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風光(2432)西藏糧倉日喀則
日喀則地區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喜瑪拉雅山北麓,與尼泊爾、不丹、印度接壤,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楚河與雅魯藏布江流經并交匯于此,這里日照充足、土地肥沃、物產豐美、農業發達,自古就被譽為“西藏的糧倉”。
我們前往時恰逢秋收季節,金黃色的青稞麥浪滾滾,到處都散發著濃濃麥香。攝友們沿途紛紛下車,為收割青稞的鄉民們拍照,攝下了他們的豐收喜悅和淳樸風尚。
圖1、麥浪滾滾 圖2-5、扎西和其父母與哥哥
日喀則市是地區行署駐地,從古至今都是后藏重鎮,藏語稱“溪卡孜”,意為“土地肥美的莊園”。該市已有600多年歷史,曾是后藏的政教中心,如今已成為后藏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中心,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日喀則市的街道多以援建省市為名,如上海路、黑龍江路、山東路等,我們下榻的吉林路就是由吉林省援建的。城東北有一座開放式公園,湖中建有庭廊石橋,是市民們休閑健身之地,藍天白云碧水紅庭,頗有世外桃源之感。
圖6-7、吉林路
圖8-9、開放式公園
扎什倫布寺是日喀則的象征,位于城西尼瑪山南坡上,寺院依山而筑,雄偉壯觀,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扎什倫布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杰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是后藏最大的寺院,來往于此的朝拜者絡繹不絕。該寺始建于1447年9月,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其靈塔是歷代班禪的舍利塔,錯欽大殿是最早和最大的建筑,大經堂東面由回廊圍成約500平米的天井式院落,是班禪大師向全寺僧眾講經說法和僧人辯經的場所。寺內還設有民主管理委員會和醫院。
圖10-17、扎什倫布寺
圖18、繡大佛 圖19、扎什倫布寺民主管理委員會
圖20-21、扎什倫布寺醫院
在日喀則市,僧人、朝拜者、游覽者、居民……交融一起,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圖22-25、僧人
圖26-27、朝拜者
圖28-30、游覽者
圖31-34、居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