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容易養車難,買了車以后,用車、養車、修車費用都是車友們頭疼的問題。如果你不是土豪,在日常的汽車生活中你可以掌握一些聰明的用車養車經驗,不僅節約了錢,也做個環保聰明的車主。如下汽車大師分享8個用車養車經驗,相信對你一定的幫助。
1、經銷商制定的維修日程只能做參考
保養頻率高不是壞事,但費錢。經銷商制定的維修日程只能做參考,你應當結合自己汽車的實際使用情況,對保養周期要做適當的調整。一般汽車技術狀況良好的新車,可適當延長保養周期。
2、潤滑油不買貴的
很多車主在挑選潤滑油時都認為,潤滑油級別(標號)越高越好,越是名牌越好,越貴越好。其實這樣大可不必。進口油的價格比國產名牌要貴30%到40%,比起一般國產油更是要貴一倍還多,所以一味花高價追求名牌沒有必要。
特別提示:選擇潤滑油應根據發動機的要求進行選擇,既沒必要在要求較低的發動機上使用過高級別的潤滑油,也不能將較低級的潤滑油使用在要求較高的發動機上,要根據車的技術要求和使用條件“量力而行”。
3、切勿盲目追求高標號汽油
一些商家利用車主的愛車心理,吆喝“好馬配好鞍、好車配好油”,宣傳“出于對汽車長期養護的考慮,應該用高標號汽油”。據統計,有65%的汽車使用高標號汽油。特別提示:汽油標號與汽油是否清潔和是否省油沒有必然的聯系,并不是汽油標號越高越好。建議加什么油要遵循說明書上的用油標準,使汽車發動機壓縮比系數與汽油抗爆系數相適應,不能用價格衡量。(壓縮比這個指標一般可以在汽車說明書中查到,汽車生產廠家也會在油箱蓋內側標注推薦使用的燃油標號)。
4、洗車打蠟不要太頻繁
現在城市的空氣臟,不少車主很喜歡洗車,一個星期最少洗一次,有的兩三天就要洗一次,洗一次車要10元至15元。打蠟雖然更貴,但也有不少車主一兩個月就要打一次蠟。過度洗車打蠟會讓車漆亮度逐漸褪化,若不是必需,建議每月只清洗一次。最好自己花15元買個油毛刷,可以刷二三十次車。
5、機油不是越滿越好
一些車主想更好地“體諒”愛車,于是把機油加得滿滿的。他們認為機油加得越多對發動機的潤滑作用就越好,而且還可以減少補機油的頻率,省事省錢。其實,如果機油太多,不僅增加發動機內部功率損失,還會增加燃油消耗。因此增加的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容易產生燒機油,導致發動機潤滑不良。機油量只要控制在合適范圍內,在機油標尺的上、下刻線之間就可以了。
6、養成良好駕駛習慣能省油
在行駛過程中掌握技巧也是降低油耗簡單而有效的辦法:
一、柔和起步 突然加速比慢加速會多消耗幾倍的汽油,避免急加速急減速。
二、均速行駛 一般轎車的經濟時速為60~90公里/小時。當汽車被掛在最高擋位時,運行在經濟時速下最省油,車速過高或過低對節油都不利。
三、減少使用制動 制動實質上是一種能量轉化的過程,意味著能量的消耗。在通過交叉路口、下坡、彎道時,都應提前抬起油門,掛入低速擋,使汽車自然減速,既節省了用油,又確保了行車安全。
7、聰明出行
避開在高峰出行,也是節省油費的好辦法。一般通暢時開車只需半小時,高峰期卻可能要開上一個多小時,多出來的時間車子其實也是在燒油。
8、自己動手更換簡單部件
汽車上的簡單部件很多,比如空氣過濾器和雨刷,一般汽車的空氣過濾器在2萬公里時要更換,雨刷一兩年里也要更換。但這兩個部件的檢查和更換都很簡單,為了這些簡單部件的更換專門去一次維修站,花錢花時間實在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