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末年,劉秀兄弟崛起,要為劉氏奪回江山。正逢天下危機,赤眉又四處作亂,很多投機者到處鉆營,尋找發達的機會。
趙繆王劉元是漢景帝的七世孫,在邯鄲居住,其子劉林對劉秀說,赤眉軍在河東一帶駐扎,只要將上游的河水放下去,就可以淹死許多敵人。劉秀覺得這個計策太殘忍,沒有聽從。
劉林見劉秀不聽自己的計策,怏怏不樂,便向算命先生王郎問吉兇。王郎也是個勢利小人,見了劉林,便說他將來肯定會得到劉秀的封賞。劉林便把獻計的事告訴了王郎,王郎乘機慫恿劉林自己稱王,說從前有一個人叫武仲,冒充成帝的兒子子輿,你本來就姓劉,不如效仿武仲,起來號召四方。劉林笑著說:“要是我可以冒充的話,你也可以冒充啊!”王郎一躍而起,大言不慚地說:“如果你肯幫我起事,我就冒充劉氏后人劉子輿。”一個算命的人,居然也想做皇帝,真是自己找死。
本來是一句笑話,到現在卻弄假成真,王郎馬上去聯絡趙國人李育和張參,決定起兵。李育和張參平時找王郎算過命,對他很信任,現在見他說得這么有把握,也就沒有想那么多,將家中的財產取出來,到處招募壯丁,不到幾天,居然也聚集了數千人。于是擁戴王郎,就在邯鄲城內稱帝。邯鄲百姓曉得什么真假,并且無權無勢,不敢反抗,只好讓他做了皇帝。只有耿純一人不服,連夜逃走。于是趙國以北,遼河以西,多半聞風響應。
上谷太守耿況,本來派兒子耿弇到劉玄那里進貢,在半路上遇見了耿純,才得知邯鄲已經獨立,耿弇并不知道劉玄和劉子輿誰才是真正的天子,于是轉而投靠劉秀去了,屬下的孫倉和衛包不聽他的建議,竟然悄然逃去,歸順了王郎。
耿純和劉秀會合后,告知王郎作亂,十分猖獗。劉秀怕幽、薊一帶被王郎所奪,決定先平定幽薊二地,攻打王郎。這時,耿弇也趕到了,劉秀邊封他為長史,一同趕往薊州,令薊州城的功曹王霸進攻邯鄲。王霸是潁陽人氏,曾經做過獄吏,慷慨有大志,這次招兵時卻沒有幾個人前來響應,劉秀見人心不定,便準備班師南歸。耿弇慷慨激昂地說:“明公從南方來到這里,大勢未定,怎么可以回去?現在的漁陽太守彭寵,和你有同鄉之誼,我父親也是上谷太守,如果發動這兩郡的兵馬,就可以直搗邯鄲,還怕什么假皇帝呢?”
劉秀依了耿弇的建議,致書漁陽上谷兩地,征發援兵,這時已經是更始二年春天了。劉秀留在薊城,只等兩郡兵馬到來,好攻打王郎。王郎知道劉秀即將攻打自己的消息后,便懸出重賞,捉拿劉秀。劉秀因勢單力薄,不便久留,當即帶領親信將士,殺出南城門,一路上險象環生,幾次都差點被人發現,一行人過了饒陽,到了下曲陽,傳聞說邯鄲的追兵馬上就壓迫趕上,眾人又十分驚慌,急忙趕到滹沱河。
這時,前面的人回來報告,說河邊沒有船只。劉秀命王霸再去查看,王霸到了河邊,只見流水潺潺,寒風獵獵,東西南北都沒有船,不由嘆起氣來。后來又想追兵已經快到了,是死是生也要拼一回,不如撒一個謊,叫大家在河邊集合,再作計較。于是回來對劉秀說:“河里已經結了冰,正好渡河。”
眾人聞言大喜,馬上向河邊跑去。說也奇怪,眾人到了河邊,果然發現河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于是依次渡河,剛渡到對岸,河里的冰又融化了,王霸暗暗稱奇,一時也無暇說明。到了南宮,又下起了大雨,眾人衣衫盡濕,冷得打顫。大家匆匆吃了一點飯,又開始趕路,走到下博,卻發現四面都有路,不知道該走哪一條?正在遲疑時,又來了一個白衣老人,舉手指路給劉秀,說向南走八十里,就是信都,信都太守十分可靠,可以前去投靠。劉秀正要向他道謝,那白衣老人馬上就不見了,眾人不勝驚異。
信都太守任光,生性仁厚,為人謹慎,王郎起兵時他不肯服從,與都尉李忠,縣令萬修等,協力固守此城。任光正擔心孤城難守,知道劉秀到來后,頓時喜出望外,立即開城迎接,官民久聞劉秀的大名,都在那里歡呼萬歲。
任光見劉秀兵少,自己也不過數千人馬,只有護送劉秀西行的能力,沒有能力阻擊王郎,正在遲疑時,和戎太守邳彤忽然來了,任光十分高興,原來,邳彤在下陽時就已經投降了劉秀。二人當即決定留下劉秀,開始招兵買馬,又派人到別處借兵,準備征討王郎。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然后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現在的劉秀就是如此,在滹沱河感動上天,遭遇了那么多的磨難,正是上天在磨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