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不比現在,有長槍短炮一切都是高科技可以更精準去打擊敵人。那個時候主要就是冷兵器還有戰馬,而且比起人力最重中之重的就是糧草了,包括軍人還有馬匹的食物儲備。
一旦糧食儲備出現問題,那絕對是一件相當棘手的問題,以至于打仗的時候糧倉都是保密,就怕被發現斷絕了糧食供給,造成人員和馬匹的精神不濟的無畏減員。
官渡之戰就是這樣的,就是袁紹有著大批的悍將可是還是被弱于自己的曹操給一舉殲滅,就是因為曹操摸清了敵人軍糧的儲存地一把火燒了個干凈。
看歷史上的萬千王朝,保持人口還有糧食生產力的平衡,一直都是君王的心上憂愁,因為王朝建立和毀滅都在一朝一夕,每一位皇上都會儲存大量的糧食,一是擔心自然災害,能民眾出現糧食不濟的時候可以開倉賑災。
再一點就是為戰爭準備,因為一場戰爭要消耗的資源是非常龐大的。可是歷史上卻傳說有這樣一只特別的軍隊,他們不一樣之處就在于從不擔心糧食問題,甚至都沒有想過儲備糧食而是直接就出征上戰場,被人們稱為是歷史上最殘忍的一支軍隊了。
他們就是胡人,就是非中原人士的蒙古戈壁上的游牧民族,本身就是一個強悍生猛的民族。
秦朝時期一直被漢人稱之為匈奴,其中的羯族軍隊一般打仗的時候不講求什么策略戰術,而是選擇最直接的破城而入,然后屠城。
面對敵國的民眾也是采用最簡單的對待方式,除了女人其他人直接屠殺。
所以他們一般不會選擇帶糧食,因為在入侵的國家里面有的是自己需要的資源,這就是典型的以戰養戰的方式,而且被俘虜的女人們常常也是生不如死,她們晚上供士兵享樂,白天卻被殺了作為食物。
生于地域遼闊的平原,先進程度也比中原低,蠻荒未化,胡人本就帶著原祖的野性和狂妄,等這個地方消滅干凈之后就會向先一個目標殺過去。
這個羯族的首領石勒曾經是一個奴隸,從最底層人士一點一點爬上了最高層,他享受無限的權利帶給他的一切,他主張以戰養戰和掠奪一切包括女人,所以軍隊的士氣就是這樣被養起來的。
石勒的所作所為在中原開化的文化里面是很不可思議的,中原此刻已經是一個文明開放的階段了,縱使女人地位低下,但并非是一個工具的存在,再加上胡人三番五次的武力威脅和干擾,使得中原地區對胡人非常的排斥,甚至爆出了抵制羯族的口號。
其中最著名當屬是冉魏時期爆出的殺胡令,并且這樣的口令出現過三次,可見當時對胡人抵制的態度有多強硬。
漢族民族軍隊也是最強大的軍隊,多虧了乞活軍的支持,謹遵殺胡令將胡人的囂張氣焰硬是給掐滅了,這也讓中原在五胡亂華的時候有了一絲的喘息機會。
只是這樣的成果并沒有保持多久,在石勒的后代石虎的強烈打擊報復下,中原的危機越來越嚴重,一度成為了五胡亂華的最黑暗的時刻。
曾經存在的匈奴可是不僅讓中原人士心驚膽戰,更是在歐洲史上也是一個可怕的存在,也是歷史上少有的作為中華向外輸出戰爭的一個時期。
當然現在匈奴這個大部落已經不存在了,后人不是已經漢化要不就是已經在國外了,這些也不可考證了。
就是看影視資料描述的胡人形象也大都是五大三粗,滿臉橫肉的野蠻樣子,所以那個時候對中原的影響可是非常可怕的,畢竟當時匈奴想占領的可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