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一:
江蘇 秦沈妹
自從烏鴉喝到那瓶水之后,心里非常高興得意,常常在大伙兒面前夸耀自己的聰明。
一天,它飛呀飛呀,飛得累了,口渴的很,嘴里還不停地嘮叨:“好渴呀,好渴呀。”忽然,它看到前面有一口井,心里想:“這下可好了,有水喝了。”
烏鴉停在井沿上往下瞧,井里的水清澈極了。真想喝口井水解解渴呀,可怎么能喝得著呢?有了,用上次的老辦法。好,試試看。
在井外面,烏鴉發(fā)現(xiàn)了許多小石子。它銜來一顆,扔入井中。“叮咚”,水面濺起一朵小水花,它又銜來一顆,“叮咚”,水面又濺起一朵小水花。就這樣,烏鴉飛上飛下累得滿頭大汗,可水呢,一點兒也沒往上升。它想:“咦,上次的辦法怎么不管用了呢?” “哈哈……”就在它疑惑不解的時候,傳來了一位老人的笑聲。原來一位頭戴草帽的農(nóng)民目睹了發(fā)生的一切。只見農(nóng)民把水桶往井里一拋,再往上一提,滿滿一桶的水就被提了上來。烏鴉看見水,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喝起來。
農(nóng)民笑著對烏鴉說:“瓶里的水換成了井里的水,情況變了,你不能拿老辦法來解決新問題。”
烏鴉聽了,慚愧而又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找優(yōu)點談體會:
這篇習(xí)作以童話的形式,通過敘述烏鴉在井邊以丟石子的老辦法喝不到水及老農(nóng)給它幫助的故事,告訴我們“情況變了,不能總拿老辦法來解決新問題”的道理,語言生動形象,思維獨特新穎,富含寓意。
例文二:
上海 張吟雪
自從烏鴉爺爺把小石子扔進(jìn)瓶中唱到水以后,它的智慧博得了動物們的一致公認(rèn)。今天這家請烏鴉爺爺去吃飯,明天那家訪烏鴉爺爺研究能夠變聰明的方案,就連動物協(xié)會也邀請烏鴉爺爺當(dāng)顧問。走進(jìn)烏鴉家,到處是成堆的禮品,這些全是動物們送的。烏鴉家族贏得了不少光彩。
有一天,烏鴉爸爸帶著小烏鴉出去游玩。那時,大地猶如被烤焦一般。他倆口干舌燥。突然,在不遠(yuǎn)處,有兩個瓶子,里面的水很少,瓶口又很小。小烏鴉看到瓶子旁的一堆石頭里插著一根吸管,便走過去把它銜起來,插入瓶中,津津有味地唱起水來。烏鴉爸爸見了,生氣地說:“你看你爺爺,靠投石子而喝到水,名氣大振,整天吃香的,喝辣的。你怎么不學(xué)學(xué)?”說著就銜起小石子往瓶子里投,做起示范。小烏鴉理直氣壯地說:“我才不呢!做任何事都不能一味模仿,得有創(chuàng)新。你把小石子扔進(jìn)瓶子喝水,又累又臟;而我用吸管喝水,既干凈又輕松。只要喝到水,這種辦法就是好的!”
烏鴉爸爸聽了,低下了頭……
找優(yōu)點談體會:
這僅是一篇稚嫩的童話嗎?不,小作者筆下的烏鴉已被賦予了人性。小作者娓娓道來,不著痕跡而又生動有趣地揭示了本文主旨:“做任何事都不能一味模仿,得有創(chuàng)新”。文章所表現(xiàn)的不正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嗎?因此,行文雖短,但細(xì)細(xì)嚼來,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
例文三
張亞坡
齊緡王喜歡聽人一個接一個吹竽。本來混在吹竽隊伍里充數(shù)的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南郭先生邊逃邊想:“這樣下去對我實在沒有好處,我一定要學(xué)會吹竿,重新做人。”
南郭先生為了學(xué)吹竽,四處打聽,終于找到了一位吹竽名家,拜他做老師。那位師傅對他要求十分嚴(yán)格,南郭先生學(xué)得也很用功。人家學(xué)一遍,他就學(xué)三遍、四遍。人家睡覺了,他還在苦練。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努力,他終于學(xué)會了吹竽。
有一天,南郭先生正在吹竽。一個很有學(xué)問的老頭走過那兒,聽到這優(yōu)美的竽聲,很驚訝,問南郭先生:“你吹的竽這樣好,為什么不參加齊緡王的吹竽隊?”南郭先生不好意思地說出了自己以前的情況。那個老人說:“不要緊,只要你現(xiàn)在吹得好就行。”于是,南郭先生到齊緡王那里承認(rèn)了以前的過錯,要求參加吹竽隊。齊緡王原諒了他,要他先吹個曲子。
他吹完,齊緡王點頭叫好,就把他編入了吹竽隊。
找優(yōu)點談體會:
作者把寓言《濫竽充數(shù)》的結(jié)尾作為開頭。“齊緡王喜歡聽人一個接一個地吹竽。本來混在吹竽隊伍里充數(shù)的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與原文承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讓南郭先生改邪歸正,在哪兒跌倒還在哪兒爬起來。作者敘述了南郭先生虛心求師、勤奮好學(xué)的故事,結(jié)尾讓他重返吹竽,成為名副其實的吹竽手。
例文四
安徽胡瑤
上一次,狐假虎威,嚇跑了眾獸,老虎知道上了狐貍的當(dāng),敗壞了自己的名聲,發(fā)誓總有一天要抓住狐貍吃掉它。
一日,老虎和狐貍狹路相逢,老虎甕聲甕氣地說:“狐貍,這回我抓住了你,你沒話說了吧?”狐貍知道自己靠硬拼逃不了,再來一次“狐假虎威”老虎肯定不吃這一套了,它眼珠一轉(zhuǎn),計上心來,狐貍做出一副不服氣的樣子,說:“因為我正在找食,沒發(fā)現(xiàn)你,如果我發(fā)現(xiàn)你,準(zhǔn)能跑掉。”
老虎聽了,很不高興地說:“什么,你能跑過我?”
“那當(dāng)然啦,我以前當(dāng)過長跑冠軍,就連大袋鼠都遜我一籌呢!”
“既然這們,我們賽跑吧,從這個山頭跑到那個山頭,你得贏,我就不吃你。如果你敗了,嘿嘿,就對不起了!”
于是,老虎和狐貍開始跑了。老虎為了挽回自己的名聲,像離弦的箭一樣跑得飛快,它的臉都漲紅了。狐貍卻故意跑得很慢,等老虎跑遠(yuǎn)了,狐貍一溜煙跑進(jìn)樹林。
到了老虎發(fā)現(xiàn)上當(dāng)?shù)臅r候,早已沒了狐貍的影子了。
找優(yōu)點談體會:
本篇童話開頭一段,簡明扼要地交代了狐貍“狐假虎威”的舊事,又巧妙地引出新故事,老虎發(fā)誓總有一天要吃掉狐貍造成懸念。至此,新舊故事的聯(lián)系紐帶就形成了。同學(xué)們寫童話新編時,一定要把這條連接新舊故事的帶子結(jié)好。
江蘇金偉
《狐假虎威》的故事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那次,老虎是丟盡了臉,弄得他幾天不敢出門,怕百獸們嘲笑,他咬牙切齒地說:“哼,狐貍呀狐貍,咱們走著瞧。”
再說那只狐貍,他可得意啦,暗想:哼,什么虎大王,一只紙老虎。我何不再找機會耍他一下,再顯顯威風(fēng)。
過了幾天,老虎在洞里呆不住了,出來溜達(dá),真是冤家路窄,在一個小山包下碰到了狐貍,老虎一見大喜:“哈哈,我報仇的機會來了!”狐貍一見老虎那架勢,嚇得魂兒都飛了一半,但狐貍畢竟是騙人的老手,很快又鎮(zhèn)靜下來。他臉上堆滿媚笑,說:“虎大王,您好啊!”老虎一見他那模樣,氣不打一處來,沒好氣地問:“上次你為啥騙我?弄得我……哼,你安的什么心?”
狐貍眼睛一眨巴,說:“冤枉呀,大王,上次,我可沒騙您哪!我,我,我是老天爺派來的,是,是,是專門來服侍您老人家的,給,給您抓抓跳蚤什么的。”狐貍油嘴滑舌,倒把老虎給弄蒙了。老虎又問:“那上次你把我的威風(fēng)都掃盡了,也是服侍我?”“那,那,其實,我是讓您出名呢!”狐貍眼珠一轉(zhuǎn),說:“您還不知道,您的大名已經(jīng)上書啦!連小學(xué)生都知道了呢!”狐貍邊說,邊偷眼看老虎,他見老虎臉上露出喜色,便又說:“大王,我是來服侍您的,不信,我現(xiàn)在就給您捉捉跳蚤,好嗎?”老虎完全相信狐貍了,心想:讓他幫我捉捉跳蚤也不錯,就讓狐貍跳到背上。狐貍騎在虎背上,裝模做樣地東搔西搔。過了一會兒,狐貍說:“哎呀呀,大王,您身上的跳蚤可不少,不過它們都藏在您的皮毛里面,您要動一動,跳蚤才會露出來,我才好給您捉呀!”老虎信以為真,便走起來,他邊走邊想:看來狐貍真的是為我服務(wù)。
老虎走呀走,不知不覺走了挺長一段路。這時候,狐貍坐在虎背上,摸摸虎屁股,拍拍老虎頭,神氣得不得了。“老虎屁股摸不得”、“騎虎難下”之類的詞兒,對他可是用不上了。
老虎對狐貍相當(dāng)滿意,但他哪里知道,在樹后,在草叢,在樹上,許多雙小動物的眼睛正盯著他們議論紛紛呢。老虎原想報仇,可又被狐貍耍了,狐貍又一次借老虎的威風(fēng)顯示了自己。
找優(yōu)點談體會:
寫作需要想象,寫童話更是如此。《狐假虎威新編》就是小作者根據(jù)《狐假虎威》的故事,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出來的一篇童話。小作者確實善于想象。在《狐假虎威》里,兇惡的老虎被狡猾的狐貍欺騙了,捉弄了,于是,小作者便在此基礎(chǔ)上構(gòu)想出老虎第二次受騙的故事。當(dāng)然,根據(jù)已有的故事編寫新故事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寫法,可以有不同的結(jié)局:可以像本文小作者這樣寫老虎繼續(xù)受騙,也可以寫老虎吸取了上次的教訓(xùn),不再聽信狐貍的花言巧語等等。顯然,小作者是想對老虎和狐貍的性格作進(jìn)一步的刻畫。兩次都是由于狐貍的狡猾使老虎受了蒙騙,兩次都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風(fēng)顯示了自己。這樣寫,自有作者的用意。特別是,小作者沒有半句說教,完全是靠故事本身來說話,把深刻的道理寓于有趣的故事之中,一個小學(xué)六年級學(xué)生能夠做到這點是很不簡單的。此外,語言生動也是這篇習(xí)作的一大優(yōu)點,特別是對話描寫頗具個性特點,讀來趣味盎然。
浙江胡金超
沒吃到狐貍,老虎只好忍著饑餓往回走。路上,它聽到了兩只兔子悄悄地在說話。一只說:“那只笨老虎,竟然聽信一只狐貍的話,太傻了。”“就是嘛。”另一只兔子說,“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fēng)嚇跑百獸的,我們怎么會怕狐貍呢?因為有老虎在狐貍的后面,我們見了才嚇得拼命逃跑的。”這時老虎才明白上了狐貍的當(dāng),他發(fā)誓如果再碰到狐貍,就把他千刀萬剮。
第二天,老虎正要出去找食物時,遠(yuǎn)遠(yuǎn)看見那只欺騙過他的狐貍,于是就憤怒地沖上去,準(zhǔn)備吃狐貍。狐貍見此情景,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慌忙中計上心來。這時,老虎已出現(xiàn)在他面前,氣沖沖地說:“狐貍,你昨天欺騙了我,看我不把你吃掉才怪哩!”狐貍聽了,說道:“虎大哥,別生氣,昨天我真的沒騙你。”“就算是這樣,我也要把你吃掉!”說完,就伸出前爪。狐貍見了,連忙說:“虎大哥,我看您并不是百獸之王,而是我的大哥。”“誰說的!”老虎大聲說。“是剛才我的一位大哥說的,不信,我?guī)闳枴!崩匣⒙犃耍南耄赫l這么大膽,我要好好教訓(xùn)他一下。所以就跟著狐貍走了。他們來到一個水池旁,狐貍說:“那位大哥就在這水里。”老虎連忙向水中看,只見是一只長得和他差不多的猛獸,張著血盆大口,露出鋒利的牙齒,樣子十分兇惡。老虎對著水中的“猛獸”咆哮起來:“你算什么東西?竟敢說我不是百獸之王,而是狐貍的大哥?!”這時老虎看見那“猛獸”張牙舞爪,像要撲過來似的,心想還是先下手為強,連忙向“猛獸”撲去。只聽“撲通”一聲,老虎掉進(jìn)了水里,痛苦地掙扎著。
就這樣,狐貍第二次從虎口中脫險了。
找優(yōu)點談體會:
小作者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續(xù)寫了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習(xí)作記敘了狐貍第二次被老虎抓住,使用詭計又從虎口中脫險,刻畫出狐貍詭計多端和老虎頭腦簡單的特點。小作者善于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也是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的。
有一個小朋友大膽想象,些得是老虎巧治狐貍:
湖北鄧華麗
狐假虎威以后,老虎一直服侍著狐貍,每天都要為狐貍獻(xiàn)上一些小動物。
森林里的居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可是,有一只聰明的小白兔卻發(fā)誓要干掉可惡的狐貍。
一次,老虎在為狐貍捕捉獵物時,跳出了一只聰明的兔子。它鞠了一躬,對老虎說:“尊敬的虎先生,您能聽我說幾句話嗎?您一直受著狐貍的騙……”話還沒說完,老虎就發(fā)怒了:“什么?你敢說狐貍大王的壞活?狐貍大王是天帝派來的。看我怎么整治你這不忠的家伙!”老虎揮著爪,正要動手,兔子大聲說:“別忙!尊敬的虎先生,您就聽我把話說完吧!等我說完了,再吃也不遲呀!”老虎松開了爪子,說:“你說吧!”
兔子不慌不忙地說:“尊敬的虎先生,狐貍并不是什么天帝派來的。那一次,您跟在狐貍后面走,我們并不是怕它,是怕您啊!”老虎一驚:“這可是真的?”兔子回答道:“千真萬確,不信,您可以去試。”說著,便把自己早已想好的計策說了出來。老虎聽了,想了想,點頭答應(yīng)了。
老虎回到狐貍住的地方,哭著對狐貍說:“我的狐貍大王啊!那些可惡的小動物們,都罵我給您當(dāng)仆人,是個下賤的東西!您可要為我出出氣呀!”狐貍大怒道:“什么,它們敢罵你?我找他們算賬去!”老虎聽了,又哭道:“哎呀!我的大王啊!您就叫天帝把那些可惡的小動物都?xì)⒘税桑》駝t,我就是死,也不能給您當(dāng)仆人了。”狐貍一聽,急了,但礙于面子,只好硬著頭皮說:“那……那好吧!我這就為你出氣去!”說著,就往外溜。
老虎偷偷地跟在后面,觀察動靜。走過一段路,迎面跑來一頭牛,把狐貍嚇了一大跳,轉(zhuǎn)身就往回跑。老虎一看,氣得大吼一聲,一下子跳到狐貍面前,一把抓住狐貍說:“你這該死的家伙,騙得我好苦,我要讓你碎尸萬段!”說著,一口便吞了狐貍。
找優(yōu)點談體會:
本文是《狐假虎威》的續(xù)寫。文章不僅表現(xiàn)了兔子的聰明,而且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虛假的權(quán)威是維持不了多久的,立意很有深度。文章在對話描寫上下功夫,著力體現(xiàn)一個巧字。狐貍曾倚仗“虎威”當(dāng)了“狐王”,而兔子則巧借“虎力”滅了狐貍,為森林除了一霸。“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構(gòu)思可謂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