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醒著來到人世,他已有良好的味覺、嗅覺、觸覺、溫覺、視聽覺等。他的第一聲啼哭,不僅是向母親報喜,而且是向世界宣布,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正常足月產寶寶的出生體重和身長分別為3.3千克和50厘米,寶寶出生后其體格發育即開始了高速地生長,到6個月末,寶寶的平均體重和身長分別增加到約8.4千克和69厘米。
純母乳喂養
母乳是6月齡之內寶 寶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所含的營養物質齊全,各種營養素之間的比例合理,含有其他動物乳類不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質,非常適合于身體快速生長發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的寶寶。母乳喂養也有助于增進母子感情,促進母體的復原。同時,母乳喂養經濟安全又方便,不易發生過敏反應。因此,應首選用純母乳喂養寶寶。純母乳喂養能滿足6月齡以內寶寶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
產后盡早開奶,初乳的營養最好
在分娩后的7天內,乳母分泌的乳汁呈淡黃色,質地黏稠,稱之為初乳。初乳對寶寶十分珍貴,含有豐富的營養和免疫活性物質。因此,應盡早開奶,產后30分鐘即可喂奶。盡早開奶可減輕寶寶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
盡早抱寶寶到戶外活動或適當補充維生素D
人乳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家長應盡早抱寶寶到戶外活動,適宜的陽光會促進皮膚維生素D的合成;也可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制劑;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節,這種補充對預防維生素D缺乏尤為重要。
給新生兒和1~6月齡寶寶及時補充適量維生素K
由于母乳中維生素K含量低,為了預防新生兒和1~6月齡寶寶維生素K缺乏相關的出血性疾病,應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注意及時給新生兒和1~6月齡寶寶補充維生素K。
不能用純母乳喂養時,宜首選嬰兒配方食品喂養
由于種種原因,不能用純母乳喂養寶寶時,建議首選適合0~6月齡嬰兒配方奶粉喂養,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養寶寶。嬰兒配方奶粉是除了母乳外,適合0~6月齡寶寶生長發育需要的食品,其營養成分的構成與含量接近母乳。
定期監測生長發育狀況
身長和體重等生長發育指標反映了寶寶的營養狀況,父母可以在家里對寶寶進行定期測量,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不僅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速度是否正常,也可以及時提醒父母注意其喂養寶寶的方法是否正確。特別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寶寶的生長有其個體特點,生長速度有快有慢,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就不必擔心。
3種錯誤喂養讓寶寶越吃越笨
也許你會疑問:我只是按照我的方式在喂養寶寶,怎么就錯了呢?其實,錯誤的喂養寶寶方式將會給寶寶帶來各種負擔,一旦物極必反,只會讓寶寶越吃越笨。
1.寶貝正在長身體,就得讓他(她)多吃飯,這樣才能長得快,身體健康,大腦聰明。
生活中很多媽媽,看到寶貝一吃得多就特別高興,覺得寶貝吃得越多越好。殊不知,過于飽食會使大量的血液留存在胃腸道,造成大腦相對缺血、缺氧,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腦發育。而且,過于飽食還容易使血管壁增厚,導致血管腔變小,對大腦的供血減少,加劇大腦缺血、缺氧,而大腦細胞經常缺血缺氧容易使腦組織逐漸退化,待老年時發生老年性癡呆的幾率增大。
2.豆腐含優質植物蛋白,卻不含膽固醇,口感嫩軟,非常適合給寶貝吃,因此給寶貝吃得越多越好。
進食豆腐并非多多益善。因為,豆制品雖然富含優質的植物蛋白,對于寶貝很適合,但過量食用會促使身體排泄鐵和碘,引起缺鐵、缺碘,而這兩種營養素缺乏都會影響寶貝的智力發育。另外,豆腐缺少一種必需氨基酸,單獨食用蛋白質利用率低,搭配一些別的食物才能使人體充分吸收利用蛋白質。因此,食用豆腐時宜與蛋類、肉類混合搭配。
3.寶貝發育特別快,需要大量地吃肉、吃蛋類食物,這樣才能滿足身體快速發育的需要。
各種肉、蛋類食物固然富含優質蛋白,是快速生長發育時身體必需的營養,但也不能只注意給寶貝吃這類食物,否則會影響寶貝的智力。
4大民間嬰兒喂養“偏方”
所謂的“偏方”就是老百姓在長期生活中不斷積累、總結出來的經驗,并在實踐中經過檢驗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才能一直延續下來。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中醫專家對偏方的專業解讀吧。
偏方1:神奇的炒米糊
將大米炒糊,再加水煮沸,然后在湯里加少許奶粉給腹瀉的寶寶喝,可以有效止瀉,幫助寶寶恢復健康。
中醫專家解讀:用炒過的大米碾成粉沖泡后服用治療小兒腹瀉,是簡單易行的民間驗方。治療消化不良的焦三仙(炒山楂、炒麥芽、炒神曲)就是家喻戶曉的中藥,經過炒炙焦黃的谷稻芽(大米、小麥)具有消谷積、化肉食、運脾收斂的功效。所以,寶寶患輕型腹瀉或在腹瀉恢復期,都可以用這個驗方輔助治療。
偏方2:能止瀉的野草
遇到寶寶腹瀉,可每天用鮮馬齒莧100 克,洗凈煎湯,加2 小勺紅糖,給孩子喝湯。通常喝3 天后見效,一周內痊愈。
偏方3:用雞內金化積食
寶寶吃多了積食,可以用雞內金(雞胗外面的一層膜)曬干,然后搗成粉末,用溫水沖開,讓寶寶連渣帶水喝下去,雖然難喝,但很管用。
中醫專家解讀:這個偏方很有科學道理,也符合中醫理論。雞內金具有消食化滯的功效。在我們宰殺雞鴨等鳥禽類動物后,打開雞(鴨)胗就會發現里邊包裹著許多泥沙,可見其消化的能力有多么強大!在農村,許多人家都會積攢幾個雞內金,放在鍋里微火焙干,寶寶積食時研成細末喂給他吃,療效非常顯著。就是在今天,雞內金仍大量被臨床醫生用于治療納食不香、腹脹腹痛、脾胃虛弱的患兒。
偏方4:好喝止咳的蘿卜蜂蜜湯
將一個白蘿卜洗凈,掏空中心后,放入100 克蜂蜜。把蘿卜放到碗里,隔水蒸20 分鐘。吃蘿卜喝湯,每天2 次。
中醫專家解讀:蘿卜既是蔬菜又是藥材,具有寬胸理氣的功效。蘿卜子又叫萊菔子,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有潤肺止咳、消脹理氣、化食通便的功效。蜂蜜更是潤肺的要藥。
喂養寶寶的12項注意事項
每個年輕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小寶寶聰明、健康地成長,為了如愿達到這個目標,媽媽們一定要注意科學喂養寶寶,不讓寶寶產生營養性疾患。對于寶寶來說,飲食要特別注意以下十二點:
一、寶寶飲食要多樣化
寶寶對單調食物容易發生厭倦。為了增進寶寶的食欲和避免偏食,保持充分合理的營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使食物品種豐富多樣,色、香、味俱全,主食粗細交替,輔食葷素搭配,每天加1-2次點心。
對寶寶不喜歡的食物,可在烹調上下功夫,如寶寶不吃胡蘿卜,可把胡蘿卜摻在他喜歡的肉內,做成丸子或做成餃子餡,逐漸讓寶寶適應。這樣,既可以增進寶寶的食欲,又可達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二、寶寶飲食切忌硬、粗、生
嬰幼兒咀嚼和消化機能尚未發育完善,消化能力較弱,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營養,所以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消化程度選擇食物,供給的輔食或飲食需做到細、軟、熟,如將蔬菜擠出菜汁、切成菜泥,瘦肉切成肉末等。
要提醒的是家長喂養嬰兒時,不要先將食物放在自己嘴里咀嚼,再吐在小勺里或口對口喂養。這樣做不利于嬰幼兒消化機能的成熟。
三、切忌盲目食用強化食品
市場上供應的嬰幼兒食品中,經過強化的食品很多。出于想為寶寶全面補充營養的目的,家長經常會給寶寶購買某些強化食品。
家長在選購強化食品前,應仔細閱讀食品外包裝上所標明的營養素含量,如遇幾種食品中強化營養素是一樣的,就只能選購一種,必要時家長應征求醫生或專家的意見,無目的地購買可能會使寶寶發生中毒的危險。
四、家長切勿強填硬塞食物
寶寶在正常情況下知道饑飽,當他不愿吃時,不要強迫進食。中-國有句俗話,撫養孩子要"三分?餓,三分寒",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才強些。
家長應多尊重孩子的意愿,食量由他們自己定,不要強迫孩子進食,或者大聲責罵他,孩子聽膩了就會產生逆反心理,過于強求還容易使孩子產生消化不良。
五、進食時不要同寶寶說笑和打鬧
這樣容易使食物誤入寶寶氣管,引起嗆咳,嚴重的還會堵塞氣管,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六、避免寶寶暴食
七、嬰幼兒不宜飲茶
茶葉中含有鞣酸成分,飲茶影響胃腸道從食物、牛奶、蔬菜中攝取鐵質,再加上嬰幼兒是缺鐵性貧血的好發年齡,如果在這個年齡段經常飲茶,就會誘發或加重缺鐵性貧血。已患缺鐵性貧血的孩子,經常飲茶,影響腸道對鐵制劑的吸收,就會影響療效。
八、嬰幼兒不宜吃果子露
果子露是人工配制的食品,含有糖精和?素,這二種成分對身體有害,而嬰幼兒肝臟的解毒功能和腎臟的排毒功能都還低下,所以吃進的糖精和色素會在體內蓄積,損害身體。
九、嬰幼兒不宜食用過咸食物
嬰幼兒腎臟功能發育還不成熟,吃食物過咸,鈉離子容易在體內滯留,容易發生高?壓,特別是父母有高血壓病史的孩子更應注意。1~2歲的幼兒,食物中盡量放很少的鹽。
十、嬰幼兒不宜多吃動物脂肪
動物脂肪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如果食用過多,這種脂肪酸會沉積在血管壁上,誘發兒童動脈硬化病,所以多吃動物脂肪的嬰幼兒血脂、血膽固醇常會增高。有動脈硬化家族史的孩子更不應該多吃動物脂肪。
十一、嬰兒不宜多吃蜂蜜
十二、嬰幼兒應少喝咖啡、可樂、汽水、艷色果汁、橙汁等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