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咬指甲,怎么制止都不聽……”爸媽們可別犯上述禁忌!小孩咬指甲有時候是心理焦慮或缺乏安全感,若在你的責備后不咬了,壓力反而沒有宣泄出口,正確改善方法其實應該這樣做!
孩子愛咬指甲,正常嗎?
嬰兒時期把手放在嘴里是很自然的反射,寶寶會通過吸吮、咀嚼、吞咽等口腔活動來得到滿足,等到過了口腔期(0-1.5歲),就會減少把手放到嘴里的行為。咬指甲的行為通常在3-4歲時開始出現,隨著年紀增長逐漸增加,到青少年時期達到高峰,接著逐漸減少。
咬指甲雖然看起來不雅觀,可基本上不會危害孩子的健康。父母需要花時間溫柔對待孩子,慢慢引導;除非是嚴重到咬出血、指甲感染、變形等情況,需要幫忙轉移動作、或者強制制止。
孩子愛咬指甲,背后原因代表…
根據許多觀察性質研究的結果發現,當孩子出現咬指甲的行為時,多半是在兩個時機點,一種是因為無聊,另一種是因為緊張。
1、無聊就想咬指甲(壞習慣)
孩子在沒事做、感覺無聊或饑餓的時候,愛把手指放在嘴巴,如果是這樣的情況,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只要改變孩子的習慣就可以了。
2、緊張、焦慮、缺乏安全感
另外,有大部分的孩子是在有壓力、緊張、焦慮、沒自信或缺乏安全感的時候,特別容易養成咬手指的習慣。這時,幫孩子找出引發其焦慮的原因,并且加以解決,才可以降低孩子咬指甲的情況。
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咬指甲?
想要改善孩子咬指甲,父母應給予正面鼓勵,避免打罵孩子,因為研究發現你什么都不做的效果,比打罵策略來的有用。以下提供5個改善孩子咬指甲的正向策略做參考:
1、轉移注意力
使用忽略的方法,鼓勵他從事其他活動。例如:雙手操作的游戲,特別是黏土、玩沙、攀爬或其他雙手操作的組裝積木等。
2、主動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
多給予孩子被愛和被關懷的情感,并鼓勵孩子多與同伴玩耍,可以從幫孩子找固定友善玩伴開始。
3、保持修剪和清潔指甲
咬指甲會導致指甲邊緣變得凹凸不平,所以孩子又會再繼續咬,所以建議幫孩子每天修指甲,讓指甲變得光滑漂亮,逐步改變孩子想咬指甲的習慣。
4、讓孩子了解壞處
咬指甲會有哪些健康上的危險,甚至可以用圖片讓他了解。
5、給予正強化的鼓勵
跟孩子解說,知道難放棄咬指甲,但父母對你有信心,能做到這一點。孩子沒有在咬指甲時,給予稱贊、 提供獎勵,像是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