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生活的日子久了,一些農村老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爛熟于心,這就是農村俗語能夠廣為流傳的原因,農村俗語雖然不見得有多么深奧,但是大多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教訓,其中的一部分就算放到今天,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農村各種各樣的俗語數不勝數,其中有一句叫做“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三人”,大家知道具體指什么嗎?
這幾年來,在外面打工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了一些錢財,日子也比以前富裕了不少,不過按這俗語來看,有錢之后有兩個地方最好不要去,分別是家鄉和娛樂場所。
農村有種說法叫做“窮不走親,富不回鄉”,就是因為一個人在富有之后,如果風風光光的回到家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例如很多原本關系一般的親戚鄰居,都會紛紛上門找你幫忙,這種忙一旦答應通常就是無止境的,如果他們得不到滿足,還會讓你的名聲受損,在這方面,大衣哥朱之文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才有了“富不回鄉”的說法。
另外,人在富有之后也不能頻繁地去一些娛樂場所,例如酒吧,賭場等等,這些地方如果只去一兩次還可以說是放松身心,如果一直沉溺其中,不僅會浪費大量的錢財,還會消磨人的心智,時間一長整個人都很難再變得積極向上。
至于“沒錢不求兩人”,是說一個人在窮困落魄,手頭緊張的時候,也最好別想著找兩種人幫忙,一種是關系不那么近的親戚,雖然親人一般來說都是我們的后盾和支持者,可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嫌貧愛富和不靠譜的親戚也不少,這樣的親情本來就比較脆弱,一旦涉及到金錢方面,關系還會受到直接影響。如果沒錢的時候找這種親戚幫忙,不僅起不到作用,反而會讓原本的親戚關系變得大不如前。
另外,農村還有這樣一種人,在你條件富裕的時候,他們經常會上趕著與你打交道甚至是巴結你,為的就是從中獲得好處,一旦你的處境變得不好,他們對待人的態度只會180度大轉彎,甚至還會落井下石,這種人就算是你在沒錢的時候,也不要去求他們幫忙,否則不僅是給自己找不痛快,還有可能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
以上就是對農村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的解釋,你覺得老祖宗們說的話有道理嗎?如果你對此還有其它的看法,歡迎在留言中和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