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趣談之十一:紅豆杉——癌癥的最后防線
梅慶吉
1963年,美國化學家瓦尼和沃爾首次從一種生長在美國西部大森林中一種叫做太平洋杉樹皮和木材中分離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在篩選實驗中,瓦尼和沃爾發現紫杉醇粗提物對離體培養的鼠腫瘤細胞有很高活性,并開始分離這種活性成份。由于該活性成份在植物中含量極低,直到1971年,他們才同杜克大學的化學教授姆克法爾合作,分析確定了該活性成份的化學結構——一種四環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為“紫杉醇”。1989年,美國科學家成功從紅豆杉的莖皮中分離提取出了廣譜抗癌藥物——紫杉醇,并在臨床治療中獲得了成功。
紅豆杉
1992年,美國政府將紫杉醇專利轉讓給施貴寶公司,美國國家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正式批準其作為晚期卵巢癌、肺癌、子宮癌等抗癌藥物上市。該藥從申報到批準只用了5個月的時間,創造了美國新藥審批時間最短的記錄。紫杉醇的上市,立即使其成為全球性最熱點的抗癌新藥。
紅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獨特的抗癌機制和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細胞的繁殖、抑制腫瘤細胞的遷移,被公認是當今天然藥物領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質。尤其是對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療均獲得成功,治愈率達33%,有效率75%。用美國腫瘤研究所所長伯羅得的話說就是:紫杉醇是繼阿霉素、順鉑之后15年來,人類與各種癌癥相抗爭時,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藥物。從此人類在抗癌領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所以到目前為止以至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人類同癌癥做抗爭的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就是紫杉醇。
從紅豆杉的樹皮和樹葉中提煉出來的紫杉醇對多種晚期癌癥療效突出,被稱為“治療癌癥的最后一道防線”。
由于紅豆杉的特殊作用,引起了全世界對它的關注。美國的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聯合國總部都紛紛在門前栽種這種植物,在世博會中國館里,也見到了它的身影。人們都把它當成大熊貓一樣的寵物來對待。足見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紅豆杉到底是一種什么植物呢?這還得從遙遠的年代說起。
紅豆杉是古老的裸子植物中的一種,屬裸子植物門紅豆杉綱,是第四紀冰川之后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到現在,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250萬年。
紅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種多年生常綠喬木,小枝秋天變成黃綠色或淡紅褐色,葉子呈條形,雌雄異株,種子扁圓形。屬淺根性植物,主根不明顯而側根則很發達。枝葉茂盛,萌發力強,耐低寒,能耐-25℃的低溫。可高達30米,主干直徑可達一米。對生態環境要求高,生長條件近乎苛刻,對氣候條件要求嚴格,一般成樹要生長100-250年。因為它生長著與紅豆一樣的果實,故得名紅豆杉。
從全球范圍看,雖然紅豆杉在美國、加拿大、法國、印度、緬甸及中國都有分布,但亞洲的紅豆杉儲量最多。其中中國的紅豆杉儲量占全球儲量的一半以上,在全球的11個品種中中國就有5種,即:云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東北紅豆杉、中國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后一種為紅豆杉變種),分布于東北、華南和西南地區。
由于紅豆杉生長緩慢,天然更新能力差,造成原料來源緊缺,而人工種植的紅豆杉,10畝僅能提煉1公斤1%純度的紫杉醇。所以,致使高純度紫杉醇價格昂貴,每公斤要200萬元人民幣左右,是黃金價格的600倍。
由于利益的驅動,為野生紅豆杉帶來了近乎于滅頂之災。
1993年,由于利益的驅動,在云南麗江及云龍等地造成兩次大量非法砍伐紅豆杉樹的事件,大浩劫之后,紫杉醇的原料由此造成巨大損失,據有關部門統計,被剝下的樹皮總量可能超過200噸,其中相當一部分通過多種途徑流失到境外。
2000年春夏之交,滇西北林區又發生了一場空前瘋狂的紅豆杉樹皮收購戰,大量不法商人涌向林區,以每公斤1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的樹皮。這次的規模大得驚人,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內,山上就幾乎找不到一棵好樹了,數以萬計的生長了百年、千年的紅豆杉樹被剝皮后死亡。剝到后來,大樹少了,連手指粗的小樹都有人去剝。當地的許多老鄉認為,這一年剝掉的紅豆杉樹皮,比以前10年剝掉的加起來還多。
滇西紅豆杉的厄運
2000年9月,一個叫張春山的普米族農民來到昆明,向云南省各級部門和媒體反映,在他的家鄉,正在發生著驚人的毀林事件,在他的反映材料中這樣寫道:“在我的家鄉麗江魯甸,從今年初開始,山區的農民都不種地了,全都上山去剝紅豆杉的樹皮,有許多制藥廠到山野設點收購紅豆杉。一個農民趕匹馬進山,一天一夜可以掙200元左右。由于剝皮是在夜間秘密進行,在一些紅豆杉密集的林區,遠望剝皮人的電筒像鬼火一樣隱現。在林區的公路上,經??梢允暗綇拇筌嚿系粝聛淼募t豆杉樹皮。今年5月,我在林區里走訪了10多天,沿途見到了上萬棵被剝皮的紅豆杉樹。紅豆杉樹被剝皮后,樹葉漸漸變紅,遠望去就像天邊的紅云?!?/span>
經過這樣的浩劫,云南紅豆杉的消耗程度高達到80%。
目前,全球每年大約死于癌癥的病人在630萬人左右,僅美國、歐洲、日本每年就在400萬人左右。治療這些病人每年大約消耗1500-2500千克紫杉醇。一位研究紫杉醇的美國專家說,即使將世界上現有的紅豆杉全部砍伐,所提取的紫杉醇也只能挽救125000名癌癥患者的生命。
如何有效地保護和利用紅豆杉這一野生植物資源,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有識之士提出,紅豆杉資源的保護、新資源的培育和資源的合理利用是三角形的三個角,缺了任何一個角,這個三角形都不會穩定。保護是基礎,培育是方向,合理利用是目的。
為保護紅豆杉,各地警方對非法開采進行了嚴厲打擊。我國還建立了許多自然保護區,建立了不少培育基地,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解決紅豆杉的緊缺問題。
本文收入我的《植物大觀園》一書,該書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