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p>
17世紀的藏人活佛倉央嘉措,為青藏高原作下這首詩。而在真實的史書中,有一個聲音在說:帕米爾高原,才是最初那個凌空一切的佛國高原。
塔吉克諺語說:“人的肚臍在肚皮上,世界的肚臍在帕米爾”。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的“波謎羅川”,被地理學家稱為“帕米爾山結(jié)”。因它將一把舉世聞名的群山大川攥在手中:北面天山和阿賴嶺,中間薩雷闊勒嶺,西面興都庫什山,東面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昆侖山平均海拔5500米, 喀喇昆侖山6000米;而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K2,和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不偏不倚,夾在正當中。
帕米爾高原的地理位置
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不僅是萬山之結(jié),更是萬水之源。以薩雷闊勒嶺為界,嶺東是塔里木河水系,如葉爾羌河和喀什噶爾河,孕育了整個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星星綠洲。嶺西是阿姆河水系,如瓦罕走廊中的噴赤河,孕育了中亞沙漠中富饒的兩河綠洲文明(另一條為錫爾河)。
以喀喇昆侖山為界,山北還是塔里木河水系,如和田河,車爾臣河;山南是印度河水系。
群山擠在一方空間內(nèi),山與山之間形成狹長的河谷(如蓋孜峽谷,木吉鄉(xiāng)盆地)。山頂或是達坂(即山口,如紅其拉甫,明鐵蓋),或是寬闊平坦的平原——塔吉克語稱為“帕“。帕米爾高原有八帕,散布在我國與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之間,是帕米爾高原最優(yōu)良的牧場。八帕的每個名字都聽者拗口,您只需要記得一處,即塔什庫爾干縣所在的塔克敦巴什帕米爾。
可是這些都不重要。與帕米爾的歷史相比。
如果沒有帕米爾高原,絲綢之路大概只會存在于博望侯張騫的理想國中。
西漢初的張騫,公元前140年,展開首次西域探險旅行,攜妻帶子逃出匈奴汗帳,尋尋覓覓中攀上塔什庫爾干縣,翻越帕米爾,來到中亞兩河地區(qū),找到了大夏國和大月氏人,大宛和康居。東漢時的班超,駐守喀什附近的盤橐城18年,后受封定遠侯,統(tǒng)領(lǐng)整座西域都護府。
西漢絲路圖
兩漢時期,絲綢之路雖在敦煌分南北道,但兩道會師于塔什庫爾干縣,然后有三個選擇。一是翻越海拔5200米的托克滿蘇達坂去達北方的康居(今烏茲別克斯坦)和大宛(今土庫曼斯坦)。
二是翻越海拔4700米的明鐵蓋達坂和4750米的紅其拉甫達坂,去到古代罽賓國(今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和大月氏國東部(今巴基斯坦北部),再進入南方的天竺(今印度)。
三是翻海拔4923米的瓦罕吉爾達坂,進入瓦罕走廊(今阿富汗瓦罕地區(qū)),經(jīng)大月氏征服的大夏國(阿姆河流域),到古代西方的安息國(今伊朗)。
絲路南北兩道路線圖
反過來,印度北部罽賓國的佛教徒,在2000年前,沿著帕米爾山間常年暴雪的瓦罕走廊,登上明鐵蓋達坂,將小乘佛法和希臘風格的犍陀羅藝術(shù),撒向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城邦。與高原最親近的疏勒國(今喀什),和于闐國(今于田),成為史書中知名的西域佛國。
東晉高僧法顯,北魏僧侶宋云和惠生,還有更知名的唐代玄奘,無不取道帕米爾高原,去往西天印度,拜佛求經(jīng)。
20世紀初,中亞地理考古大發(fā)現(xiàn)的熱潮中,斯文赫定和斯坦因,作為法顯和玄奘的鐵桿粉絲,執(zhí)拗選擇追隨二圣的足跡,從明鐵蓋達坂踏上帕米爾高原,并在各自的書中反復描述攀越之搏命,與面對萬山之祖時,人生開掛般的心情。
而上面,僅僅是帕米爾高原歷史房間的一個角落。
帕米爾高原到底隱藏了多少秘密呢?
那要從一個拜火教遺址說起。
拜火教遺址拜火教的正名為祆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由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波斯人瑣羅亞斯德(公元前62 8一前5 51 年,距今2600年前) 創(chuàng)立。襖教奉《阿維斯塔》為經(jīng)典, 認阿胡拉·馬茲達(Mazda,對就是那個汽車品牌)是最高主神,基本教義是善惡二元。因為瑣羅亞斯德教崇拜光明和火神,東羅馬人稱其為“ 拜火教” ; 中國史籍稱之為火襖教。
拜火教標志
瑣羅亞斯德本人為傳播襖教浪跡天涯, 最后在帕米爾高原腳下的大夏國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大夏臣民率先板依襖教,使這一宗教得以推廣。2500年前的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及后來的薩珊波斯先后亦奉襖教為國教。
拜火教不為人知的一個秘密是它的墓葬方式:天葬和火葬。天葬,在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筆下,被描述為“波斯人暴棄王族尸體,以供鷹犬,方可埋葬“。
你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天葬,和遠在德國的希特勒。西方史學家認為古波斯人是雅利安人,而藏族與古波斯人分享相同的墓葬方式。通常,墓葬制式代表著特定文化傳承,不輕易改變。希特勒去青藏高原尋找雅利安人真不是拍拍腦袋而已。
曲曼村拜火教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