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形成只是腦血管閉塞的一種形式,通俗地講,就是凝血塊把血管堵住了。
在血流緩慢、血壓偏低的條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著在動脈的內膜形成血栓,稱之為腦血栓。多發生于50歲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腦血栓的形成原因
一:心源性
約占60%~75%,常見病因為慢性心房顫動,栓子主要來源是風濕性心瓣膜病、心內膜炎贅生物及附壁血栓脫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臟手術、心臟導管、二尖瓣脫垂和鈣化,先天性房室間隔缺損(靜脈反常栓子)等。
二:非心源性
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肺靜脈血栓或凝塊、骨折或手術時脂肪栓和氣栓、血管內治療時血凝塊或血栓脫落等;頸動脈纖維肌肉發育不良(女性多見);肺感染、敗血癥、腎病綜合征的高凝狀態等可引起腦血栓形成。
三:來源不明
約30%的腦血栓形成
腦血栓非常可怕,但是,它并不是悄無聲息的,一些身體癥狀會提示我們,腦血栓已經開始發生了。
腦血栓的7大前兆信號
1、近期出現手足麻木或軟弱無力,手中拿的物品忽然落地。
2、突然出現短暫的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
3、忽然失語,或吐字不清或說話困難,但“心里明白”(意識清楚)而且很快便恢復正常,不留任何痕跡。
4、時常頭暈,有的甚至突然暈倒在地,但又迅速清醒。
5、近期曾出現記憶障礙,尤其是記憶力明顯減退,乃至完全遺忘。
6、原因不明的智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問題感到費力,工作效率降低。
7、劇烈頭痛伴惡心、嘔吐。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千萬不要麻痹大意,盡管有些癥狀很快就會恢復,也應盡快到醫院查明病因,如進行CT,頸動脈超聲、血液黏稠度、免疫系統等檢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治療腦血栓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在患病之前就做好預防,盡量避免腦血栓的發生。
1、每周吃1~3次魚
魚富含Ω-3脂肪酸,能減少冠心病風,可降低血脂質,特別是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且會使血小板比較不會凝集,而有預防血栓形成引起之心臟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的作用。
2、每日1~2杯茶
多喝水有利于血管血液健康,可以防止血粘稠,幫助身體代謝出更多的垃圾毒素,喝水時候加點茶,效果加倍!
3、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暴飲、暴食。
要以低脂肪低熱量,低鹽飲食為主,并要有足夠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及微量元素。
飲食過量不利于健康,霉變的食品、腌制品、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衛生的要求,要減少。
5、按揉公孫穴,疏通血管
預防血管堵塞,平時常按揉公孫穴對疏通血管有幫助。
公孫,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足太陰之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沖脈。
血管堵塞可以常按揉公孫穴,可有健脾生血的功能,調節氣血盛衰,加強益氣活血,疏通血管的作用。
用雙手拇指指腹按壓公孫穴,按壓時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5到10分鐘,每日按摩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