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不過是人生的一段旅程,人人都希望這段旅程平穩順暢。但旅途中有岔道、有山崗,我們常常像個頑皮的小孩,跑到山林中去玩耍,有時跌破了頭皮、迷失了自己。直到有一天,我們回過頭去看那些路、那些事,發現有許多事情是不值得的,如果我們不貪玩,保持在大道上行進,職場之路會走得更順、更遠。
那么,我們來捋一捋,職場上都有哪些無謂的事。
一是不值得與人比高低。職場上有競爭,這是正常的事,但總是與人比高低、比輸贏,卻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因為職場上總是有人比你高,也總會有人比你強,即使你跑過了一個人,抬頭往前看,“一山更比一山高”,比來比去不過是與自己過不去。如果要競爭,就與自己去比,不與別人去爭,這樣就會少了許多矛盾和煩惱;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會多了許多成功的喜悅。
二是不值得與人爭短長。俗話說:“人活一口氣。”那是從大的方面講,人要活得有原則、有氣節。但如果在一些小事小節上爭,那就是小氣、小心眼,是很不值當的事。安徽桐城有個“六尺巷”的故事,說的是清朝大學士張英老家發生宅基地糾紛,寫信希望他能為家里人撐腰。張英讀了來信,寫了一首詩回復:“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后,主動讓出三尺,鄰居知道后,深感慚愧,也讓出三尺,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由這個典故可以看出,職場上許多利益紛爭,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重要,相互謙讓一下、退后一步,就可迎刃而解。
三是不值得與人辯是非。職場上同事之間發生爭論,那是常有的事。有爭論不怕,怕的是如果處理不好,不僅爭得個面紅耳赤,還會因此結下芥蒂。但如果好好審視一下,許多爭論是沒有什么價值的。我們單位有兩位同事因為爭論一部韓劇的女主會不會愛上她的老板,結果“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多年的朋友也做不成了,你說韓劇中那個虛無的女主跟她們有什么關系呢?即使是工作上的爭論,往往由于看法不同,大多也爭不出結果。中國人講究“和而不同”,如果大家都能求大同、存小異,就能夠更好地和諧相處、美美與共。
四是不值得與人搶位置。職場上總是存在僧多粥少的問題,由于不可能人人當領導,職位晉升成為職場的主要矛盾。有的單位一有空缺,大家就鬧成一團,甚至斗得個頭破血流,不僅傷害了同事之間的感情,還影響了單位的團結和諧。許多人由于受“官本位”思想影響,把當官當成了唯一追求,往往不管個人是否適合,不顧單位的實際情況,為了往上爬不顧一切,甚至到了癲狂的地步,演繹出不少人生悲劇。細思之下,職場中人對當官應多一份清醒、少一點癡迷,晉升時不能只看到當領導的權力、利益與風光,也要看到領導的責任、壓力與風險,重點要客觀認識自己有沒有那個德行、能力和水平。況且,行政機構實行職務與職級并行以后,晉升不只有當領導一個獨木橋,還可依次晉升職級,有了一定工齡、資歷、貢獻等就可自然晉升。最后,大家都要退休,回歸普通老百姓,退休后重要的是健康與心態,那頂帽子又值幾何。
五是不值得與人斗心計。常言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職場上沒有不散的宴席,同事相處少則幾年,多則一二十年,應該珍惜在一起的緣分。但有的單位同事總是爭來爭去,甚至勾心斗角,明爭暗戰,爾虞我詐,斗得個不亦樂乎。待到后面分開來,或者退休以后,再回頭看那些是是非非、你爭我奪,都成過眼云煙,感嘆唏噓之余,覺得那時的爭斗有什么意義呢?
六是不值得與人搶風頭。職場上每個人能力有大小、工作有擅長,重要的是堅守職責,各盡其力,干好份內的事。但有的人個性太強,攀比心重,事事都與人爭高下,處處都想壓人一頭,不僅爭位置、爭獎勵、爭學習機會,連領導的一個印象、一句表揚都要爭,爭來搶去就鬧成一團。如果仔細想一想,人與人相處,不能過于自私,不僅要想著自己好,還要想著為別人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人要修煉至此就上了一個境界,不僅能求得內在的平和,也能得到眾人的喜愛。
七是不值得斤斤計較。職場上少不了配合協調,許多工作都要合作共事。但有的同志協作意識不強,遇事習慣“踢皮球”,推三諉四,相互扯皮,不僅影響工作開展,還不利于同志團結。當然,一個單位工作首先要職責分明,嚴格按崗位責任行事,但有時遇到工作界限不清、職責不明時,還是要多發揚些風格、多強調些合作,不要因為一點事情就傷了和氣。
八是不值得爭一時之氣。職場上風風雨雨,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職場生存就需要有一些韌性,最后方能獲得好的結果。有的同志性子過剛,有時因為與領導一言不合,或者一次沒有得到提拔,一次沒有被評上先進,就使性子,意氣用事,爭來吵去,甚至一走了之。須知小不忍則亂大事,最終可能追悔莫及。
九是不值得與小人糾纏。常言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個單位有君子,也可能有小人,遇到這樣的人最好離得遠一些。小人身邊是非多,一旦被他糾纏住,就可能身陷矛盾中,不僅活得很累,也不能集中精力做事,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因此對待這種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為上”,還是躲得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