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賣地財政”與開發商囤地

開發商閑置土地之歪風是誰助長的?

  廣州市半年財報昨日公布,受益于房地產等因素,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7.2%,土地出讓金占比87.02%。上半年,廣州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307.1億元,同比增長2.2倍,增收212.5億元。其中,市本級收入180.5億元,同比增長1.9倍,增收117.6億元。
  在賣地的背后,一方面是政府征地后搞土地儲備等待時機高價賣出謀取利潤,撥入土地財政;另一方面是眾多開發商通過高價競爭地塊,繼而囤地抬高地價,導致存量房數量龐大,購房供需失衡,房價進一步惡化。囤地的后果是導致市場上土地緊缺,政府又開始征地賣地,如此循環,房價上漲成了必然。
 
一方面政府壟斷征地賣地 為抬高房價作“橋梁”

首先因為有“賣地財政” 政府只能征地然后賣地

廣州市本級政府債務情況及舉債、償還計劃近日首度接受人大審議。市財政局報告披露,預計到今年底,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余額增加至1340.48億元,債務率和償債率分別為99.52%和19.37%,逼近警戒線。
  而受益于房地產等因素,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7.2%,土地出讓金占比87.02%。上半年,廣州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307.1億元,同比增長2.2倍,增收212.5億元。其中,市本級收入180.5億元,同比增長1.9倍,增收117.6億元。
  由此可見,廣州究竟將如何還債?土地出讓收入是重要來源,廣州以“土地出讓金還債”的壓力在加大,政府還能不賣地嗎?[詳細]

政府無上限的土地補償標準,自然會提高出讓低價

政府征地的公平補償就是遵照市場經濟等價交換原則,按正常的市場價格進行補償,等價交換土地所有權。去年11月底在國務院通過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去年底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一審時卡住了。一審未得通過的原因據說是:修正案取消了土地補償上限,雖然確定了公平補償的原則,但未能明確補償標準,對征地補償標準的設定還有不同意見,有的委員擔心無上限的補償會提高土地流轉成本。
  有人說,大幅度提高土地補償費會引發新一輪房價上漲。房地產用地出讓底價是包含征地成本的,提高土地補償費自然會提高出讓金底價,自然會影響到房價。但是要降低房價不能用降低征地補償費的辦法,也不能說提高土地補償費錯了,要靠開放集體土地入市、增加房地產土地供應的辦法。

更重要的是,政府寡頭壟斷賣地 競爭機制下必然哄抬地價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在《房價為什么這么高》一文中說到,中國土地的供給市場,除了政府行政限制土地的供應量外,另一特征就是政府寡頭壟斷。即政府一家寡頭壟斷性出讓供應土地,許多房地產商和其他用地商較為充分競爭性需求和購買土地。地價形成機制為:需求競爭者出最高價者為中標,一般也即成交價,而對于政府定的最高價土地沒有其他的土地供應者與其競爭,沒有使地價有下行的其他土地供給者的競爭壓力。
  土地只有政府一個供應商,由此,在拍賣出讓土地的過程中,土地的拍賣價格必然會越來越高,原因是價格低了供應商不大可能會拍賣,供應商一定會尋找價格高的競價方。政府一家寡頭壟斷型賣地和多個競爭者買地的土地市場格局,是除了土地供應小于土地需求外,推動房地產價格持續上升的最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開發商囤地導致供需失衡 加劇房價上漲

開發商為何囤地不建設?

一方面是財富的積累。有些開發商主觀上出于經濟利益的追求,當囤地的收益遠大于成本時,由于囤地可以導致地價上漲,囤地現象的普遍出現自然不足為奇。
  另一方面是市場競爭的需要。有些開發商在現行土地出讓制度安排下有時不得不囤地,如果不囤地就意味著其在房地產市場激烈競爭中很可能就要被淘汰出局。這就是為什么潘石屹不惜冒得罪同行之大不諱,大聲揭露同行的囤地行為,變相呼吁政府打擊囤地的根本原因。
  而開發商敢于“囤地”的根源在于:囤地的資金風險極易通過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的方式轉嫁給銀行和股民,而囤積土地被政府無償收回的風險在當前幾乎接近于零,這是縱容開發商的結果。

開發商繼續囤地會產生什么結果?

首先,造成土地資源極大浪費,不能做到物盡其用。土地越來越珍貴,這些資源,應很好地為社會義經濟建設服務。土地由一些大公司壟斷,所需用地的人又拿不到土地。
  更重要的是,推動房價高漲,窮人更買不起房。中國的土地資源本來就很緊張,一些大公司囤積土地,本應要拿來開發房地產的土地,閑著不開發,沒有那么多房子投向市場,導致房屋供不應求,價格愈來愈高。囤地的后果是導致市場上土地緊缺,政府又開始征地賣地,如此循環,房價越抬越高。
  土地囤積不僅會造成房價高漲、農地流失過多、政府宏觀調控“失靈”等直接危害,更會對宏觀經濟的穩定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比如使土地市場出現虛假繁榮、土地資產功能被放大、房地產投機難以遏制、居民住房保障得不到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被異化,貨幣流動性過剩加劇等。[詳細]

賣地囤地如此循環 如何解決?

繼續增加土地供應?不行!15年就賣完了

用地空間不足、用地供需矛盾是廣州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長期面臨的問題。有人說,那就得增加土地供應。但是,據市國土局透露, 2012年底,廣州可開發利用的平地資源只剩下不到600平方公里,按照現在每年近40平方公里的新增耗地速度,再過15年左右廣州將無地可用。
  據合富輝煌市場研究部預測,根據《廣州市2013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宗地表》顯示,廣州目前共有69宗地尚未出讓,總面積達434.8萬平方米,其中不少是中心區居住“靚地”。土地供應明顯是充足的,但據統計,廣州從1998年以來,收回的閑置用地有27平方公里,相當于3個越秀區的面積。今年上半年收回閑置土地5宗,共6.8公頃。而10大上市房企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土地儲備建筑面積3.58億平方米,多數公司足夠未來5年甚至7至8年以上開發。

而進入2013年后,開發商的資金鏈有了很大提升,這導致了開發商在土地市場表現更為搶眼。據廣州市房管局拍賣師李曉娟介紹,今年下半年廣州天河區還將有金融城起步區和廣氮地區的7宗地出讓;白云區則有南海機器廠地塊、燕塘地塊、白云新城儲油罐宅地和最后一宗商業地塊出讓;荔灣區白鵝潭也有“廣鋼地塊”等8宗地塊出讓,海珠區則會出讓兩宗地,黃埔還將出讓閥門廠地塊;番禺區有4宗地塊將出讓。

  土地供應是住房供給的基礎,如此多的住宅用地被閑置,造成了住房供需失衡,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

歸根到底要解決房屋供需失衡的問題

因此,歸根到底是要解決房屋供需失衡的問題,把城市閑地、空房“擠”出來轉化成住房供應。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存量住房、存量住宅用地數量龐大。中國社科院房地產藍皮書稱,從2008年開始我國城鎮新增住房套數已超過新增家庭數,加上存量房,整體戶均住房已達到或超過一套。
  政府不能再縱容開發商囤地了,把閑置房、閑置地“擠出來”,土地供應上要堅持由單一擴大總量供應轉向盤活存量,提高用地節約集約化程度,強化土地供后監管,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為了避免開發商囤地導致地塊“曬太陽”,廣州政府提出各類住宅用地須在劃撥決定書和出讓合同中約定自土地交付之日起一年內開工建設,自開工之日起3年內竣工。《意見》還首次明確公開閑置土地的土地閑置費和增值地價計收辦法和標準,以公開和協議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按土地出讓合同總價款的20%計征土地閑置費。
  土地要及時動工建設,住宅要落實為住房民生,否則都屬“無效供應”。為此必須加強從土地到住房供給全過程監管,賞罰分明,否則“供地增長數倍于城鎮人口增長、房價增長數倍于國民收入增長”局面不可能扭轉。[詳細]

  雖然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表示,大部分開發商不會主動惡意囤地。但是在利潤及市場競爭下,囤地是事實。
  囤地之所以能得逞,是因為我們沒有拿出更有效的措施,戳到開發商的痛處。銀行貸款利率不是很高,已開征的土地閑置費亦難與土地增值暴利相提并論,開發商無須額外掏腰包。而因為有“土地財政”的存在,政府意愿更多賣地,部分高價地的出現又促進了房價上漲。開發商閑置土地之歪風到底是誰助長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促房價合理回歸的又一利器
當前閑置土地形成原因及處理建議
四大看點解析四川房地產調控24條背后深意
國土部督察“地王” 推新版土地出讓合同防閑置
最高院一巡:開發商認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面積與合同約定不一,需調整原約定的規劃設計,未向政府提出申請...
10億平米土地閑置罪責別全歸開發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嫩江县| 天全县| 舟山市| 石棉县| 合水县| 禹州市| 林芝县| 南京市| 五莲县| 温州市| 宿州市| 遂昌县| 新昌县| 滁州市| 丽水市| 松桃| 黄大仙区| 临西县| 肃北| 静乐县| 朝阳市| 化德县| 东乌珠穆沁旗| 尤溪县| 本溪市| 嘉黎县| 凤庆县| 武穴市| 长乐市| 忻州市| 宕昌县| 罗山县| 绩溪县| 玛曲县| 辉县市| 阜新市| 大埔县| 淮安市| 苗栗县|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