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菜市場遇見草芽,但不知是何種草的芽,順藤摸瓜。
搜索草芽,找到了與之相關(guān)的文獻(xiàn),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特色蔬菜。
草芽學(xué)名蒲菜(Tupha latifolia),又名象牙菜,香蒲科水生植物。
主要分布于紅河南部地區(qū),以建水最為出名,有“草根當(dāng)作象牙賣”之說。
于每年5~8月采收上市,是哈尼族、布依族、拉祜族、彝族、苗族、傣族、壯族等民族喜愛的特菜。
主要食用其幼嫩新生根狀莖,根狀莖圓柱形,頂部呈錐形,形狀酷似象牙,色澤乳白,甜脆鮮嫩,味美。
富含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是一種上好的食用菜,加工忌用刀切,容易失其真味。
云南特色小吃“建水過橋米線”、“雞絲炒草芽”,都是因?yàn)橛胁菅浚攀沟脺r美、菜更滑嫩。
在江蘇淮安、山東濟(jì)南、河南淮陽等地的菜市場上,人們經(jīng)常可以見到當(dāng)?shù)剜l(xiāng)民出售一種色澤潔白、細(xì)長柔軟的野生蔬菜——蒲菜。
發(fā)源于淮安、揚(yáng)州的淮揚(yáng)菜中有“開洋蒲菜”,“雞粥蒲菜”等名品。
濟(jì)南人善做“奶湯蒲菜”,“鍋塌蒲菜”,“蒲菜燙面餃”,“蒲菜扁食”,淮陽縣的“醬蒲菜”“燒蒲菜”也是地方特色菜肴。
另外,云南建水野生湖蕩中出產(chǎn)的一種“建水草芽”,也有人叫它為蒲菜。
研究認(rèn)為這些蒲菜分屬兩個種,一為寬葉香蒲,一為水燭。以食用根狀莖為目的的云南建水草芽為寬葉香蒲(Typha latifolia)。
以食用假莖為目的的江蘇淮安蒲菜、山東大明湖蒲菜、河南淮陽蒲菜均為水燭(Typha angustifolia)。
水燭是一種水生植物,又有狹葉香蒲、水蠟燭、蒲草等名,可食部分為其假莖(葉鞘相互抱合心葉而成)和根部的短縮莖。
水燭經(jīng)濟(jì)價值較高,花粉即蒲黃入藥,有止血消腫之效。其假莖和短縮莖被采集作為蔬食,即“蒲菜”。
《本草綱目》稱其“甘、平,無毒”,主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
水燭的雌花序可作枕芯和坐墊的填充物,葉片可用于編織、造紙。以前人們常用蒲葉編成蒲鞋、蒲包、蒲扇。
西漢著名司法官路溫舒,少時家貧,好學(xué)的他用不起竹簡,便從河塘中割取水燭葉,串編起來,用以寫字,史稱“蒲牒寫書”。
草芽的介紹就到這里啦,香蒲類植物我們前面介紹過兩次,文末附上超鏈接。
草芽看起來非常干凈,但之前提到香蒲類植物也用作污水處理。
希望種植食用的草芽在更好的環(huán)境中生長,這樣我們吃下去的時候更安全。
1:香蒲類植物用途
2:中藥蒲黃用途
聲明
醫(y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nèi)容為探討學(xué)習(xí)之用,不構(gòu)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jǐn)遵醫(yī)囑。
參考文獻(xiàn)
(1)一箸脆思蒲菜嫩 蔣功成
(2)云南民族特色野生食用蔬菜 趙俊 木萬福 楊龍 麻繼仙 呂維梧 代建菊 楊長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