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管顏青 編 / 干玎竹
【搜狐健康】過了40歲,你應該重點關注哪些體檢指標?近日,美國內分泌學會發布臨床實踐指南,指出40歲—75歲成年人應定期測量血壓、腰圍、空腹血脂和血糖,以便及早發現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楊進剛告訴搜狐健康,中國人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較高,但知曉率和控制率較低。例如,在我國超35歲人群中,血脂異常患病率為34.7%,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16.1%、7.8%和4%。另有研究表明,2013年,有10.9%的中國居民患糖尿病,而知曉率僅為36.5%。因此,該指南對改善我國成人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意義重大。
根據該指南的建議,40歲—75歲成年人應在就診時篩查與代謝風險相關的四項指標,包括血壓、腰圍、空腹血脂和血糖。其中,血糖水平應通過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來測量,并使用新的血液樣本進行第二次檢測以確認。
(1)血壓
對于收縮壓大于130毫末汞柱(mmHg) 或舒張壓大于80 mmHg(130/80 mmHg)且無高血壓病史的個人,建議每隔幾周觀察血壓是否升高;對于血壓大于130/80 mmHg和10年心血管疾病風險指數10%的患者,指南建議通過生活方式干預來降低血壓至低于130/80 mmHg,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上述所說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是一種評估未來10年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系數,是由美國心臟學會/美國心臟協會(ACC/AHA)發布的匯總隊列公式計算而來。個人可以登陸http://tools acc.org/ASCVD-Risk-Estimator來進行評估。公式中需要輸入性別、年齡、種族、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收縮期高血壓、吸煙、是否治療高血壓、是否患有糖尿病。
(2)腰圍
該指南建議,臨床醫生將測量腰圍作為臨床檢查的常規部分。白人、非洲人、西班牙人和美洲土著人的腰圍臨界值應為男性102厘米,女性88厘米。亞洲人群的腰圍的臨界值為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測腰圍的具體部位)
(3)空腹血脂
主要包括空腹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水平。根據2016 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所定義,甘油三酯大于或等于2.26 毫摩爾升(mmol/L)為高甘油三酯血癥;總膽固醇大于或等于6.22 mmol/L 為高膽固醇血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于1.04 mmol/L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大于或等于4.14 mmol/L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該指南建議,40歲—75歲的成年人,如果LDL-C大于或等于190毫克/分升(mg/dl),相當于4.9 mmol/L,建議采用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以降低50%的LDL-C。
(4)血糖
由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癥狀不明顯,建議定期監測血糖,及早發現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空腹血糖在6.1mmol/L -6.9 mmol/L之間,糖耐量2小時血糖在7.8 mmol/L—11.1 mmol/L之間的患者屬于空腹血糖受損。
該指南建議,對于有代謝風險但沒有糖尿病的個體,至少每年監測血糖以檢測新發糖尿病;對于糖尿病前期患者,應至少每年一次糖尿病的篩查,建議在藥物治療前采用改變生活方式降低血糖水平,包括健康飲食、減少久坐時間以及定期進行體育鍛煉。
參考資料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Primary Prevention of ASCVD and T2DM in Patients at Metabolic Risk: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https://academic.oup.com/jcem/article/104/9/3939/55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