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失能老人的困境應引起高度警覺

失能老人的困境應引起高度警覺

顧駿 文匯報2012-08-27第五版

  老齡化效應不是一下子完全顯現的,有一個逐漸暴露且不斷加劇的過程,容易讓人在等待中陷入麻木狀態。現在3300萬失能老人的困境,應該引起全社會高度警覺

  

“壓力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

  據報道,由于家庭負擔過于沉重、養老機構不愿接收,我國現有3300萬名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處境艱難。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說,“作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面臨的照顧服務壓力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

  中國首次“全國城鄉失能老年人狀況研究”顯示,2010年末全國城鄉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約有3300萬,其中完全失能老人1080萬,占在家庭居住老人的6.4%。預計到2015年,我國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將達4000萬,其中完全失能老人超過1200萬。

  中國進入老齡社會是早有預見的,但有關準備工作進展緩慢也是實情。這與其說是各方對老齡化可能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估計不足,毋寧說是由于涉及因素太多、牽扯面太廣,所以應對乏力、動作遲緩,還存在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僥幸心理。由于老齡化效應不是一下子完全顯現的,有一個逐漸暴露且不斷加劇的過程,容易讓人在等待中陷入麻木狀態。現在3300萬失能老人的困境,應該引起全社會高度警覺:再不共同積極努力,車到山前不一定有路,很多老人也許會在我們坐等“路”出現的時候,已因無人照看又無機構接收而提前離開人世。

  

中國的老齡化同時還是高齡化

  未來或許會證明,中國老齡化問題在人類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進入老齡,恐怕以后也不會再有。中國老齡化的歷史原因在于長期戰亂之后人口補償性增長,加上特定歷史時期的政策效應,上世紀50和60年代的高出生率,大致決定了日后中國老年人口的峰值。80年代全國嚴格執行計劃生育國策,降低了生育率,減少了可能的出生人口,特別是成功地扭轉了中國人口高速增長的勢頭,但也就此埋下了未來中國人口結構失調、老齡化嚴重的根源:人口峰值一代生育率的下降必然造成他們進入老年后子女贍養的不足,造成社會中生產者和消費者、供養者和被供養者的比例失調。

  子女數量減少,客觀上弱化了家庭照顧老人的能力,獨生子女成家之后,一對夫婦要同時照顧4個老人或更多的老人,加上一個或更多的孩子,顯然不堪重負。即使多子女的農村家庭,年輕人大量進城,孩子和老人留守在家,兒童日后可以進城隨父母一起生活,老人則難有指望,因為在生活成本高昂的大城市,普通農民工承受不了撫養和照顧老人的經濟負擔。

  導致問題進一步惡化的是,由于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改善,中國的老齡化同時還是高齡化,全國期望壽命平均已超過70歲,發達地區接近或超過80歲。高齡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隨失能老人的增加,家庭贍養能力與老人被贍養需求之間本就存在的缺口由此進一步擴大。

  

“社會化養老”需要大量資源支撐

  家庭不堪重負,人們轉而寄希望于社會化養老。但3300萬失能老人所面臨的困境證明,全社會的準備明顯不足。現在比較提倡“社會化養老”,但“社會化養老”不是抽象概念,需要大量資源來支撐。首先,國家的財政準備不足,“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和實踐破除之后,各級政府到底承擔何種責任,為此需要多少資金,如何籌措,社會化運作又從何入手——諸如營利性養老機構如何扶持和監管,公益性機構的制度框架如何設置,至今都未見明確,沒有可行的規劃,相關行動的啟動就沒有時間表。最近延遲退休一事引發公眾強烈關注,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養老體系建設的紛繁復雜。

  公益性養老機構財力有限,無力提供老人需要的服務,甚至沒有那么多設施接納老人,為此,只能通過為老服務的市場化來彌補需求缺口。但市場化養老能夠解決部分老人,卻絕對不足以解決大多數老人,最需要扶持的失能老人往往也是經濟狀況最不如人意的一個群體。支付不起生活照顧成本的老人,自然享受不到能為營利性機構提供利潤的服務。這不免讓人擔憂,今日3300萬失能老人無所依傍的困境,將會復制到多少未來老人身上?

  這里所描繪的,其實就是公眾已討論多年的“未富先老”圖景。由于這是人類社會從未遭遇的難題,中國無法從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驗中找到現成的解決方案,在未來的幾十年時間里,它將不斷挑戰我們這個民族的生存智慧。但正如中國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給人口高速增長踩了急剎車,30多年里通過改革開放,成就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巨大經濟體的超高速發展,相信中華民族也會有能力渡過這個老齡化乃至高齡化的洪峰。關鍵是全社會包括政府、企業、社團、社區、家庭和個人,必須立即重視起來,全面籌劃,制定切實而詳盡的行動方案,發揮各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從解決眼前3300萬失能老人的困境開始,應對這一事關老人福祉及全民幸福的挑戰。

  (作者為上海大學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教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淺析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其對策論文
人口老齡化
養老進入新時代
人口老齡化與對策
從機構照顧到社區居家養老看我國老年福利服務政策的轉變
我國社會化養老服務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的思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襄垣县| 唐山市| 贵溪市| 菏泽市| 毕节市| 栾城县| 堆龙德庆县| 怀化市| 清新县| 平舆县| 尤溪县| 张北县| 苍梧县| 洪泽县| 云阳县| 黄石市| 化州市| 台北县| 宜丰县| 壤塘县| 鄂托克前旗| 建瓯市| 甘孜县| 盐边县| 墨玉县| 池州市| 荔浦县| 田东县| 龙岩市| 翁源县| 涪陵区| 牟定县| 巍山| 卫辉市| 炉霍县| 蓬莱市| 济南市| 灌阳县| 鄂尔多斯市|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