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運營的概念很寬泛,不論是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行業都需要運營崗位。我對運營的理解是,計劃,統籌,協調,管理各方面事物,以達到工作流程或者項目的正常運作。
到這里我們談的都是和互聯網有關的運營工作,這個運營的對象可以是標配的雙微一抖,一個app, 一個電商平臺,一個小程序,也可以是路邊的一家生鮮店,甚至是一個小吃攤。
就互聯網公司的職位來說,運營可以粗略分為3大塊:技術崗,產品崗,運營崗。
如果要把運營崗按日常工作來細分的話,大多分為以下幾種職能。
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數據運營,產品運營。
具體的崗位抬頭可能是(有遺漏的幫我補充下哈)
新媒體編輯:收集相關選題,整理編排創作內容,維護平臺發文進度,文案支持。
新媒體運營:軟文營銷,多平臺內容創作,引流
新媒體商務:KOL維護及拓展,多平臺資源對接,洽談和跟進。
社群專員:維護社群,客戶服務,進行用戶的留存和轉化。
活動策劃專員:設計階段性活動,增加粉絲粘性,可以是裂變或者轉化活動。
數據分析專員:根據后臺數據,整理歸納出推廣方案。
1.流程化思維:一個優秀的運營和一個普通運營之間會存在一個核心差別,就是優秀的運營拿到一個問題后,會先回歸到流程,先把整個問題的流程梳理出來,然后再從流程中去尋找解決方案。而普通運營一般拍腦袋給出方案。梳理出一個活動的各個環節,設定好每個環節分別需要做的一些細節。
對于一個優秀運營來說,拿到一個問題一定會遵循這樣3個步驟來思考和解決問題(1)界定清楚我想到的目標和結果;(2)梳理清楚,這個問題從起始到結束的全流程是怎樣的,會經歷哪些主要的環節;(3)在每個環節上,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給用戶創造一些不同的體驗,以有助于我們最終達成期望實現的結果。
2.精細化思維:一個優秀的運營,很多時候真的是通過大量的細節和瑣事,最后堆砌出來了一個神奇的產出。也正因為如此,一個優秀的運營,需要具備很強的精細化思維和精細化管理能力。即,你必須將一個大問題拆解為無數細小的執行細節,并且做到對所有細節的執行能夠掌控。
3.杠桿化思維:一個優秀的運營,你總需要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以此作為一個核心杠桿去調動更多的事情和成果發生。如先搞定一批種子用戶,引發更多用戶參與。
4.生態化思維:很多時候運營在做的事,就像是攢一個“局”,即,設計或假想出來一個最終可以拉動N多人一起參與一起玩一起嗨的事情,并一步步去讓這個事情從假想變得落地。破局就是找到流量入口,讓N多人參與的解決方法。
小點講,邀請幾個重量級嘉賓搞定一個非常牛的活動,大到讓一個產品和數千萬用戶之間可以水乳交融的和諧并存。
無論小“局”還是大“局”,組局的關鍵,總是在于你要能夠一一界定清楚,局內各方的價值供給關系,并在其中穿針引線,優先引入某種較為稀缺的價值,從而逐步讓各方間的價值共計關系從最初的假想一點點變為確立。
比如上新一款新產品,讓一些稀缺資源,即大V作為優先體驗用戶,進而通過大V的口碑以及個人魅力,吸引更多用戶進入體驗。如,知乎一開始讓李開復等體驗使用,創立知乎體
所以穿針引線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能夠找到一個點,實現“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