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級干部“轉身”赴高校教書者又添一例——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張志勇近日離職,已成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此前,已有民政部慈善司司長王振耀辭職任北師大院長,遼寧省教育廳巡視員曲建武辭職當大學輔導員的先例。
11月2日,“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安寧論壇在云南安寧召開,張志勇以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國家督學身份受邀參加活動。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張志勇本科畢業于曲阜師范學院,后在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工作多年,曾短暫擔任山東教育電視臺副臺長兼總編室主任一職。
2002年2月,張志勇出任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到2017年4月轉任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此外,他還是民進山東省委副主委、監督委員會主任。
11月3日,張志勇在個人微信公眾號“張志勇思想會客廳”發表了題為《離別》的文章。他表示,此次赴安寧是他以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身份露面的“處女行”。
談到這次選擇的初衷,張志勇表示,“這幾年來,我內心有一種掙扎,就是越來越很難有更多的時間走進學校去享受教育的那份幸福,去聆聽老師們成長的故事,去傾聽孩子們生命成長拔節的聲音,去和局長們坐下來琢磨、切磋破解教育難題的路徑。這對我是一種痛苦和煎熬,內心時常有一個聲音在腦海中回蕩:到一線去、到一線去……”
“哪里是我人生的下一個驛站?到高校去當老師、到高校去做教育研究、到高校去做教育改革決策研究吧!”張志勇說。
作為教育學者,張志勇先后主持、承擔“中國基礎教育范式轉型研究”等省部級重點課題8項,出版《情感教育論》、《義務教育教學和體系》、《創新教育:中國教育范式轉型》等專著10部,發表論文150余篇;先后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1996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目,張志勇作為完成者的《省域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的建構與實踐》,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張志勇參加2018年全國“兩會”時提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打好“孔子牌”。
張志勇表示,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交流和競爭中最具吸引力、親和力和輻射力的典型代表,打好“孔子牌”有利于在國內外更好研究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張志勇認為,當前國內“孔子熱”“儒學熱”不斷升溫,但對儒家思想中蘊含的價值理念、價值追求、現實意義等,尚未形成權威的、全面的、系統的成果,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和系統闡釋。
近年來,廳級干部辭職后赴企業任高管的例子屢見不鮮,但專門去大學當老師的,相對較少。
王振耀
2010年時,時任民政部慈善司司長王振耀辭去職務,后出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
2013年初,曾任遼寧省教育廳副廳長、正廳級巡視員的曲建武,主動向省委提出辭呈,要求回到高校、回到教學第一線,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學輔導員。
同年7月,他來到大連海事大學,成為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2013級139名學生的輔導員。
曲建武(中)和學生們在一起
2017年12月29日, 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曲建武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今年9月25日,曲建武獲“最美奮斗者”個人稱號。
今年海大110周年校慶期間,曲建武用自己獲得的50萬元獎金,設立了一項宗旨為“你為祖國服務,我為你服務”的勵志基金,獎勵那些表現優異的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和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