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健康骨骼注意鈣磷平衡
在礦物質中需要注意鈣和磷的平衡,這兩種元素都是構成骨骼的重要成分。
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食品保健功能研究部部長石見佳子部長表示:“想要保持骨骼健康,就需要注意礦物質的平衡。很多人都處于缺鈣狀態,因此,如果平時飲食吃了含磷量大的食物的話,容易阻礙鈣質吸收,引起骨質疏松等癥狀。”
以我們平時經常喝的可樂為例,盡管可樂被稱為“碳酸飲料”,但其中真正的酸味物質,是被稱為“磷酸”的中強酸物質。磷是維持人體正常機能不可缺少的礦物質之一,同作為構成骨骼的重要成分,磷和鈣是一對“歡喜冤家”。當鈣磷的比值是2:1時,可以促進鈣的吸收;而當人們過多地攝入含磷食物時,鈣和磷的比例可能高達1:10甚至1:20,此時,磷就會將鈣“趕出”人體。這也是不少人認為多喝可樂會導致缺鈣的原因。因此,平時堅持每天一杯奶,少吃含磷量大的食物就能夠良好地保持鈣磷平衡。由于磷多出現在食品添加劑中,因此少吃加工食品、罐頭食品、方便食品等,改善飲食狀況就能有健康的骨骼。
怎么補鈣才科學合理?
骨質疏松最直接的癥狀是骨折,往往給病人及家屬帶來巨大的痛苦和麻煩,因此,骨質疏松的預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可怎么補才有效?專家指出:“在未成年時攝入大量的鈣儲存起來,是預防骨質疏松最有效的做法。”這是因為鈣的吸收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減,嬰兒可能高到40%-50%,青少年可能在40%以下,成年人可能只有10%-20%,老年人對鈣的吸收率可能會在10%以下,因此,越早積累足夠的鈣質越有利于預防骨質疏松。按照中國居民膳食中鈣的推薦攝入量,1~3歲是600mg/天;4~10歲是800mg/天;11~17歲的青春期少年是1000mg/天;18~50歲成年人是800mg/天;孕婦隨著早中晚期的不同從800~1200mg遞增,**也應該達到1200mg/天;50歲以上的老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應該攝入1000m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