡去世,相隔了二十六年。這三人,在中國歷史上享有同樣偉大的名聲,并且一度是相互傾慕的好朋友。因為這場變法,三人漸行漸遠,終于徹底葬送了友情,并且成為政治上的死敵。”這樣的材料引人思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激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

除此,劉老師還羅列了大量史料,比如“不愿讓人抬、不坐轎的宰相;拒奢華、拒納妾的宰相”的精辟概括、“拒喝上司包拯的敬酒”的趣味小故事等,生動刻畫了王安石的性格特征,展示了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有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品德高尚、意志堅定、性情執拗的北宋改革家形象。

另外,史料教學不僅僅是教師收集史料,通過多媒體課件提供給學生研討,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如讓學生針對某些問題搜集史料 ( 設疑 ) →選擇史料 ( 甄別 ) →整理分析史料→運用史料 ( 講述、討論等 ) →撰寫小論文。華附劉老師的課堂就鮮明體現了上述特色。史料的學習始終貫穿其中,在過程中突出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等。

總之,史料教學法只是一種教學策略之一,其原理和方法都應服務于課堂的目標,服務于學生的發展。

 

 

參考資料

【相關資源】

1. 論史料教學(CAJ)

2. 論史料教學的分層進行方法及操作原則 _ 以 _ 中國近代史 _ 為例(CAJ)

3. 論史料教學的價值 _ 兼論中學歷史教學發展趨勢(CAJ)

4. 史料教學略論(CAJ)

5. 史料教學淺談(CAJ)

6. 史料教學與其它教學方法的整合(CAJ)

7. 談中學歷史新課改背景下史料教學的加強(CAJ)

8. 關于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KDH)

9. 課改背景下史料教學作用新探(KDH)

10. 利用史料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KDH)

11. 美國歷史教育的特點之一 _ 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資料(KDH)

12. 史料教學淺議(KDH)

13. 史料教學在歷史課堂中的運用(KDH)

14. 談歷史學科的史料教學(KDH)

15. 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史料教學(KDH)

16. 試論史料的歷史教學應用(NH)

17. 試論史料在美國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NH)

18. 對美國史料教學的方法論及實踐意義之探索(NH)

19. 王錫文: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

20. 一課時講完隋唐史的實驗

21. 李小萍:洋務運動教學設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龍可義 淺析新課程視角下高中歷史教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初中初二人教版八年級中國歷史上冊全冊教案下載1
洋務運動-教案
追問核心:素養立意下歷史課堂教學的思路
部編版八上第4課《洋務運動》說課稿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課件及專家點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马山县| 会东县| 共和县| 瑞安市| 玉山县| 永新县| 江门市| 阳江市| 卫辉市| 舞钢市| 舒城县| 江阴市| 孙吴县| 宁河县| 子长县| 南川市| 商河县| 张家川| 富平县| 肥西县| 房产| 思南县| 益阳市| 依兰县| 台中县| 平果县| 桦南县| 万山特区| 鱼台县| 宁波市| 富民县| 泊头市| 长岛县| 黎平县| 浦江县| 岐山县| 靖安县| 灵武市| 泰顺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