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川貝母
神農本草經》,列入中品。陶弘景曰:“形如聚貝子,故名貝母”。蘇恭曰:“其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采之良,........出潤州、荊州、襄州者最佳”。《本草綱目拾遺》將川貝與浙貝名確分開,謂川貝味甘而補,內傷久咳以川貝為宜。

分類

  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后者習稱“爐貝”。

松貝

  因其過去集散于四川松潘縣附近,所以稱為松貝。本品外形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 
  

徑0.3~0.9cm。因其如豆如珠,又稱“珍珠貝”、“米貝”。表面類白色,外有鱗瓣2枚,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稱“懷中抱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或小鱗葉1~2枚;頂端閉合,稍尖或鈍圓,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鱗莖盤,偶有殘存須根,習稱“蒜泥點”或“蒜泥蒂”。質地堅硬且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青貝

  因其過去集散于四川青川縣附近故稱青貝。本品類扁球形,高0.4~1.4cm,直徑0.4~1.6cm。外層兩枚鱗瓣大小形態相近,相對抱合,在頂端形成裂口。鱗瓣內有心芽和小鱗葉2~3枚及細圓柱形的殘莖,底部鈍圓。氣微,味微苦。

爐貝

  因其集散于打劍爐故名之。本品外形呈長圓錐形,高0.7~2.5cm,直徑0.5~2.5cm,在川貝中個體最大。外表類白色或淺黃棕色,有的具棕色斑點,俗稱“虎皮斑”。外層兩枚鱗瓣,大小相近,在頂端形成略尖的裂口,內有小鱗葉及心芽。質地不如上兩種川貝堅實,斷面較粗糙。氣微,味微苦。

原植物

暗紫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百合科 Liliaceae
   
  

漿

別名:松貝母、烏花貝母。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多年生草本,高15~25cm。鱗莖球形或圓錐形。莖直立,無毛,綠色或暗紫色。 葉除最下部為對生外,均為互生或近于對生,無柄;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6~6.5cm,寬3~7mm,先端急尖。花單生于莖頂;深紫色,略有黃褐色小方格,有葉狀苞片1,花被片6,長2.5~2.7cm,外輪3片近長圓形,寬6~9mm,內輪3片倒卵狀長圓形,寬10~13mm,蜜腺窩不很明顯;雄蕊6,花藥近基著,花絲有時密被小乳突;柱頭3裂,裂片外展,長0.5~1(~1.5)mm。蒴果長圓形,具6棱,棱上有寬約1mm的窄翅。花期6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
  四川若爾蓋、小金縣、南川等縣有少量栽培。

川貝母

  別名:卷葉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百合科 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態變化較大。鱗莖卵圓形。葉通常對生, 少數在中部兼有互生或輪生,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花單生莖頂,紫紅色,有淺綠色的小方格斑紋,方格斑紋的多少,也有很大變化,有的花的色澤可以從紫色逐漸過渡到淡黃綠色,具紫色斑紋;葉狀苞片3,先端稍卷曲;花被片6,長3~4cm,外輪3片寬1~1.4cm,內輪3片寬可達1.8cm, 蜜腺窩在背面明顯凸出;柱頭裂片長3~5mm。蒴果棱上具寬1~1.5mm的窄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于林中、灌叢下、草地、河灘、山谷等濕地或巖縫中。
  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區。

甘肅貝母

  別名: 岷貝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百合花 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高20~30(~45)cm。鱗莖圓錐形。莖最下部的2片葉通常對生,向上漸為互生;葉線形,長3.5~7.5cm,寬3~4mm,先端通常不卷曲。單花頂生,稀為2花,淺黃色, 有黑紫色斑點;葉狀苞片1,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被片6,長2~3cm,蜜腺窩不明顯;雄蕊6,花絲除頂端外密被乳頭狀突起;柱頭裂片通常很短,長不到1mm,極少達2mm。 蒴果棱上具寬約1mm的窄翅。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2800~4400m的灌木叢中或草地上。
  分布于甘肅、四川和青海等省。

棱砂貝母

  別名:爐貝、德氏貝母、阿皮卡(西藏)、雪山貝(云南)。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百合科 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高20~30(~40)cm。鱗莖長卵形。葉互生,較緊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1/3處,葉片窄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2~7cm,寬1~3cm,先端不卷曲。單花頂生,淺黃色, 具紅褐色斑點;外輪花被片長3.2~4.5cm,寬1.2~1.5cm,內輪花被片比外輪的稍長而寬;雄蕊6; 柱頭裂片長約1mm。蒴果棱上的翅寬約1mm,縮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海拔3000~4700m的流砂灘上的巖石縫隙中。
  分布于四川、云南、青海和西藏等省區。

采制

  挖季節因地而異,西北地區多在雪融后上山采挖; 青海一帶一般在7月采挖;四川、云南及甘肅地區約在5月間采挖。挖出后,洗凈,用礬水擦去外皮;亦有用鹽水浸泡后曬干或用木炭烘焙至干,然后用硫黃熏后再曬干。

功能

  暗紫貝母Bu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 主產于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 本品是商品川貝母的主要來 
  

源。主銷華東、華南地區并出口。川貝母 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主產于西藏南部至東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本品是商品川貝母的主要來源之一。主銷華東、華南地區和部分出口。甘肅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przewalskii 主產于甘肅南部、 青海東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部。梭砂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delavayi 產于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德格等地者,色白、質實、粒勻,稱白爐貝;產于昌都、四川巴塘和云南西部者,多黃色,粒大,質松, 稱黃爐貝,因具虎皮黃色,亦稱虎皮貝,過去集散于打箭爐(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縣),故名爐貝。主銷華北。
  【性味】性涼,甘平
  【歸經】入肺經、胃經
  【功效】潤肺止咳 化痰平喘,清熱化痰
  【主治】
  【 用法】
  1、梨(水果)切片,川貝要砸成粉末,放在水里然后倒入川貝一起煮,煮30-40分鐘就好了,把梨和湯一起喝了,最好加點冰糖或者蜂蜜,(因為冰糖是涼性的,蜂蜜本來就有潤肺的作用)
  2、用紅梨,把紅梨的頂去掉把川貝放進去再蓋上,配白茅根30克,陳皮15克一起煮,等梨燉好了一起把梨和川貝一起吃掉,把藥汁一起喝了。
  3、川貝取粉直接白開水送服。
  4、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可以在發作之前把川貝+蛤蚧+西洋參打粉裝膠囊預防。效果不錯啊
  5、用蘋果,去掉蘋果頂部,在把蘋果的心挖掉,然后放入川貝和冰糖,在放到水中煮熟,熟后一起飲用。

藥理

  川貝母是常用中藥,傳統的功效是潤肺、止咳、化痰,而且自古至今用藥只取其地下鱗莖。通過現代藥理作用的研究,已發現其臨床應用的新方向;通過對代用品及微量元素的研究,對解決自然資源匱乏、擴大藥用來源有著積極的意義。
  1.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1)鎮咳作用 川貝母具有鎮咳作用。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實驗,組織培養川貝和野生川貝,3.0g/kg灌胃,30分鐘時鎮咳作用最強,止咳率大于50%,1小時后作用開始下降,直至2小時仍有顯著作用;按1.5g/kg及3.0g/kg給藥,止咳效果隨劑量加大而增強。組織培養川貝與商品川貝具有相似的止咳化痰效果。
  川貝母總生物堿及非生物堿部分,經口給藥,每鼠0.25~0.5mg,均有明顯鎮咳效果。自川西北地區野生及栽培的暗紫貝母中提出的總生物堿和貝母皂甙Ⅰ、Ⅱ、Ⅲ號,采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實驗,生物堿未見鎮咳作用;貝母皂甙Ⅱ號0.2g/kg灌胃,可明顯延長小鼠咳嗽的潛伏期,表現鎮咳效應。
  另有學者用戊巴比妥鈉15mg/kg及苯巴比妥鈉75mg/kg給貓混合腹腔麻醉,電刺激喉上神經引出典型而穩定的咳嗽反應,經腹腔注射皖貝的醇提物4g/kg(生藥),每隔20分鐘按原條件刺激。結果顯示,用藥后貓的咳嗽強度和咳嗽次數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60分鐘產生顯著的鎮咳作用,持續2~3小時。皖貝與川貝比較,兩者鎮咳作用無顯著差異;而皖貝與浙貝比較,前者的鎮咳作用明顯優于后者。故皖貝可作川貝的代用品。
  (2)祛痰作用 實驗研究表明,家種、野生、組織培養的川貝均有明顯的祛痰作用。采用小鼠酚紅排泌 
  

法實驗,家種及野生川貝母200%流浸膏25ml/kg,川貝母生物堿11.3mg/kg及貝母皂甙Ⅰ~Ⅲ號0.5mg/kg,均有較明顯祛痰效果,其中以生物堿和皂甙Ⅲ號的作用較強。給小鼠腹腔注射3.9g/kg組培川貝和野生貝母水劑,也同樣具有祛痰作用,給藥后1小時為作用峰值,2小時后作用下降,按1.5g/kg及3.0g/kg給藥,其祛痰效果隨劑量加大而增強。
  給予大鼠皖貝醇提物15g/kg(生藥)灌胃或總甙26mg/kg口服,結果表明,給藥后呼吸道分泌量顯著增加,總甙最小有效量為12mg/kg,最大有效量為59mg/kg,在此范圍祛痰效應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強。
  2.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川貝堿具有降壓作用。給靜脈注射川貝堿4.2mg/kg可產生持久性血壓下降并伴以短暫的呼吸抑制;西貝堿對麻醉犬也有降壓作用;貝母堿及貝母堿寧極少量時可使血壓上升。大量生物堿可致血壓下降。
  3.抗菌作用
  川貝有一定的抗菌作用。2mg/l濃度時,能抑制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繁殖。川貝母堿水浸劑(1∶25)在試管內對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
  4.毒副作用
  (1)急性毒性 皖貝母醇提物0.12mg/kg給貓腹腔注射,觀察呼吸、血壓及心電圖均無異常改變。給予大、小鼠皖貝醇提物(或皖貝粉混懸液,相當于臨床量的120倍)12g/kg灌胃,觀察7天,結果大、小鼠全部活動如常,毛色、進食均在正常范圍。小鼠皖貝醇提物灌胃最小致死量為40g/kg,為臨床用藥量的300多倍。
  (2)長期毒性試驗 豚鼠9只,家兔4只,用皖貝醇提物6g/kg連續灌胃20天,對氣管、心、肝、肺、腎、腦、食管、胃腸、胰及腎上腺等作常規病理切片檢查,見氣管及支氣管粘膜中杯狀細胞大量增生肥大,管腔中的分泌物明顯稀薄,其他臟器均未見異常變化。

鑒別

  川貝母是一味名貴中藥材。藥用始載于明代的《滇南本草》一書。其主要功用適用于外感風熱咳嗽、肺虛久咳、痰少咽燥等癥的良藥。由于其療效卓著,藥用需求量大,就有人用偽品來冒充川貝,因此必須認真加以識別其真偽。
  川貝母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種較多,可分為松貝、青貝、爐貝三種規格,其藥材性狀各有所區別。

松貝

  呈卵圓形,顆粒大小均勻,直徑一般不超過1厘米。頂端稍尖、閉口。底部平,能直立放穩。外層兩鱗片大小懸殊,小鱗片被包在心臟形的大鱗片內,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稱“懷中抱月”。外表純白色,有光澤。質地硬脆,粉性足。
  青貝:呈扁球形,外層兩鱗片大小相近。頂端開口,內有小鱗片數枚,顆粒多歪斜,不能直立放穩。外表呈淺黃白色,質地較松貝疏松,粉性。
  爐貝:多呈棱形或圓錐形,顆粒大,形似馬牙狀,故俗稱“馬牙嘴”。質脆、粉性。這三種貝母均氣微、味微苦。

偽品川貝

  (1)山慈姑:又名土貝母、草貝母,外形與川貝母相似,但基部呈臍狀凹入,有須根莖。表面呈黃白色 
  

()

或黃棕色。光滑,不分瓣。質堅硬難折,斷面角質。氣微弱,味極苦而辛。本品含秋水仙堿,系有毒草藥,內服過量可使中樞神經麻痹而死亡。中醫多外用冶癰腫、瘰和關節炎等癥,與川貝母的止咳化痰,清熱散結不同。
  (2)光慈姑:亦名光姑子,藥材呈圓錐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平,中央凹入。不分瓣。顆粒較松貝稍大。表面呈黃白色或淺棕色,光滑。一側有條縱溝到頂端。質硬而脆。斷面白色,粉性,內有一圓錐形心。氣微,味淡。

湖北貝母

  為百合科湖北貝母的干燥鱗莖,又稱板貝。本品呈扁圓球形,高0.8~2.2cm,直徑0.8~3.5cm,表面類白色至淡棕色,外層有鱗瓣2枚,肥厚,略呈腎形,或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頂端閉合或開裂。內有鱗葉2~6枚及干縮的殘莖。基部內陷呈窩狀,殘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數須根。外層單瓣鱗葉呈元寶形,長2.5~3.2cm,直徑1.8~2cm。質脆,斷面類白色,富粉性。氣微,味苦。

平貝

  為百合科平貝母的干燥鱗莖。商品多來源于栽培,主產東北。本品外形扁球狀,形如算盤珠,高0.5~1cm,直徑0.6~2cm 。表面乳白色或淡黃白色,外層有鱗葉兩瓣,肥厚飽滿,大小相近或一片較大,互相抱合,頂端微平或微凹入,稍開裂。中央鱗片小,質堅實而脆,富粉性。平貝與川貝最大的區別在于平貝較川貝大,扁平不圓,色常不白,味苦。近來有用小粒平貝充松貝者,其直徑僅約0.5cm,呈圓錐形,形似松貝,但頂端較圓,鱗葉兩瓣大小亦極懸殊,大抱小,但小鱗葉僅呈米粒樣,只在中部顯現,多不到基部(不似松貝之懷中抱月形)。味苦。

伊貝

  為百合科新疆貝母或伊犁貝母的干燥鱗莖。新疆貝母為扁球形,高0.5~1.5cm。表面類白色,光滑。外層鱗葉2瓣,月牙形,肥厚,大小相近而緊靠。頂端平展而開裂,基部鈍圓,內有較大的鱗葉及殘莖、心芽各1枚。質硬而脆,斷面白色,粉性。本品常混作青貝,應注意鑒別。伊犁貝母呈圓錐形,較大,表面稍粗糙,淡黃白色。外層鱗葉心臟形,肥大,一片較大,或近等大,抱合。頂端稍尖,少有開裂,基部微凹陷。
  總之,偽品川貝與川貝的外形相似,但它們的藥材性狀均呈整塊狀,不分瓣。這是識別川貝真偽之重要特征。

混偽品

  常見的川貝混偽品有一輪貝母、東貝母及草貝母等,鑒別要點如下。

一輪貝母

  本品呈扁球形,直徑約1cm。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外層鱗瓣多枚,肥厚,輪生,頂端開裂。中央有小鱗葉和心芽。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苦,有毒。

東貝母

  本品呈扁球形,直徑1~2.5cm,高1~1.5cm。表面類白色,外層兩枚鱗葉肥厚,對合,中央有皺縮的小鱗葉2~3片及干縮的殘莖。質實而脆,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氣微 ,味苦。

草貝母

  主產于四川和云南,即麗江山慈菇的球莖,俗稱為草貝母。有誤當貝母服用造成死亡的事故發生。球莖呈短圓錐形,高1~1.5cm,直徑0.8~2cm,頂端漸尖,底部呈臍狀凹入或平截。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光滑;一側有一處從基部伸至頂端的縱溝。質堅硬,斷面角質樣或略帶粉質,類白色或黃白色,味苦而麻,有大毒。
  綜上所述,松貝與青貝的明顯區別在于松貝的兩個鱗瓣大小懸殊而青貝的大小相近;爐貝個體最大,呈長圓錐形,色顯黃白,或有“虎皮斑”。川貝均以質堅實,粉性足,色白者為佳。另外,一輪貝母及草貝母均有毒,須格外注意。

產銷

  暗紫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 主產于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 本品是商品川貝母的主要來源。主銷華東、華南地區并出口。
  川貝母 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主產于西藏南部至東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本品是商品川貝母的主要來源之一。主銷華東、華南地區和部分出口。
  甘肅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przewalskii 主產于甘肅南部、 青海東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部。
  梭砂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delavayi 產于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德格等地,色白、質實、粒勻,稱白爐貝;產于昌都、四川巴塘和云南西部者,多黃色,粒大,質松, 稱黃爐貝,因具虎皮黃色,亦稱虎皮貝,過去集散于打箭爐(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縣), 故名爐貝。主銷華北。

市場

  川貝母商品主要來源于野生資源。新中國成立后,列為國家計劃管理品種。由中國藥材公司統一管理,1985年改為國家指導性計劃品種,以后則由市場調節產銷。為了適應醫療和市場需要,在利用野生資源的同時,進行了野生變家種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規模的生產能力。市場供應比較緊缺,屬于不能滿足需求的品種。
  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于川貝母野生資源較多,收購增長較快,這個時期是供大于求。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收購與銷售均有所下降。60年代中期,隨著農、副業生產的恢復及發展,川貝的購、銷迅速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年產30多萬千克、銷30萬千克)。70年代至80年代,資源缺少的問題就較為明顯,收購與銷售均有較大幅度下降。據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統計,川貝母野生蘊藏量約100萬公斤,多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采挖困難,加之家種區域性強,生產規模小,所以短期內還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川貝母是止咳化痰的良藥,中醫處方用量相當大。以川貝母為原料生產的中成藥達100種以上,尤其近20年開發的川貝枇杷露、川貝止咳糖漿、蛇膽川貝液等川貝母制劑,服用方便,比較受歡迎。川貝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創匯率較高。隨著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藥用量必將進一步增加。目前,家種川貝母已奠定了初步的生產基礎,掌握了一定的栽培技術。因此市場的開發前景比較好。
  但是,在川貝母的生產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野生資源過度采挖,資源迅速減少;種植技術難度較大,成本較高,生產周期長,發展緩慢。因此,對野生資源要合理開發利用,要認真執行"森林法"、"草原法"、"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加強對野生資源的護育。在四川、青海、甘肅、西藏等適宜區域,要大力發展家種川貝母生產,做好技術推廣和指導工作,盡快形成商品生產能力,增加藥源,以適應醫療市場需要。
  伊貝母醫療作用與川貝母相近,在川貝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伊貝供應也顯不足。建國以來,生產有所發展,但產不足銷,供應一直緊張。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由于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伊貝產量是最低的時期。之后隨著國民經濟的好轉,伊貝購銷也隨之增長,1970年收購近10萬千克。自然資源的增長較慢,為滿足市場需求,60年代新疆開始野生變家種研究,以后河北、內蒙古引種成功,改變了過去完全依賴野生的狀況,但家種面積小,生產發展緩慢。1985年后,在價格刺激下,上山采挖伊貝母的人員增多,伊貝的收購量也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市場供應。
  伊貝母抗逆性強,生長迅速,清肺化痰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野生資源少,現有野生蘊藏量約130萬千克;而且人工栽培發展緩慢,產量不大。因此,在對野生資源加強保護的同時,加強伊貝母的研究工作,開展伊貝母莖、葉、花綜合利用的研究,提高資源利用率。
  平貝母商品原來主要來源于野生資源,在野生變家種獲得成功后,產量逐年增加,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增長較快,成為商品主要來源,市場緊缺狀況有所緩和,但仍屬供應偏緊的品種。平貝母野生資源零星分散,采挖困難。自60年代野生變家種獲得成功后進展較快,70年代家種生產已初具規模,年產量在2~3萬千克,80年代以后產量明顯增加,年產5~6萬千克。
  平貝母在中醫臨床中用于治療氣管炎癰瘡等疾病,也用于配制復方貝母片、小兒牛黃清肺散等多種中成藥,用量較大。近年來還從平貝母的莖、葉、花、果中提取出具有鎮咳、化痰作用的生物堿,用以制成治療氣管炎的新藥,效果良好,展示了綜合利用的新途徑。平貝母年需要量約11萬千克,野生蘊藏量約25千克,每年栽培面積約2000畝,可見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食譜

川貝蜜糖燉雪梨

  主 料: 雪梨4個,川貝末6錢(約24克),蜜糖適量。
  做 法: 1、雪梨連皮洗凈,上部連蒂橫切,開成為蓋,梨下截去心,加入川貝末、蜜糖,蓋上連蒂的雪梨蓋,用牙簽封好。2、把梨放入燉盅,用中火燉約2小時即可食用。
  備 注: 秋燥季節,不妨多吃雪梨,能止咳化痰潤肺。如覺喉嚨癢,可加少許姜汁同燉。

川貝燉鷓鴣

  【原材料】鷓鴣3只(700克)、光雞300克、瘦肉200克、火腿30克、川貝母12克、桂圓肉20克、生姜2片
  【調味料】韭食鹽3克、雞精2克、味精4克、濃縮雞汁2克、花雕酒3克
  【制作過程】
  1、先把鷓鴣脫毛,開膛去內臟,光雞斬件,瘦肉切成粒,金華火腿切方粒,然后一同焯水去血污;
  2、把所有原材料裝入燉蠱,燉約4小時;
  3、將所有調味料放入燉好的湯中,調勻即可;
  4、準備:10分鐘,烹飪:4小時
  【特別提示】燙鷓鴣時水溫不要超過70℃,否則鷓鴣會脫皮。此菜能起到化痰、止咳、潤肺的功效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咳嗽了就喝點川貝糖漿止咳。然而,川貝類止咳藥有20多種,其組成成分不同,具體功效也會略有差異。上海黃浦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藥師劉文琴表示,由于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所以用川貝藥止咳也一定要對癥。
  
  劉文琴介紹,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的鱗莖,味甘苦、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散結的功效,主要用于風熱咳嗽。比如,小孩由于發熱引起的咳嗽比較適合用川貝,而中老年人由于冬季寒喘引起的咳嗽就不適用。
  
  以下根據添加成分的不同,介紹幾種最常用的川貝類止咳藥。
  
  川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川貝母和枇杷葉,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的功效,多用于由支氣管炎引起的陰虛咳嗽、咳痰不爽、咽干口燥等癥,此外,川貝枇杷膏對預防感冒也有一定的功效。
  
  蛇膽川貝枇杷膏則由名貴中藥蛇膽汁和川貝母等組成。其中,蛇膽汁清肺化痰,驅風鎮咳;川貝母清熱潤肺,止咳化痰;枇杷葉具有鎮咳、祛痰、平喘、抗炎、抑菌等作用。因此,蛇膽川貝枇杷膏不僅可以用于西醫上所指的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引起的咳嗽,還可用于因煙酒過多導致的喉癢干咳、咳痰不爽。而且蛇膽川貝枇杷膏氣味獨特、清涼潤喉、口感舒適,夏天時,還可以冰凍調成飲品服用。不過,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和糖尿病患者需要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有過敏體質的人也最好慎用。
  
  此外,川貝銀耳糖漿、川貝清肺糖漿、川貝雪梨糖漿等,也都是以川貝為主要原料的止咳類非處方藥,都具有養陰潤肺的功效,對肺熱咳嗽有很好的功效,但它們之間也有一些細微的區別。比如川貝銀耳糖漿里面含有銀耳成分,對于病后體虛造成的肺虛久咳、痰中帶血、心煩口渴等癥效果比較好。川貝清肺糖漿,除對肺熱咳嗽有效,還對風熱感冒有效。但不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及腹瀉者不適用,糖尿病患者和嬰兒也不建議使用。川貝雪梨糖漿,因為含有蔗糖成分,糖尿病患者同樣不能服用。
 
 
 
 
川貝母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種較多,可分為松貝、青貝、爐貝三種規格,其藥材性狀各有所區別。    
    松貝呈卵圓形,顆粒大小均勻,直徑一般不超過1厘米。頂端稍尖、閉口。底部平,能直立放穩。外層兩鱗片大小懸殊,小鱗片被包在心臟形的大鱗片內,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稱“懷中抱月”。外表純白色,有光澤。質地硬脆,粉性足。
    青貝:呈扁球形,外層兩鱗片大小相近。頂端開口,內有小鱗片數枚,顆粒多歪斜,不能直立放穩。外表呈淺黃白色,質地較松貝疏松,粉性。
    爐貝:多呈棱形或圓錐形,顆粒大,形似馬牙狀,故俗稱“馬牙嘴”。質脆、粉性。這三種貝母均氣微、味微苦。
    成分:主要有川貝堿、爐貝堿、白爐貝母堿等生物堿。

  性味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

  作用: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作為鎮咳祛痰的藥物,主要用于無痰或少痰的咳嗽,但川貝既能祛痰,又有抑制痰涎分泌之效,故痰多者也適用。臨床多用來治療肺結核、慢性氣管炎等的咳嗽癥狀。對寒濕而致的痰飲咳嗽,川貝效果不佳。
 
 
 
 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的鱗莖,味甘苦、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散結的功效,主要用于風熱咳嗽。比如,小孩由于發熱引起的咳嗽比較適合用川貝,而中老年人由于冬季寒喘引起的咳嗽就不適用。入肺經,就是說這種物質對肺的作用較強。

川貝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肺熱咳嗽和虛癆咳嗽。同時,由于味道不是很苦,可以作為食療使用。

川貝止咳藥物多適應癥要看清

由于川貝止咳效果好且藥性平和,故配伍在很多用于止咳的中成藥中治療各種類型的咳嗽。目前治療咳嗽的中成藥中含川貝的不下30種,而以“川貝”命名的藥也很多,較為常見的如:“川貝止咳糖漿”、“川貝枇杷糖漿”、“牛黃蛇膽川貝液”、“蛇膽川貝液”、“治咳川貝枇杷露”、“蜜煉川貝枇杷膏”等。

可以說,川貝類止咳藥最為百姓所接受,咳嗽了就喝點川貝止咳糖漿,成為很多人的經驗。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能用川貝類止咳藥治療,即便都是以川貝命名的中成藥,但由于組方和用量的不同,使用起來也是有所區別的。
像上面所提到的幾種以川貝命名的止咳藥大多用于熱癥咳嗽,如風熱咳嗽、燥熱咳嗽、肺火咳嗽。簡單的辨證方法是看痰的顏色和稀稠,熱癥咳嗽共同特點是咳出的痰稠色黃,而痰稀色白的寒癥咳嗽和虛癥咳嗽則不適宜,否則的話咳嗽癥狀不但不會好轉,甚至會雪上加霜,加重病情。

推薦食療

川貝蒸雪梨:大梨去核,裝入川貝、冰糖,蒸熟,可治療熱咳,慢性支氣管炎。冰糖,它的功效主要是用來調味,因為川貝母是很苦的。專家解釋說,這里治療的是熱癥,所以使用了冰糖。一般治療寒癥,比如痛經,就要用紅糖,紅糖是溫熱的。

川貝杏仁汁:將川貝6克、杏仁3克加水同煮(忌用鐵鍋),先武火燒沸,放入冰糖,用文火熬30分鐘即成,可治療小兒咳嗽痰鳴。

川貝粥:川貝粉1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煮至米開湯未稠時,把川貝粉調入粥中,改文火稍煮至粥稠即可。每日早晚溫服,治療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咳嗽氣喘等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川貝
77川貝母
農村這草藥1斤都要賣1000元,以前送人都不要,可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藥膳】——潤燥補肺湯(原創)
川貝與浙貝臨床應用類辨
川貝的功效與作用、藥用價值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福建省| 文成县| 三原县| 江北区| 扎鲁特旗| 吴桥县| 台东县| 龙州县| 金山区| 临汾市| 通许县| 孟连| 盘山县| 绥宁县| 腾冲县| 玉屏| 泰来县| 宁化县| 鹤山市| 乐业县| 金华市| 沾化县| 资源县| 桐梓县| 绥江县| 大新县| 临清市| 延寿县| 木兰县| 香港 | 蓬莱市| 久治县| 达尔| 剑川县| 元谋县| 福贡县| 遵义市| 四会市| 郴州市| 永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