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學”是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新轉變
朱芒芒
(江蘇省教研室)
一、少教多學——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新轉變
眾所周知,我們的教學實踐是由教與學的兩種活動構成的,沒有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就無所謂教學了。然而教育學在理性思維上是可分的,實踐中的教學活動,必須從教與學的兩個方面來認識和研究,教學是教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研究怎么教的問題。而學習是學習理論、學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研究怎么學的問題。在對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獨立研究的同時,對這兩種理論互相滲透的關注,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這種潮流代表一種新的地平線的出現,預示著教育科學進入了一個新的轉變期。教育學的理論滲透、結果,轉化成一種新的教學理論和行動。首先,這種新的教學理論和行動體現在對課堂教學的再認識。教與學兩者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以學定教”。我們在課堂上,關注點在這么幾個方面:一個就是我們要關注學生容易理解和誤解的知識,這是我們要關注的;第二我們要關注上課的來龍去脈,教學內容從何處來,教學內容的本身是什么,教學內容到何處去,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有什么用。第三個方面,我們應該關注教學策略的應用。這里面,大家比較熟悉的中國古代的習德的文化,“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還有我們中國傳統的反思文化,“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還有我們在課堂上要關注學生學習效果的測評以及矯正,這是對課堂教學的再認識。基礎課程改革綱要提出,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這種現狀;要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樂于接受,勤于學習,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課程綱要里面還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廣大的教師和學校,在學習方式的實踐層面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二、閱讀教學的兩個轉向
就閱讀教學來說,這種積極的探索在閱讀教學出現了兩種轉向,第一個轉向就是從關注教學方法到關注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否正確,何以有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對不對,學生是否有所得,有所收獲。第二個轉向就是從關注教的活動轉向關注學的活動,有效的教學設計應該是對學生的學習有效。教學流程也就是學的活動的充分展開,教學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下的學習活動。在這個流程中,學生學的活動應該得到比較充分的展開,應該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時間;學生學習的經驗,應該得到一個有效的、充分的交流,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應該有所收獲
三、課題研究的價值取向
“少教多學”這個課題的研究價值在什么地方呢?我認為它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當前國內的一些專家把教學的基本問題歸結為四個問題,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問題,教學中如何掌握知識和發展學生能力的問題,教學中知識和情感的問題,還有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的問題,這四個問題可以說是教學中間的四個原發性的問題。在“少教多學”這個課題的研究中,我們直接指向了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問題,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的研究,體現了研究者對語文教學的研究的一種終極的追求。它的研究價值在于,將對教學原發性的研究開拓一個新的視角,補充新的理論依據,提供實踐層面的鮮活的經驗。這是我們對這個課題研究價值的認識。
四、課題研究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如何做好課題研究,也是我們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認為,在“少教多學”課題的研究中,我們因該遵循這幾個基本原則:第一,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因應該能夠提出有意義,并能通過實證研究來證實的問題。第二,要把實踐研究和相關的理論互相結合起來。第三,要講求研究的方法,要進行有條理的、明確的邏輯推理,形成一種合理的邏輯關系。最后,我們要在課題研究中重視重復的驗證和研究推廣工作。我相信通過少教多學課題的研究,能夠把我們對語文教學的研究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五、課題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少教多學”課題的研究中,我們要防止一種傾向,就是把這種研究變成一種模式化、僵化的東西。“少教多學”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教學行為,它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它的呈現方式也應該是多元的,這種豐富多元的方式源自于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不同的,面對的學習內容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應該讓一線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自己個性的創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去發揮他們的個性,體現他們的個性,這樣的結果就會形成一種多元的呈現方式。如果一種課堂教學研究成為一種模式,成為一種僵化的東西,那它也將走向終結,這不是我們期望的。我們希望參加課題研究的老師和教研員,在各自的領域和崗位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統一的課題規劃上發揮我們各自的聰明才智,不斷地從多方面、多角度來豐富和完善課題研究,充實課題研究的內容,完善課題研究的理論體系。
在“少教多學”課題的研究中,我們將不斷地舉辦各種類型的研究活動,比如說,通過展示課、研究課進行個案的分析研究。個案研究被證明是教育科學研究特別是行動研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這種動態過程中的研究,我們可以不斷地探索。而且通過這種展示課和研究課,讓老師來展示他們教學的才能,讓更多的老師不斷地總結在課題探究中深層的新的經驗,而這種深層的新的經驗,通過這種一種積累,最終將會成為我們課題研究中重要的內容。在課堂實踐操作層面中,會出現一些新的深層次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重點提出解決的對策。所以我認為我們參與課題研究的一線老師是大有英雄用武之地,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可以不斷地使我們老師的素質得到提高!
六、課題研究的導向和主體
“少教多學”課題組集中了國內多層次的研究人員和老師參與,有來自華東、華北、東北、西南、華南等地區的教研人員作為研究的主體,同時我們還集中這幾個地區的一線教師,特級教師、骨干教師,將他們的實踐探索經驗上升為理論。研究的過程也是對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出現問題的解決的過程,因為我們這種研究是理論研究和行動研究的一種結合,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們要解決或者回答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說課堂教學如何處理好老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這一對關系;如何在課堂上體現教師有效的教學引導、組織和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如何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如何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探究的平臺。這些都是我們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必將促使學生的學生活動轉變成有效的、積極的、讓學生有所得的一種活動,獲得比較高的教學質量。
七、對課題組的愿望
“少教多學”這個課題已經正式列入國家“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這對課題研究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給課題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我們研究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應該在國家規劃課題這個高端平臺上充分地開展研究工作,認真實施課題方案,整合多方面的力量,來把這個課題踏踏實實的做好。我認為,這個課題的研究,能夠對我們當前的語文教學,無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教學層面都做出一種新的探索,對我們語文老師在多年來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取得的優秀成果,進行認真的總結、梳理,對我們新的語文課堂教學的理論進行不斷的補充、論證和完善。同時,從實踐層面上能推動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取得更好的成績,取得更好、更高的質量。從這兩個方面說,這個課題都是有廣泛的前程,具有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