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小課堂
2017智能電視最熱的幾大名詞
實用性讓人不忍直視!
在2017年已經過去的上半年里
幾乎所有智能電視廠商都已推出了
自己的年度旗艦
從這些新品中我們不難發現
超薄、HDR、OLED、人工智能語音
是今年智能電視圈明顯的技術方向
本期內容
HDP市場調查就結合實際情況
為各位小伙伴分析就現階段而言
這些技術實用性如何。
HDR
高動態范圍技術,通過大幅提升電視對比度,能夠使圖像色域更加豐富。HDR技術之所以能如此火熱,除了能帶來人眼可感的畫質增強以外,與漸成行業標準的4K有很大關系:4K是通過提升屏幕像素來使圖像更為清晰,屬于物理層次的畫質增強,而HDR是利用對比度來使圖像顏色更豐富,屬于軟件層次的畫質增強。
實用性
現階段,HDR與4K的組合正逐漸成為中、高端智能電視的基礎畫質屬性,但受限于片源的匱乏,普通用戶能夠享受到的HDR視頻并不多,現階段實用性一般。
超薄
智能電視的超薄屬性,與其說是追求極致的驚艷美感,不如說是一場工藝與畫質的博弈。相對于一般厚度的電視,動輒幾毫米厚的電視內部集成程度要高得多,對加工工藝的要求也更加苛刻,而諸如小米電視4、醉薄A系列、unique等17年旗艦,普遍以超薄機身為賣點之一。
實用性
電視機從曾經標志性的“大腦袋”到十數厘米,給人的感受是質的飛躍,再進一步的追求已無太多實際意義:10厘米與1厘米的機身厚度對于壁掛而言,區別并不大;而且更薄的機身厚度必然代表著更低的良品率以及更高的生產成本,最終都需要用戶來買單。
OLED
有機發光管技術,在電視圈,又被稱為“OLED屏”,自從誕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LCD面板(液晶屏幕,許多用戶所熟悉的“LED屏幕”其實LCD的一種)的取代者。
實用性
OLED從被人們發現至今已經過去了近30年,但卻一直沒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普及;究其根源,主要是生產工藝尚不足夠成熟,導致OLED面板單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特別是在電視等大屏顯示設備中),而且壽命相對LCD屏幕也更短;所以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現階段的OLED無論是性價性,還是實用性方面表現均不理想。
人工智能語音
語音識別、語言理解等語音技術的集合。簡而言之,即是讓電視機能夠“聽得見”、“聽得懂”用戶說話,并根據用戶語音中的關鍵詞進行功能響應操作,比如播放、暫停、開關機等等,是2017年最熱門的電視技術。
實用性
無論電視廠商如何夸耀人工智能的強大,都無法掩蓋現實生活中人工智能尷尬的表現:一方面,現階段的人工智能語音并沒有達到人們期待的那樣,能真正“聽得懂”語音(對不同語境下的語意辨識能力差),更遑論與人“互動”了;另一方面,拿著遙控器對電視進行機械式的語音輸入,也讓很多尷尬癌患者難以淡定。
課后總結
從電視圈歷年發展看來
任何一種新屬性、新技術的誕生
都代表了一種電視行業可能的未來;
不過很顯然,
新屬性、新技術的誕生之初,
其有限的實用性未必能為人們普遍接受;
對于像小編這樣的普通電視用戶而言,
行業主流的配置、技術即是最好的選擇。
內容因你而做~
有什么想看的內容記得留言給我喲~~
看到喜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