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教育敘事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對教育敘事研究的認識
1、教育敘事研究為什么倍受關注-------教師有共鳴。
春節的時候,我在研究互聯網上的BLOG網頁熱,看到了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導師黎加厚教授極力推崇教師開展“教育敘事研究”,在他的幾個弟子的指導下,一些老師紛紛開展了教育敘事研究,并且呈現了一些“教育敘事研究”的案例,我一讀這一些案例,就被這些故事深深地打動和感染,這些研究太好了,這些研究我們哪一位老師不能做?
于是我把這些案例選一部分掛在《海鹽教研網》課程改革欄目內。果然,引起了大家的共鳴,這些天我跑了一些學校,大家都在談“教育敘事研究”,說明這些教育故事確實打動了我們每一位讀者。
首先,我們覺得這些故事真實可信,有很強的可讀性。這些教育故事就產生于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之中,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或者我們就碰到過,不像那些論文那樣空泛。
其次,我們覺得這些故事背后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實實在在的研究價值。讀了之后有許多的聯想和啟迪。新課程培訓中講的理念就在這些故事的字里行間,這些故事以前就發生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我為什么就沒有發現里面存在的問題?
第三,我們感覺教育敘事研究我也能做。就是把自己怎樣遇到這個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整個過程敘述出來,而且短小精悍,便于寫也便讀。
2、教師為什么要進行教育敘事研究,寫“教育故事”?-----為了反思。
根本目的是通過寫“自己的教育故事”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轉變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教師的反思總是以新的教學理念的眼光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師通過這種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就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同樣的錯誤經過反思自己知道問題出在那里,以后就不會重復出現了,這就達到了教學行為轉變的目的。
新課程實驗的宗旨 “為了學生的發展”。但是,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朱永新說過:“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發展”。所以首先要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
如何來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
一種是函授進修,脫產學習----學歷教育。暗示理論在專家那里,只要接受了專家或圖書館的專業理論之后,教師就可以將理論應用到日常教學中之。但事實上發出了大量的畢業證書,專業水平提高有限。
另一種是繼續教育,行政手段,參與了多少時間,記幾個學分。量是有了,但無法檢測質,到底學到了多少,提高了多少,運用了多少,那是沒人過問的。
還有一種是要求教師寫論文,主持課題研究------這是對的,但要求較高。有一部分教師為寫論文而寫論文,“剪刀加漿糊”,寫出來的教學論文往往顯得十分空泛。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顧泠沅先生提出的策略:教學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
教學反思就是教學即研究的觀點。教學實踐就是教學研究,我們當教師的要反思自己每一堂課中教學行為。
同伴互助是強調了教學研究中的合作研究。發揮集體備課組、教研組的功能。我們實驗小學不提出了“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修改、
專業引領是蘿卜燒肉的比喻。
這三要素當中,教學反思是基礎,沒有教師個人的教學反思,一切都是空的。所以回過頭來看,教育敘事研究的意義也就非常明了了。
我在幾次會上引用了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話:現在當教師的要“讀書、上網、寫文章”。
讀書: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中講到,“集體的智力財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師的個人閱讀。真正的教師必是讀書愛好者:這是我校集體生活的一條金科玉律,而且已成為傳統”。
上網:
寫作:寫什么?寫教育故事,寫教學反思。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受,一堂課下來自己體會到某一個環節處理得不好,平行班教學的話,馬上在第二節課中予以調正,或者在某一節課中發現有一個得意的“閃光點”,并且也為之興奮了好一陣,但是隨著時間的遷移,時過境遷,也就淡忘了,所以我們有的老教師教了幾十年的書,真正要評評課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談談自己的教學特點,也談不出什么。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缺少反思,缺少把那些故事寫下來,缺少對這些經驗和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如果我們把一些教學中生成的片斷、故事寫下來,或者形成一些反思性的文字,日積月累,堅持下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研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里我舉舉兩個例子足以證明:朱永新教授于2002年6月26日“教育在線”網站發表了《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開業啟事》,明確投保條件:“每日三省自身,寫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計360萬字)來本公司。”理賠辦法也寫得一清二楚:“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賠百,即現投萬元者可成百萬富翁或富婆。”這是我所看到的最具特色的一個“保險公司”,它在相信人的巨大潛力的同時,又內含了一個“持之以恒,十年不止”這樣一個必備的條件。兩者的結合,才能到達真正成功的彼岸。
江蘇鹽城數學老師張向陽是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張向陽老師每天筆耕不輟。此前從未發表過作品的他,僅在6個月的時間內,就在“教育在線”上發表了數十萬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報刊上發表了50多篇文章。在過去的十個月間,他用200多個夜晚寫出了近30萬字的教育日記。
3、教育敘事研究和教學反思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設中最有實效的載體。
經過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以及自主學習,教師已經掌握了新課程理念,但是從我們平時的聽課調研活動中,發現還有相當一部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還不能很好地體現新課程理念,或者說還不能自覺地轉化為具體的行為。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實例。這是為什么呢?這說明從理論到實踐,從理念到具體的行為是有一個過程,這一個過程對于有的人可能很短,而對于有的人可能很長;對每一節課都在學習、反思的人就比較短,上過以后不作反思的人這一過程可能就長。如何來縮短這一過程?如何使我們所有的教師將頭腦中已經有的新課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呢?那就是加強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活動,通過一系列的工作措施來強化這一項工作。
同樣道理,我們都知道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行為規范學生都知道,就是一時半載做不到,或者老時要出現違規行為,怎么辦?這通過一些措施來約束來強化,在措施的約束下,慢慢從不自覺到自覺,最終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開始的時候一些強化的措施是必要的,人都有墮性,上學期局組織到香港,一看“隨地吐痰罰款三千港幣”,我想我總共帶了三千元人民幣,還不夠吐一口痰的罰款,所以無論如何不能在地上吐痰,所以在香港的幾天就做到了。所以這一個過程是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從約束到自由的過程,因此,印證了開始的時候這必須要有一些制度和措施。
制度和措施能讓所有的教師能夠接受,能夠操作,而且在操作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和享受到一種快樂,這樣的制度和措施才是有效。讓教師講自已親身經歷的教學故事,寫自己教學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與困惑,這是每一位老師都能做的、都會做的事,當然開始的時候并不感到快樂,甚至有點煩,但是我敢保證堅持一段時間以后,就會體會到確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那個時候就體驗到快樂。
二、教育敘事研究及其特征
教育敘事研究是指以敘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 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教育、教學故事的描述與分析,揭示出內隱于這些事件和行為背后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以及意義價值。再講得明白一點,就是記敘有意義的教育、教學故事。
教育敘事研究的特征
(1)、教育敘事研究是一種事實性、情境性、過程性的研究,顯著特征在于“實”。它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對實事、實情、實境和實際過程所作的記錄、 觀察和探究,從而獲得對事實或事件的解釋性意見。
(2)、教育敘事研究是一種反思性研究。敘事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反思。教師在敘事中反思, 在反思中深化對問題或事件的認識。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經驗,在反思中修正行動計劃,在反思中探尋事件或行為 背后所隱含的意義、理念和思想。離開了反思,敘事研究就會毫無意義。
通過敘事來闡述一定事件背后蘊含著的深刻寓意是我們老祖宗所擅長的,先秦諸子百家之中最擅長的要數莊子和孟子了,莊子有一次帶領他的幾個弟子走在一個山嶺上,“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于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
三、教育敘事研究案例
1、學科教學類:
阿玲是啞巴嗎?
山東省淄博師范學校附小 呂舜昌   《曼谷的小象》一課講述了在風光秀麗的曼谷附近,“我們”一行乘坐汽車,不幸輪胎陷落污泥,阿玲在這個時候,指揮她的小象把我們的車拉了出來,并且把我們的車沖冼的干干凈凈。教學中,在我的組織引導下,同學們讀書讀的非常認真,經過討論認識到了阿玲樸實、善良、樂于助人的品格。
正當我準備總結全文結束學習時,突然一個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老師,我覺得阿玲是個啞巴。”我不禁一愣,教學這么多年,還從來沒聽到學生持有這個觀點。(旁批:教學沖突出現了)
我便問:“說說你的根據吧。”那位學生馬上說道:“整篇課文,阿玲一句話也沒說。只是打手勢。”
“對,我也這樣認為。”其他學生好象受到了啟發,也“嚷”了起來。這下班里可熱鬧了,同學們共分成了兩派,互相爭論了起來。
備課時,實在沒想到能有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為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但后來,我慢慢發覺,如果同學們能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就能知道,本文是通過人物的行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通過語言來表現人物。(旁批:教師的反思以及行動)
于是,我不但沒制止他們的爭論,而且還適時地加以指導。同學們畢竟年齡小,還不能系統地把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有的只是提出了,這是在國外,語言不通,所以阿玲就不說話;有的說阿玲性格內向,不好說話……都有一定的道理。是該我出手的時候了,我想起了二年級時給同學們抄的一則名言:語言化為行動比行動化為語言要困難的多。和同學們一起背了一遍,于是,有的學生就恍然大悟了。阿玲會不會說話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她的行動,我們認識到了她的樸實、善良的品質,是一個通過實際行動來幫助別人的人,而不是一個花言巧語的人。同學們還聯系了當今社會現實,對那些嘴上花言巧語,背后卻吭人、害人的人進行了批判。(旁批:最后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本課雖然結束了,但是想起同學們為了自己的觀點而互相爭辯的情景,還是禁不住心潮澎湃。
2、班主任工作類:
對“失戀”后一首詩的處理
這首詩的內容是這樣寫的“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來數量就不多,況且質量也不高。”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本學期初的一個下午,同學們都在靜靜地認真自學,只有劉××同學將頭抬得很高,注視著另一個同學,我輕輕地走到那們同學的身邊,發現他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一首詩,我輕聲地說了句,可以給老師看看嗎?這位同學很不情愿地將那首詩給了我,爾后兩位同學對視了一下,劉××同學趴到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下可完了,老師一定會在班級公開批評的。”我走到講桌前,看了一下詩的內容,沉思了片刻,便將它放到了衣兜里,繼續觀察同學們的自學情況。可劉××同學卻坐不住了,他時而抬起頭偷偷地看著我,好象在等待著老師的批評。看了幾次后,發現我無動于衷,他便開始寫作業了。下課的鈴聲響了,我把劉××請到了無人的電工室,他耷拉著腦袋,用余光看著我,我讓他坐下,他卻哭了,邊哭邊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寫這首詩,不該在自習課上傳紙條,求老師不要在班級批評我。”我說:“老師要想在同學中批評你,就不會把你請到這里來。”他會心地點了點頭。我說你能不能實話告訴老師為什么要寫這首詩。他想了想后,詳細地敘述了他與我班一名女同學友好相處到產生矛盾的經過,原來這首詩是他“失戀”后為了發泄內心的痛苦而寫的。我因勢利導,以誠相待,對他進行了耐心細致的教育引導。
最后我又將這首詩拿出來,對他說:“老師想和你一起將這首詩改動一下,你看怎樣?”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說:“老師改前兩句,你改后兩句。”他點頭同意。我說第一句只需改動一個字,將“天涯何處無芳草”改為“天涯何時無芳草”,第二句改為“何必非要現在找”,緊接著他又改了后兩句:“本來學業就很緊,況且年齡又很小。”讀著這首詩他開心地笑了,笑得那樣輕松,笑得那樣自信。隨后我又說:“十年之后,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師幫你找,怎么樣?”他連聲說“謝謝老師”。這次潛隱式教育的嘗試,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對立情緒和戒備心理,平復了內心的波瀾,學會了情感上的進退自如。從而使被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終達到轉化的目的。
3、細節類:
不要忘記別人的啟示
劉守家
作為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是無時不在的,但學生對你的啟示有時卻在不經意中產生,這些啟示有時只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但卻能讓你深刻地體會到學生的所思、所需、所求,讓你感覺到學生的過人之處,也就是在這種交流過程中,讓你學會了該怎樣做老師。
有一次,測驗的試卷發下后,當我經過一個學生身旁時,學生拿著剛發下的試卷說:“老師,我這里是不是改錯了?”一看,我果然給他多扣了5分。我于是隨口說:“你把分數加上去吧。”學生迅速拿出紅筆,但卻在筆頭落在紙上的那一瞬間停頓了下來,他抬起頭來,將筆遞給我,說:“老師,還是你來加吧!”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平時并不看重的分數,學生卻看得非常重要。這件事也讓我明白,我不在意的東西,也許學生非常在意。因此,我對后來的每一張試卷都不敢馬虎。我想: 如果所有的老師能夠常常回味學生對你的啟示,并真正地將其“當一回事”,我們的教育是否又會上一個臺階呢?
4、生活片斷類:
俯身也是愛
徐慶云
星期天我和剛入學不久的侄女聊天。我問她:“你們老師喜歡你嗎?”她自豪地說:“喜歡”我故意逗她:“吹牛吧?”她可急了,一本正經地爭辯:“沒吹牛,老師還趴在桌上和我講話呢!”“講了什么?”我又追問。小侄女急切地說:“老師問我昨天吃的是什么。”
我震驚了。一個“趴”,一句“昨天吃的是什么”,本極為平常,卻使孩子深深地受到被愛的幸福,老師在他們純真的世界里是多么崇高啊!教育是愛的事業。這種愛沒有驚天動地的氣魄,只有潤物無聲的永恒。既不是“棍棒”,也非“遷就”,而是“春風化雨的滋潤”。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聲問候、一個撫摸、一句贊賞、無不洋溢著對學生真摯的愛。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乃至一生的成長都至關重要。作為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師愛之神圣,要摒棄師者唯上的舊觀念,擺脫應試教育的鐵枷鎖,走出功名利祿的勢利場。不追求轟轟烈烈的偽善,立足于平平淡淡的真誠。在教育這方凈土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從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微處關心、愛護學生,悉心呵護他們的健康成長,這才是愛的真諦!
四、怎樣寫教育敘事
撰寫教育敘事研究應該說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應該是百花齊放,千姿百態,給人以啟迪和回味。以下幾點我認為要考慮的:
1、“教育敘事”必須基于真實的課堂教學實踐。對真實的課堂教學實踐可以做某種技術性調整或修補,但不能虛構。
2、每個“教育敘事”必須蘊涵一個或幾個教學事件,即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某一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或發生的某一種意外的”教學沖突”。
3、由于它是對具體的教學事件的敘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節性和可讀性。
它不同于教學之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學之后的“教學實錄”(或”課堂實錄”)。
4、每個“教育敘事”所敘述的教學事件必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蘊含一定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5、“教育敘事”可以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學事件之后獲得的某種教學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師忽視了教學事件之后導致的某種教學遺憾。
6、“教育敘事”的寫作方式以“敘述”為主。這種”敘述”可以是上課的教師本人在反思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第一人稱的語氣撰寫的”教學事件”。要盡可能地”描寫”教師自己在教學事件發生時的“心理”狀態,常常用”我想……”、“我當時想……”、”事后想起來……”、”我估計……”、”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類似的事件,我會……”等等句子。此類心理描寫實際上是將教師的個人教育理念、個人教育思想滲透在某個具體的教育事件上,體現了教師在“反思”某個具體的教育事件時顯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個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敘事“必須有一個照亮整個文章的”主題”。這個“主題”常常是一個教學理論中已經在談起、討論的問題,這個”主題”是所敘述的教學事件中產生、蘊含著的,而不是將某個理論問題作為一個”帽子”,然后選擇幾個教學案例作為例證。
五、我的幾篇“教育敘事”
1、 教師要善于及時發現課堂中生成的問題
今天我聽了一節練習講評課,練習講評課到底該如何上這里暫且不說,我要說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實在是太重要了。
講的是閱讀初一下《未選擇的路》完成課文練習:
第二個問題是“請你說說關于路的一些名人名言?”
學生1: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
學生2: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路安在?-----李白
學生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應該說學生回答得都很不錯,初一的學生能作這樣的回答,可見課外是作了精心準備。
接著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追求真理的路,本是人類共同的(理想)。。。(沒聽清楚)。老師一聽,覺得很陌生,于是就問:“是誰說的?”這個學生一時答不上來,下面是一片哄笑聲。
我感到非常遺憾!
遺憾之一:是這一位學生沒有說:“是我說的”。我們中國的學生進入幼兒園起就灌輸要當聽話的好孩子,強調的是整齊劃一。這使我想起《讀者》04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叫《保護好你孩子的天賦》,文章通過對79年中美小學教育的考察,做了以下比較,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美國:
1.每個學生無論成績好壞,能力優劣,都趾高氣揚,躊躇滿志...
2.小學二年紀的學生加減乘除還在掰手指頭,就整天鬧著要創造發明,想著把地球調個頭...
3.美國小學重視音體美,輕數學...
4.小學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
中國:
1.中國小學生課堂上把手放在胸前或背后,老師發問才舉起右手,...
2.中國有一種作業叫“家庭作業”...
3.中國把考試分數最高的學生稱為最優秀的學生,并頒發證書,而其他人沒有...
4.中國小學生起得很早,7點鐘的時候,大街上最多的是學生...
文章最后的結論是:中國小孩是世界上最勤奮的學生,也是起得最早的,他們的分數是世界上任何學生都比不上的。但,20年過去了,美國培養了幾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的科學文化遠遠走在中國的前面。
我們的學生就是不敢說“是我說的!”,缺的正是美國孩子那種自以為是的自信和躊躇滿志的敢說敢想;也許這位學生有這樣的想法,但就是不敢說出口。難怪上海師范大學現代教學技術系研究生導師黎加厚老師經常說一句話:我們中國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在幼兒園的時候就被干掉了!
遺憾之二:是這位老師沒有鼓勵他說出來,更沒有阻止學生的哄笑,或者對學生的哄笑加以引導和討論。
教師沒有這種意識,一種鼓勵學生敢于發表不同意見的意識,這位學生的回答顯然與眾不同,即使不敢肯定是自創的,但與眾不同是可以肯定的,教師就要鼓勵他說出來是誰說的,如果說“是我說的!”,那就更了不起,保不準我們班里將來會出一個或者幾個名人?誰敢說我們這位同學將來一定不是名人呢?我們從小就應該有這種自信,應該為這種自信鼓掌!這是一個多么有發揮價值的問題。
教師也沒有對學生的哄笑加以引導和討論,學生的哄笑是明顯地傷害了學生,打擊了學生的自信,我們學生之所以不積極參與活動,不敢發表獨立的見解,很重要的原因不盡是怕教師批評,而是怕講錯了被同學恥笑,講對了是英雄,講錯了就成了被恥笑的對象,因此寧肯不說。即使從保護學生的自信與發言的積極性出發,教師也應該設法阻止學生的哄笑,或者加以引導討論,讓哄笑者明白這位學生的可貴之處以及自已的不是。
可惜我們這位教師沒有這一種意識,由此看來,教師最可貴的是要善于及時發現課堂中生成的問題。記得一位偉人說過: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2、新課程強調生活體驗,但更重情感與價值觀的體驗
今天我聽了一堂初二的語文課,上白居易的《賣炭翁》,這位年輕的老師課上得很活潑,很善于設置一些情境和問題,或者抓住某一個關鍵詞眼引導學生討論,學生發言比較熱烈,可見師生關系比較融洽,課堂活動已成習慣。
當講到“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老師就請同學體驗:“把”字是怎樣一個動作?學生一說:“一只手拿著文書的一端,另一只手慢慢展開。”學生二說:“應是一抖把文書抖開,以示神氣。”到此為止,應該是很不錯的。我以前也上過《賣炭翁》,就是沒有想到在這“把”字上讓學生去體驗。
但緊接著老師又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黃衣使者,把你當時的想法說說?”一位女生馬上站起來說:“我感到很自豪,我有一紙公文在手,誰敢不聽?我背后有皇帝撐腰!”老師聽了笑著點點頭,就這么又進入到下一個問題的討論。
當時我總覺得這個問題不該到此結束:你說這女孩回答得錯嗎?也不能說她錯,她把當時那個太監的心里活動完全再現了出來;你說這個學生的回答就這么過去了,總覺得如骨鯁在喉;也許老師設置這個問題是要說明“名為宮市,實為強搶”的主題;也許這學生的回答確實是出乎了教師的意料之外,所以也就這么不置可否的過去了。但我認為新課程雖然強調學生生活體驗,但更重情感與價值觀的體驗,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賣炭翁的視角去感受賣炭翁當時對那個黃衣使者的想法,引導出對黃衣使者的憎恨,對賣炭翁的同情之情,而不應該去引導學生體驗當個太監的洋洋自得心理;即使如此,也應該對學生的回答作一個簡短的簡評與引導。
六、教育敘事研究交流的平臺
-              ---海鹽教研網以及建立自己的Blog網志
1、海鹽教研網是交流教育敘事研究的一個平臺。我們將調整欄目,設立一個專門的欄目供教師上傳教育敘事研究報告。
2、介紹海鹽教研網上傳方法和運作機制。
3、Blog網志介紹。
Blog是網絡上的一種日記形式,也叫“網絡日志”,目前國內將Blog翻譯為“博客”。Blog簡單易用,技術門檻很低,任何一個老師或學生都可以隨意寫自己的思想。通過每天的資料整理與書寫,會在無形中改變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Blog具有在線“共享”功能,把學習者與Blog上的參與者形成一個社群,相互交流,發表自己的知識和見解,其它人可以做評論,人們在群體的分享和交流中會產生新的認識。Blog還具有積累的功能,學習者可以在自己生活的歷程中通過Blog回顧自己過去所寫的東西,看到他人的評價和反饋,從而產生更多的體會和感受。Blog可以認為是一個小型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它方便個人知識的梳理,關注個人發展的進程。對一個學習的集體而言,它讓我們建構了一個深刻思考和交流的平臺。只要你留心,Blog幾乎可以在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發揮作用。
對于一線的中小學教師來說,Blog特別適合老師們結合自己的工作撰寫教育敘事研究故事。教師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研究、記錄成敘事研究報告,能夠真實、深入地反映教育研究的全過程和作者的思考,這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研究方法。它具有許多新的特點:
(1)Blog作為敘事研究報告的交流平臺,將過去以書面為載體的敘事研究報告架構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上,實現了敘事研究的新發展;
(2)敘事報告數字化,使得敘事研究更容易保存、流通、復制,使敘事研究的傳播范圍全球化;
(3)只要敲動你的指尖,你的故事便可以傳向網絡;反之,你可以方便地獲得別人的敘事報告資料;
(4)以書籍、雜志、報紙為載體的敘事報告,生產和傳播的周期很長(年、月、 日),Blog上的敘事報告可以每分每秒刷新;
(5)正式出版的敘事報告,需要經過若干“守門人”的過濾,對以一般的教師和學生而言,投稿和發表的門檻很高,Blog實現了“個人出版時代”的夢想,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表你的敘事故事,同時與全世界的讀者共享你的研究成果;
(6)Blog使敘事研究突破了研究者個人的小圈子,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讀者與研究者之間可以展開充分的交流,頭腦風暴,創造出更多的智慧;
(7)新興的Blog環境對人們提出了新的行為規范和要求,你必須自覺地遵守網絡上的版權道德和國家法規,提高自己的信息倫理道德。
從上海浦東的現代化學校,到山東淄博的鄉村教師,越來越多的中小學老師在運用Blog中提高了教學反思能力、信息獲取能力、教育創新的觀念和能力正在逐步提高。每天去看一看這些老師們的Blog上閃光的思想,你一定會受益匪淺(下面列出了目前比較活躍的老師們的Blog,不需要記網址,只需在Google,百度等主要搜索引擎中輸入下面的“名字+Blog”,就可以找到這些教師的Blog網站):
惟存教育網志
求師得教育實驗室網志
齊偉教育網志
光陰的故事
點燃學生智慧之火
共享困惑
日三省(New)
心靈驛站
我和我的學生們
右耳朵的思考
留住我們的歲月
專家評論:
教育敘事研究與教育Blog相結合,恰是一種天賦的完美結合。一個是教師的所思所想,一個是全球化的數字化的交流環境,二者融為一體,為每一個普通教師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黎老師,《一年之計在于春》
BLOG為建立個性化的知識倉庫開辟了一條新路。——蔣鳴和教授
當你將作品發布在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里,并由自己管理,學習動機就會增強。因為網絡博客能被任何有機會上網的人讀到,你的父母能夠讀到它,在佛羅里達州的祖父母能夠聽到它。有那么多觀眾的存在將迫使你想做到最好;博客是讓父母參與教育的一個途徑。
——美國俄亥俄州小學的教師《網絡博客激發小讀者們全力以赴》
有了這么多相關的評價和事件,我們已經能夠漸漸的體味到BLOG的的驚人威力!特別是在教育學習中的價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以WIKI為論文寫作平臺的實驗
blog在教與學中的應用研究(一)
教育BLOG應用的局限和發展方向
Blog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分析
教育敘事:相逢在信息時代的巴別塔
Blog與教育:體驗生命歷程共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亭县| 社会| 金乡县| 邮箱| 临武县| 浏阳市| 新晃| 新竹市| 洛川县| 潢川县| 延边| 舟山市| 定日县| 池州市| 昭觉县| 左贡县| 阿巴嘎旗| 宁远县| 广水市| 兰州市| 马关县| 准格尔旗| 金沙县| 东至县| 无锡市| 山东省| 西昌市| 黄平县| 新源县| 应用必备| 苗栗市| 紫云| 武乡县| 嫩江县| 舟山市| 平顺县| 格尔木市| 葵青区| 汽车| 伽师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