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管理
二、時間管理
三、提升效率
四、修煉硬本領
五、輸入與輸出
目標指引著我們,屏蔽種種干擾,專注地修煉尋找。
七個人物法 分為五個步驟。
這個人占據你的理想最高點,他的人生軌跡或特質,決定著你人生的頂層設計。
他可能是你現實生活中接觸過的,有具體形象的企業CEO、所從屬行業的領軍人物等等。
這些人物作為你的中層標桿,決定著你努力的大方向。
再想出1~3個你一直努力,可能在一兩年內趕超的人。
這個人最好是為你所看重欣賞的人,和你有直接交流接觸,你能夠看得到他的時間安排和工作計劃,可以研究他具體的行為軌跡。
一方面是給你提供可視的現實借鑒,
另一方面,可以作為激勵你的動力,當你懈怠時,想一想他們正在做什么,激勵自己振作努力。
分析你挑選的這7個人身上分別有著什么樣與眾不同的特殊能力和技能點,列出他們各自具有的硬本領。
比如,馬云,他所表現出的超強演講能力,前瞻商業思維。
把這些人的硬本領都寫到紙上,每個人寫3個最主要的技能點。
列舉出7個人物一共21項硬本領。
合并同類項,排列出出現頻率最高的前三項,這三項就是你要樹立的人生目標與奮斗方向。
分析你自身目前的狀況,找出當前最重要、最需要、最可能發展的技能點,著重練習。
對目標進行年度、月度、周和日的分解。
把年度目標拆解成具體的5個支撐,確定你需要做哪5件事才能達成這一個目標。
然后把這 5 件事按照時間軸分配到月,然后再制定月、周、日目標。
七個人物列舉出來之后,每半年回溯總結一次,劃掉已經超越的人物,設定新的人物。
每個月的最后一天,需要對當月進行整個反思,列出自己的收獲和遺憾,據此調整下月目標。
目標的設定,一定要匹配自身實際情況。
目標如果設置得空虛遠大,極其容易產生挫敗感。
我們既要忠實踐行綱領性的目標,也要根據每天的情況及時調整日計劃。
擁有了明晰、科學的目標,再配合高超的時間管理去踐行,堅信堅持的力量,最終我們總能到達。
時間管理需要工具來支持!
效率手冊需要包含從開始計劃(Plan),到實施計劃(Do)、總結復盤(Check),再到評估以及再次計劃(Action)的整個過程。
拿出一張白紙,中間畫一條豎線,從上到下標出從早到晚的時間軸,在紙的左半邊列時間計劃,
紙的右半邊不填,用于第二天列時間的總結。
每天設置3個主要目標事件,在時間軸上標出計劃對應的時間段。
按照計劃,有序開展自己的一天行動。
接著,第二天,仔細填寫右半部分。
按照前一天的實際情形,在時間軸右側 忠實記錄 前一天發生的事件。
對照右側的記錄和左側的計劃,標出實際與計劃不相符合的部分。
比如未完成的部分、多完成的部分以及與預估時間不一致的部分。
對標出的各項異動進行逐一分析導致了計劃未完成的原因(主觀、客觀)、預估時間和實際操作的差異等。
時間管理中最重要最重要的一環。
吸取前次計劃的經驗,調整細節,提高計劃的精準度,減少失敗再次發生的概率。
列舉計劃時,目標任務要符合SMART原則,即任務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合理的、有時間限制的。
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整體規劃的制定;
根據已知的信息,設計具體的方法、方案和計劃布局并執行;
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執行中的過與得,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對于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引起重視。對于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設定具體的工作任務列表。
設定番茄鐘,時間是25分鐘。
從計時起,開始完成第一項任務。
番茄鐘鈴響,停止工作,休息3至5分鐘,可以活動、喝水等等。
開始下一個番茄鐘循環,直到完成計劃任務,并在列表中將任務劃掉。
累加法則:即同一體系的新知識,一定是構建在舊知識基礎上,每次壘高一點,長久下來就是質的飛躍。每次都只要求自己比上一次多做一點點。進步可以很微小很微小,只要連續、堅持。
化被動為主動的最佳方法,每次在deadline之前一點點完成。
待補充
明晰目標
為目標設置節奏
構建精學體系
構建泛學體系
預習提問
實時記錄
復習實踐
早起
屏蔽負面信息
自我激勵與分享
硬本領:是那些讓你成為無可替代的人的技能,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是你身在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學習了零散的知識點后,再進行技能整合,靈活應用于不同的場景。
首先,刻意訓練自己整合歸納意識,遇到零散的知識點,迅速用大腦操作系統將其納入不同的范疇。
其次,還要注重單項的小技能,要分別修習熟練。
最后,輸出是最好的整合機會。教別人時,你的大腦會不自覺地進行整合,以便流暢有條理地輸出,所以,不妨嘗試下好為人師。
自我評價,外部評價,輸出能力檢驗
自我評價
我們幾乎時時都在進行,但應當注意克服心理陷阱,避免妄自菲薄,警惕妄自尊大。
一方面,只要比過去的自己強,哪怕進步幅度非常小,對自己來說,都是贏。
另一方面,只要你發現別人的方法有可取之處,都應當積極借鑒,汲取智慧為自身所用。
外部評價
具體的人
某種檢驗標準,如考試。
一個把英文能力作為硬本領修習的人,各種考級考試就是最公正的評價標準。
一個把寫作能力作為硬本領的人,點擊閱讀數就是最及時的評價。
教,輸出能力檢驗
學會新知識的最好標準,就是會教。
輸出你的見解,每一次都是鍛煉,也都是考驗。
培養身體慣性
優良的習慣,培養你身體的慣性,試著不斷探索新邊界,拓寬舒適區。
機會出現,要懂得“敢”比“會”更重要,果斷抓住。
當機會匱乏時,要努力創造機會。
目標管理、時間管理、效率提升,都需要不斷輸入來支撐,也需要不斷輸出來精進。
第一,最高效的渠道,是以人為師。
* 直接地經驗傳授:準備好問題,隨時可以請教。* 觀察模仿式學習:七個人物法。
第二,最便捷的渠道,是相信閱讀的力量。
最應該讀的書,是不同的大咖都重復推薦的書。
第三,參加行業會議、培訓,也可以獲得最新的知識與動態。
挑選一個專業的,專注于個人提升領域的平臺,我們可以便捷而系統地學到所需的知識。
第四,相信行走的力量。
旅游、行走也是絕佳的輸入機會。別人的東西屬于你更屬于別人,只有你的思考和你的感受,是獨一無二屬于你的知識。
輸入與輸出是一個有機的循環。
所有的輸入都是為了輸出,而輸出也會反作用于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