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時間排版了~湊合看吧)
看過我前面文章的小伙伴知道我已經換了工作,在新公司也完成了運營的首秀,這次的運營工作可以說是極為艱辛。
第一天入職,第二天就要主導一場運營活動,說起來還是有點膽戰心驚。不過,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鳥,這個時候慫了就不好了。
于是,硬著腰桿也要上!
(此處省略3000字)
最終還是取到了不錯的成績,這次的工作和我之前的運營方式以及思考結合起來,在這里不能講工作中的內容,可能會違規~
背景就說這么多,接下來就要來硬貨了~
你在工作中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團隊終于盼來了一個做運營的人,第一場仗一定是硬仗。所有的流程和資源暫時還不具備,內部溝通機制也不清楚,第一次的運營活動基本上都是趟坑,然后在后面的工作中避開。
如果有一個老大罩著你,你要開心了,至少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
如果,還沒有任何的運營資源的積累下,如何把當前的工作做好,也不要擔心,我覺得這三層運營體系可以涵蓋你在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運營工作需求。
今天我們先來分享第一個層面的立體化運營,暫時稱作三層運營體系吧~
當然,后面還有會第二個層面和第三層的立體化運營。第二層面的運營方式偏向從全局看待運營,第三層的運營體系,更多偏向內部的戰略方向。
由于,我最近忙于一件神秘的事情,暫時不能一篇文章把三層運營體系完全的寫完,估計是一篇大連載,忙啥暫時還不能告訴你,等元旦之后就可以公之于眾了。
第一層運營體系
第一層運營體系偏向于一場活動,一個產品的落地化方案,在這個過程中你更要注重:方案的可執行度、方案的時間周期、方案資源的到位、內部團隊的合作方式。簡單總結這四個方面。
可執行度
運營的方案最怕什么?方案不能落地,這個層面更要看你對產品、對業務、對用戶的理解程度,也看你對運營的預估,基本上可以看到一個運營人的基本功。
可執行度特別注重:細節、細節、細節!
當然,運營不能把所有細節想到位,但是致命的地方必須想到位
比如:你策劃了一場活動,活動的規則是用戶痛苦前置,把所有用戶需要操作的內容都放在第一步,用戶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就會很低,活動的成功可能性不大。這就是隱藏在用戶行為和心理中的原理,必須遵循痛苦后置。
越是這種細節的內容,對于活動的打擊越致命。
活動中的一些規則介紹,寫的花里胡哨,長篇大論,用戶看的頭昏腦漲,自己執行起來也不能完全到位。用戶掰著計算機都算不明白的活動,參與性低很多。
往年的雙十一,大家熬夜在0點搶購。大家知道活動規則很簡單,打折,買就是比平時便宜。現在的雙十一,大家購物的積極性明顯的降低,身邊人越來越不愿意在0點搶購(有可能我身邊的人年紀都大了),最主要原因,現在的規則太復雜,為了湊夠購物津貼,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參與的門檻明顯提高。
規則可以有趣味性,趣味性絕不是用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搞不明白啥情況。
如果你不是財大氣粗,用戶滾滾,這種要命的活動還是不要搞了,出力不討好,還不一定出效果。
可執行度還要緊貼產品能力
判斷當前產品所處的階段,能不能禁得起你折騰,別一場運營計劃下來,把自己的產品給折騰死了。我之前就犯過這樣的錯誤,用力過猛,拉高了用戶的預期,用戶后期口碑很差。
產品的四個階段牢記在心,在每個階段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難的事情。
根據產品能力和當前的訴求做運營計劃。如果你的產品還不成熟,避免大面積的push用戶,還是驗證PMF、積累原始用戶靠譜。
量力而行
團隊沒錢、沒人就不要搞驚天地泣鬼神的計劃,一通計劃就能把公司拉到納斯達克上市?根據你們的當前現狀,比如:人少、沒獎品,就做一些規模小的運營計劃,逐步向前走。
計劃做的太過假大空,最后不能落地,也是一個笑話,就真成了紙上談兵了。
方案周期
第一階段的計劃注重把當前的工作做好,把手頭的任務做好。所以方案的周期沒必要太長,有的小伙伴有著雄心壯志的思想,上來就做了三年規劃,五年目標。
計劃規劃的過長,容易成為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方案周期聚焦把當前事情做好,一般是三個月或者半年的規劃,并且在規劃完之后,可以踏實的執行下去。
資源、資源
資源不到位,一切都白費。
任何的運營計劃都要根據你口袋里有多少毛爺爺決定,比如:策劃廣告投放渠道,通過廣告投放獲客,CAC的成本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以及獲客的規模。
即使是策劃運營活動,獎品、用戶規模等都是要考慮在內的問題,在這個框架之內,在考慮方案的可行性。
內部合作
任何的運營活動都離不開內部同事的支持,離開了產品團隊、客服團隊、研發團隊等,運營也不能發揮出太大的價值,通過小規模的運營,鍛煉內部的合作方式與合作機制。
通過小的戰役,不斷磨練團隊,在硬仗之前才不至于慌張。
內部的合作就離不開標準和流程,特別是B端的運營,缺少了內部的這些必須要有的內容,內部合作就容易一團糟,會造成大規模的資源浪費。
用一場活動、一次運營計劃,梳理內部的合作方案,在未來,才能去構建第二層面的運營內容。
第一層級的運營體系,著重于落地執行的方案,在落地中考慮必備內容之后,還要考慮細節、細節、細節!只有細節到位,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
張沐的新書《運營思維:全方位構建運營人員能力體系》已經在京東、當當平臺可以購買,可以私聊我獲取簽名版。
積累了7年的產品運營實操經驗,期間經歷過從小公司到中型公司、從To C到To B的產品運營工作,主導過從0到1的產品,深知不同類型產品在不同階段的運營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