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又名腦卒中,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已經成為我國人口死亡和致殘的第一原因。
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超過200萬,每年死于腦卒中超過150萬人,卒中發病人群已呈“井噴”態勢。
每個人一生中有1/6的幾率患中風,全球每6秒會有1人死于中風,每2秒會有1人發生中風,并且不分年齡和性別;全球3000萬中風患者,多數因此而留下殘疾。
中風從來不分年齡和性別
一人卒中,全家中風
雖然中風更常見于老年人,但年輕人、青少年、兒童,甚至是嬰兒,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不要覺得中風離我們很遠,有些中風病人看上去根本不像高危人群,并沒有一些典型的風險因素(如高血壓)。
而美國相關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腦卒中是男性第五大死因,同時是女性第三大死因。
“一人卒中,全家中風”。之所以說中風危害性最大,就是因為它大大增加了家庭和社會負擔,因此,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在發病前做好預防。
5個動作,10秒鐘之內
每個人都要會識別中風信號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武劍說,在發生腦卒中之前,許多人會有一些“小中風”癥狀,這些癥狀就是腦卒中的預警信號,因為預警信號往往只出現幾分鐘,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視。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八病區副主任劉方軍提醒,如果發現家人出現類似有小中風的癥狀,但又不能確定的話,一定要牢記以下五個快速判斷的方法,10秒鐘就能識別是否會中風:
主要是看看患者在頭部完全不動的狀態下,眼睛能不能跟著手指上下左右自如地轉動。如果不能,則要警惕中風。
請患者用自己的手先平放在側前方,然后用食指迅速指到自己的鼻尖,左右手都要測試一下,這是為了看看患者的協調能力如何。
請患者把舌頭伸出來,如果可以正常伸出來,且伸出的舌頭并不是不由自主地歪向一邊,即可判斷為正常。
請患者分別用兩只手緊緊地抓住測試者的一根手指,如果抓力很緊,拔不出來,即為健康;若抓力小,測試者的手指輕易就能拔出來,則要考慮肌力有問題。
患小中風的人通常表現為一只手肌力正常,一只手肌力下降。
測試者輕輕壓住患者大腿,看患者是否能夠克服重力及測試者給予的一定壓力正常抬起來,如果無法很好地抬起腿,則說明患者腿部肌力出現了問題。
腦卒中不像腫瘤,它說來就來,不給患者任何思想準備,并且可能在一兩個小時就達到發病高峰。因此,老年人或有高血壓、高脂血癥等慢性病的人,要加倍留意自身的細微變化!
小中風后更要防大中風
記住六點,中風不上身!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曾出現過小中風的人,相較其他人更容易出現中風。小中風是中風的預警器。小中風發病后的2—7天內為中風的高風險期,風險高達10%。
美國布朗大學阿爾珀特醫學院臨床神經科學系主任唐納德·伊斯頓教授指出,這項歷時5年的評估發現,在發生小中風后的3個月內,有10%—15%的人會發生中風,且半數在48小時內發生。
所以,小中風后更要防大中風,記住下面這六點,中風不上身!
1控制好“三高”,降低中風風險
高血壓是中風的頭號公共敵人。研究顯示,控制好高血壓,腦卒中發病率能降低4倍,心臟病發病率能降低一倍。
膽固醇的管理對卒中發病的預防尤為重要。大量醫學研究證實,降低壞膽固醇,能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高危人群和極高危人群的血脂水平,必須要控制在合適范圍。
糖尿病人常伴有血脂異常,加上它會影響二級預防中部分藥物的療效,控制難度更大。
2每天200克水果,中風降三成
美國心臟協會《中風》雜志刊登一項中國新研究發現,每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可顯著降低中風危險。這是因為多吃果蔬有助于降低血壓、增強血管功能、減少體內脂肪、降低膽固醇和炎癥。
研究發現,每天吃200克水果(大約2個蘋果)和200克蔬菜,中風危險可分別降低32%和11%。果蔬吃得越多,中風風險降低越明顯。
3每天都散步,老人少中風
美國心臟協會會刊《中風》雜志刊登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65歲以上老人每天步行1小時,可以使中風的危險降低1/3。研究結果顯示,每周步行22小時以上的老年男性,中風危險可降低66%以上。
新研究還發現,與步行速度相比,步行時間總長度在降低中風危險方面表現更明顯。總體而言,步行累計時間越長,老人中風危險就越低。為達到最低的效果,建議每天至少走6000步。
4限制酒精攝入:防動脈硬化
大量酒精進入體內,產生過量的脂質過氧化物,造成動脈粥樣硬化。
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壓患者服了降壓藥后不能喝酒,因為飲酒可使血管擴張,增強藥物的降壓作用,本身因藥物作用而降到正常的血壓會更低,容易引起突發性低血壓,發生暈倒、跌傷等意外。
5不抽煙、不吸二手煙:防血栓堵塞
吸煙會增加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易引起腦動脈硬化斑塊處血栓堵塞。
6避免情緒激動:防血管破裂
情緒突然激動,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促使末梢動脈收縮,血壓驟然升高,那些腦血管已有病理改變的患者,很容易腦血管破裂,形成中風。
每6秒就會有1人死于中風,而且中風從來不分年齡和性別,更嚴重的是,一人卒中,全家中風!
學會5個動作,10秒鐘之內識別中風信號,每個人都要學會!對于中風,預防遠大于治療,記住六點,中風不上身,快發給家人和朋友,太重要了!
(注意:本文所用為基本方,使用前請咨詢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