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還是29:8000米的獨立山峰和峰群
撰文:周正
1850年06月03國,法國喜馬拉雅探險隊的埃爾佐格和拉什耐爾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登上了
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安納布爾納(8091米)。下山途中,天氣變壞,兩位勇敢者的手指和
腳趾全被凍掉了。一位記者根據他們的口述,整理出了《安納布爾納》——這本書被翻譯成
英、德、俄、日等語種,第一版即向全世界發行了700多萬冊。而且,在短短的一周里全部
售罄,之后還一版再版,供不應求。它的暢銷說明了人們對“8000米”(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
峰)的重視和興趣。1955年,我曾以翻譯兼學員的身份到蘇聯學習登山。
那時候,人們認為地球上僅有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峰(簡稱“14座”),而且雖說登
山屬于體育運動,但它與國家榮譽息息相關,各國爭相攀比“首登”次數,已把這14座高峰
當成了一個競賽場地。“14座”的說法來自英國軍事測繪隊。
1600年英國侵占了整個印度。當時的印度版圖很大,包括今天的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后
來,為了繼續侵占印度周邊的各小國以及中國大陸,他們派出了軍事測繪隊,對阻礙他們侵
略腳步的喜馬拉雅和喀喇昆侖進行全面的勘測。這項心懷叵測的工作前后進行了4年。到1852
年,英國人已測出珠穆朗瑪的高度在“8888米以上”,并弄清了上述兩條山脈的基本狀況:
共有300多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有14座超過了8000米。如果不談政治目的,實
際上僅僅依靠三角測量儀等簡單測量工具的英國測繪隊在青藏高原上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
在西方國家,珠峰依然是前印度測量局局長的名字“ Everest
”;同樣,“喬戈里峰”
還在沿用英國測繪隊標下的測繪標號“ K2
”。1898年后,著測繪科學的進步和高山探險
運動的發展,人們的認識更加深入了:地球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380多座,全部位
于亞洲大陸,絕大多數集中于喜馬拉雅和喀喇昆侖——這與英國測繪隊的結論相似;而且,
無論是8882、8848還是8844,珠峰的高度都與“8888米”相差無幾;時至今日,英國測繪
隊關于地球上僅有14座山峰超過8000米的說法還在模棱兩可地延續。在現代登山史上,1950
至1964的14年,被稱為“喜馬拉雅的黃金時代”。
1960年05月13日,瑞士喜馬拉雅登山隊4人首登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后,全球登山界
的目光都投向“14座”中最后的希夏邦馬峰。希夏邦馬是“14座”中最矮的一座,也是惟
一的全在中國境內的一座。各國報刊紛紛發表文章,如1960年10月24日蘇聯《共青團真理
報》的《最后一座8000米在等待》,呼吁中國高峰對外開放。當然,因為那時的中國處于
非常時期,西藏又剛剛和平解放不久,所以外國人再渴望也無法得到批準,只得繼續等待,
最后,1964年05月02日,中國登山隊的10名突擊隊員集體首次登上了希夏邦馬峰,為這個
“黃金時代”畫上了句號。
然而,1953年英國喜馬拉雅探險隊的希拉里和丹增登上珠峰后,新問題已出現了。地球
上沒有比珠穆朗瑪更高的山峰,再創高度紀錄已不可能。可是登山運動仍需發展,1960年后,
各國登山隊在對希夏邦馬朝思暮想的同時,已開始從難度和強度上尋找著新的攀登路線,旨
在掀起一場永無止境的競賽。在不斷地“獨辟蹊徑”時,登山家們發現“14座”附近還有許
多7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有一些海拔甚至超過了8000米。譬如“14座”中的世界第三高峰
干城章嘉周圍就還有三座8000米級和一座7900米的高峰。1973年,日本隊成功地登上了干
城章嘉西峰——雅蘭康(8505米)后,登山家們陸陸續續地發現,“14座”周圍超過8000米的
山峰共有15座。于是8000米級的山峰就“變”成了29座。在地理學中,一條山脈中最高者,
即為主峰;一個可孤零零的山頭,就是獨立山峰;距離獨立山峰比較近的,呈“拱衛之勢”
的則是衛峰、峰前峰;顧名思義,峰群就是一個獨立山峰和它所有衛峰的“集合”……主
峰的概念很好理解,譬如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可什么樣才是“孤零零”?喜馬拉
雅等浩瀚山脈中哪有“孤零零”的山峰?多近又是“比較近”?……這些概念都是定性而
不是定量的,界定并不清楚,這使得8000米級山峰的“身份”認證標準也很不明晰。
不過,因為在登山運動興起的100多年里,這個地區只有英國軍事測繪隊進行過系統的
測量,所以他們關于“14座”的說法先入為主,早已得到了登山家的一明致認可。登山家
們還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出,這“14座”其實分別是14個8000米級高峰群中的最高峰,也可
以被稱為獨立山峰;而“14座”周圍、一個峰群內的山峰即使海拔超過8000米也是衛峰。
衛峰的高度不做排名依據,譬如干城章嘉有三座衛峰高度超過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
但是它們都沒有影響“14座”的排序。
1983年。美國的地球資源衛星對全世界的高山區進行了探測。數據表明,全球僅有14
個8000米級高峰群的認識是正確的,那“14座”正是14個峰群的最高峰,而且若加上衛峰
的確共有29座山峰海拔超過8000米。衛星測出的8000米級山峰高度數據,基本上與登山家
們測量的結果相同,或者僅僅相差幾米。這些衛星數據與我國測繪部門所發表的也有一些
差別。我的好友、美國高山測繪學家華士本曾告訴我,各國測繪時所用的海平面(測量基
準)有所不同,過去英國和印度用地申海,也用過印度洋,而中國用的是黃海,因此時山
峰才有了幾個不同的高度型。
轉自:《中國國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