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有人說,生活就像一盤菜,你用什么心態(tài)去對待生活,就會以什么樣的方式回饋你。
當你抱怨生活中的不順時,卻不知當你想要逃離時,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當你為了別人的評價而活時,就會讓自己迷失自我;當你只為別人而活時,也會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想法。
人生這條路上,總有人用最差的狀態(tài)去過,總有人用最好的狀態(tài)去過。
我們要學會與自己和解,才能在這人生之路上走得更遠。
1、活在別人的評價里,終究會迷失自我
《道德經》有云:“人之所畏,不可不畏?!?/p>
人生來就是渺小的,人來到這世上,就注定了要經受生命的種種苦難。
我們的出生、成長、成熟,都是上天給予我們的考驗。
如果我們不能接受自己的缺陷,就會活得痛苦。人活一生,別人眼中的你才是最重要的。若一味地把目光放在別人的評價上,那你終究會迷失自我。
做人最怕被別人評價為“無趣”、“虛偽”等標簽,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而否定自己的一切。
你要相信,不管別人怎么看你,都不會影響到你最真實的樣子。
所以與其活在別人的評價里無法自拔,不如聽從內心深處真正想要做什么;與其被生活中他人無情地定義著,不如堅定自我;與其讓別人定義自己如何失敗,不如讓自己定義成功;與其在他人對自己下定論時郁郁寡歡,不如努力做好自己!
要記?。荷挥幸淮?,沒有什么是值得我們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的事!
2、活在攀比中,最后身心疲憊
你羨慕別人擁有的,往往會失去自己最珍貴的。
我們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否定自己。但生活中卻總有那么一部分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不惜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憊。
前段時間,上海有位女子就因為盲目攀比,不僅花光了丈夫給她存的生活費,還把他趕出了家門。
從監(jiān)控視頻中可以看到,她穿著華麗的衣服,站在街頭,一臉幸福的模樣。
但事實上,她卻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而“拋棄”丈夫。本以為丈夫會因此心疼自己,但沒想到卻換來了丈夫的“無情”拋棄。
現實生活中這種盲目攀比、過度攀比的現象不在少數。
這不僅會讓人陷入痛苦之中無法自拔,還會讓人迷失自我、失去自我,更是在消耗別人對你的愛。
3、活在執(zhí)念中,會錯過很多東西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一直為失去了心愛的鞋子而感到難過。
有一天,他看到鞋子又出現在了市場上。就想著只要我能擁有這雙鞋子,就不會再傷心了。
于是,他想盡辦法地去掙錢,終于買到了鞋子??墒撬謸膭e人會笑話自己沒有能力買到鞋子。
于是,他又開始奔波,但他還是無法忘記失去一雙鞋的痛苦。于是,他又花光了所有的錢來買這雙鞋。
后來,人們終于發(fā)現了他的行為。但此時他已經去世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這個人才知道自己其實最需要的是一雙鞋,而不是一件新衣服。
正如作家龍應臺所說:“人生就是一場失去,總會在某個路口失去一些東西,也總會在某個角落撿到一些東西?!?/p>
4、活在欲望中,只會越陷越深
生活中,有太多的貪念。
我們總是想要擁有更好的,卻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有人說,人最大的悲哀是總活在別人的眼里,而忘了做自己。
真正成熟的人,會懂得克制欲望,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真正睿智的人,會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收斂脾氣,成就更好的人生;真正通透的人,會懂得享受當下生活中每一個當下。
因為他們知道:欲望過多不僅會毀了現在還會毀了未來。
有人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p>
生活中,那些能做到這幾點的人,才能在歲月中從容淡定地度過。
我們時常會遇到讓自己煩惱的事情,當自己被煩惱所困擾時,我們就要學會用心態(tài)去應對。
心態(tài)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化解情緒的法寶,把你心中的煩惱化作一片云,把你心中的憂愁化為一陣風,把你心中的沮喪變成你前進的動力。
5、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演員。
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滿意,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心,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再精彩也不會滿足。
有位作家曾說:“如果你不是和別人一樣,那么你就應該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p>
只要心無雜念,便能讓生活變得更好,不管別人怎么看待我們的人生。只要活出了真實的自己就是最好的。
林清玄說:“人生的滋味,哪怕是酸甜或苦辣,也要靠自己一一去品嘗?!?/p>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會讓我們不開心,但只要你學會放下和原諒別人,就能收獲更多的幸福。
當你學會與自己和解時,才能用最好的狀態(tài)去面對生活。而你要做的就是不斷修煉自己和提升自己。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有太多的執(zhí)念,尤其是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不放過自己,一直執(zhí)著于心中所想,得不到便會痛苦。
我們很多時候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把太多時間和精力花在了執(zhí)念上。而很多事情一旦開始執(zhí)著就會變得很難。
比如工作、婚姻、家庭等等,有了執(zhí)念便會讓人患得患失,也會讓人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時間一長,人生便失去了意義。
其實,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們的內心。如果你能夠看淡很多東西,自然就不會痛苦了。
正如《了凡四訓》中說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不糾結、不擰巴、不攀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