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研究人員通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得出結論,更年期膽固醇值偏高的女性,如果采用服藥等方式來降低膽固醇,將增加罹患心肌梗塞的危險。然而男性則無此現象。因此,研究人員強調,應該重新認識現行的對更年期女性以服藥來降低膽固醇的醫療方法。
一般認為,血液中膽固醇過多,與動脈粥樣硬化有密切關系。多余的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日積月累會使血管失去彈性及收縮力,從而引發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等嚴重癥狀。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等。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動脈有保護作用,可以防止動脈硬化。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對人體健康有害。
日本脂肪攝入試驗研究會的研究人員從1993年開始,用長達6年的時間對約4.5萬人進行了臨床試驗調查。被調查者的年齡為35~70歲,其每100毫升血漿總膽固醇均在220毫克以上。研究人員讓他們服用抗高脂劑塞伐他汀(又稱舒降脂)以降低膽固醇含量,其中用藥的女性均在更年期絕經以后。臨床試驗期間統計,此前未患心肌梗塞等病癥者,男性約1.3萬人,女性約2.9萬人。研究人員對這些人的臨床試驗數據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女性的膽固醇含量達到200~219毫克者,其心肌梗塞的發病率最低。與此相比,膽固醇含量在180~199毫克者,心肌梗塞的發病率為前者的1.6倍。膽固醇含量降到179毫克以下者,發病率為200~219毫克組的2.5倍。調查也發現,男性則是隨著膽固醇含量的增多,心肌梗塞的發病率則越高,當膽固醇含量達240毫克以上時,發病率急劇上升。據此,研究人員指出,更年期女性要慎用服藥的方式來降低膽固醇。
摘自《家庭與生活報》2003.12.16 呂國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