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21.12.17
母語與父語
漢字是象形文字,本身雖然不以音符為唯一造字手段,但是仍然采用了聲符造字。漢字中有大量的形聲字,本身就意味著造字階段漢字與口語語音存在一致性。但漢字和拼音文字相比具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就是即便語音改變,無需改變字形。漢字與口語有所關聯卻并不死板掛鉤的造字方式,正是它超越單純的象形文字和單純的拼音文字的地方。語言文本的價值就在于更大的覆蓋面、更穩定的信息體系。語言文字就像貨幣是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一樣,是信息的一般等價物。作為流轉和傳播工具,語言文字必須要準確穩定、覆蓋面大。漢字正是適應了這一基本要求。因此,我們很容易解釋這一現象:中國這樣山地比例很大的地區,卻形成了統一的國度,歐洲那樣平原比例更高的區域,卻四分五裂,冒出了無數種同源語言。拼音文字以音符為唯一造字手段,與語音高度掛鉤,無法做到言白分離,在語言分歧破碎的基礎上,分裂自然成為了歐洲社會的歷史常態。 我們中華民族既然以言白分離為代價,達成了源遠流長的文化共同體、民族大一統,也就意味著,每個中國人其實有兩套語言體系,一套是口語,以語音為載體的語言形式,一套是書面語,以文字為載體的語言形式。兩套語言形式既有關聯又彼此分離。從語言的起源和發展來看,口語是第一位的,書面語源于口語,是第二位的。從語法角度,口語比較簡單、非正式、語法簡單,主要以短句子為主;而書面語比較嚴謹正式,句子結構比較復雜,句子偏長,復合句較多。口語是聽的語言,書面語是看的語言。口語在生活的洪流中變化無常,有其特定語境,約定俗成的使用習慣,同時又隨機組合,不斷創化,原汁原味,野腔野調,我們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習得和運用。而書面語呢,是口語的成熟階段和經驗總結,一種保留下來經過篩選、提煉和雕琢的表達,聽懂、看懂書面語不容易,為了聽懂、看懂書面語,我們必須要閱讀、學習、接受社會教化。學會口語我們要出生一次,學會書面語我們必須再出生一次。前者是母語,后者是父語,母語讓人擁有自然生命,父語讓人擁有社會生命。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