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新年過后,農村的生活也回歸到了平常,很多村民也早已離開了老家,前往各地打工上學去了。前不久,跟隨父母去親戚家參加婚禮,不得不感慨,農村真的是冷清了不少,記得兒時,每當有婚禮時,不僅是村里人山人海,親戚朋友都聚的很齊,可是在如今,即便是有結婚的,卻也顯得蕭瑟了幾分,而前來賀喜的親戚很多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在飯店定的酒席也沒有坐滿人!足見,留守在農村,閑來無事的村民不多了,也更趨向于老齡化。參加完婚禮回到村,和鄰居張大爺攀談了起來,他又問了我“啥時候喝你喜酒”,讓我很尷尬,也留下了句俗語“有錢莫娶放妻”,并問我,“你知道下半句是啥嗎?”在閑聊中,我了解了這句俗語的全部,大家看看這后半句有道理嗎?
俗語“有錢莫娶放妻”,在張大爺看來,“放妻”在舊社會是被休掉的婦人,為啥,很多人不愿娶“放妻”呢?在張大爺看來,過去休妻現象很罕見,除非是女子有不好的行為時,已經難以容忍了才會“休回鄉下”!對于張大爺說,“有錢不娶放妻”的原因有二,一是,婦人的品德有問題;二是、“寡婦門前是非多”,被休的婦人,更是成為焦點,很容易被一些人“編排”,自然不利于重組家庭的穩定!不過,在我看來,這句俗語的上半句,肯定是落伍了,在如今婚姻自由,大齡男青年結婚難,有人愿意嫁就很不錯了!
而俗語的下半句,“無怨不成夫婦”,在小編看來還蠻有道理的!兩人之間的怨恨,糾纏在一起,正如小夫妻般,整日“膩歪”在一起,也常會因為家庭瑣事而拌嘴,如同一對“冤家”一般!都說“千年才能修得共枕眠”,對于夫妻來說,在老農看待,前世的未盡情緣,相恨相交,糾纏不斷,雖然歷經前世,卻難修正果,只能在下一輩中,繼續糾纏,終究歷盡情節,終得圓滿!這也是所謂的“無怨不成夫婦”的含義!不過,對于老人的解釋,更有神話的含義,大家不必當真,不過,對于夫妻來說,本應相濡以沫,更應共同珍惜,萬不可一時意氣,勞燕分飛!
綜上所述,對于俗語“有錢莫娶放妻,無怨不成夫婦”,雖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道理,但是,夫妻之間相互扶持,更應真誠面對,萬不可讓猜忌由愛生恨,分道揚鑣!雖然婚姻自由,但是也不可兒戲,因為這不是兩個人的事,卻是兩個家庭的事!愿天下有情人,守住婚姻,終成眷屬!
更多三農信息,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呀,對于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農村俗語:“有錢莫娶放妻”,老祖宗留下的講究,下半句更是精華!你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