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篇 第十九 凡二十四條
子曰: “與善人居, 如入芝蘭之室, 久而不聞其香, 即與之化矣。 與不善人居, 如入鮑魚之肆, 久而不聞其臭, 亦與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 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孔子說: “和好人同住, 如同進入放有芝草蘭花的房間, 時間一長就聞不出香氣, 這就是與香氣融為一體了 。 和不好的人同居, 如同進入賣咸魚的市場, 時間一長就聞不到臭味了 , 也是和臭氣化為一體了 。 朱砂深藏的是紅色, 墨漆深藏的是黑色, 因此君子一定要慎重選擇與自己相處的人。”
“與好人交者, 如蘭蕙之香, 一家種之, 兩家皆香。 與惡人交者, 如抱子上墻, 一人失腳, 兩人遭殃。”
“與好人相交, 如同蘭蕙的香氣, 一家種花, 兩家都香。 與惡人相交,如同抱著孩子上墻, 一人失足, 兩人遭殃。”
《家語》 云: “與好人同行, 如霧露中行, 雖不濕衣, 時時滋潤。 與無識人同行, 如廁中坐, 雖不污衣, 時時聞臭。 與惡人同行, 如刀劍中行, 雖不傷人,時時驚恐。”
《家語》 說: “與好人同行, 如同在輕霧晨露中行走, 雖然不會弄濕衣服, 卻能時時接受滋潤。 與無見識的人同行, 如同在廁所中端坐, 雖然不會弄臟衣服, 卻時時都聞到臭味。 與惡人同行, 如同在刀劍中行走, 雖然不會傷人, 卻時時感到驚恐。”
太公曰: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近賢者明, 近才者智, 近癡者愚, 近良者德, 近智者賢, 近愚者暗, 近佞者諂, 近偷者賊。”
姜太公說: “接近朱砂的就會變紅, 接近濃墨的就會變黑。 接近賢人的會變聰明, 接近有才華的人會變智慧, 接近癡呆者會變愚蠢, 接近優秀之人會變得有德行, 接近智慧者會變賢明, 接近愚人會變得蒙昧不明, 接近佞臣會變諂媚, 接近偷盜者會變成小賊。”
橫渠先生 (即張載[1020-1077], 宋鳳翔橫渠鎮人, 學者稱橫渠先生。) 曰:“今之朋友,擇其善柔以相與, 拍肩執袂以為氣合。 一言不合, 怒氣相加。 朋友之際, 欲其相下不倦。 故于朋友之間, 至于敬者, 日相親與, 德效最速。”
張載先生說: “現在的朋友, 選擇那些友善溫柔合得來的, 拍肩 扯袖看起來氣味相投。 一旦一句話不投機, 就相互發火生氣。 當交友之時, 一刻不停地希望對方不如自己。 因此在朋友之間, 以至于尊敬之人, 每天相互親近交往, 相互間道德的影響功效最快。”
子曰: “晏平仲 (即晏嬰[? -前 500], 晏子, 春秋時齊國大夫, 字平仲。) 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說: “晏子善于與人交往, 時間長了 人們都敬重他。”
嵇康 (三國魏文學家、 思想家。) 曰:“兇險之人, 敬而遠之。 賢德之人, 親而近之。 彼以惡來, 我以善應。 彼以曲來, 我以直應。 豈有怨之哉? ”
嵇康說: “兇惡危險之人, 敬畏而遠離他們。 賢能有德之人, 親熱而接近他們。 對方挾惡意而來, 我以善意回應。 對方以曲解而來, 我以耿直回應。這樣難道還會招致怨尤嗎? ”
孟子曰: “自暴者, 不可與有言也。 自棄者, 不可與有為也。”
孟子說: “殘害自己的, 不能和他一起交談。 輕賤拋棄自己的, 不能和他一起做事。”
太公曰: “女無明鏡, 不知面上精粗; 士無良友, 不知行步虧踰。”
姜太公說: “女子沒有明鏡, 就無法知道臉上的粗嫩; 士子沒有好友,就無法知道自己舉止上的缺陷過失。”
子曰: “責善, 朋友之道。”
孔子說: “要求對方向善, 這是交友的方法。”
結朋友須勝己, 似我不如無。
結交朋友須得勝過自己, 像我一樣還不如沒有。
相識滿天下, 知心能幾人?
相識之人遍布天下, 知心者能有幾個呢?
種樹莫種垂楊柳, 結交莫交輕薄兒。
種樹不要種垂楊柳, 交友不要交輕薄之人。
古人結交惟結心, 今人結交惟結面。
古代人交友只結交真心朋友, 現在人交友只結交表面朋友。
宋弘曰: “糟糠之妻不下堂, 貧賤之交不可忘。”
宋弘說: “曾與自己一起吃粗穿賤的妻子不要遺棄, 貧賤時結交的朋友不要忘卻。”
施恩于未遇之先, 結交于貧寒之際。 人情常似初相識, 到老終無怨恨心。
施恩要在交情還未投合之前, 結交朋友要在對方處境貧寒之時。 人的交情如能常像剛剛結識之時, 那么一直到老也不會有怨恨之心。
酒食弟兄千個有, 急難之時一個無。
酒肉兄弟要找一千個都有, 危難之際想找一個朋友都沒有。
不結子花休要種, 無義之朋切莫交。
不會結果的花不要種, 不講義氣的朋友不要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甜似蜜。
君子的交情清淡如水, 小人的交往甜得像蜜。
人用財交, 金用火試。 水持杖探知深淺, 人用財交便見心。
人用錢財來交往, 金用烈火來檢驗。 水拿杖子來試探可知深淺, 人用錢財來交往可見真心。
仁義莫交財, 交財仁義絕。
追求仁義就不要用錢財交往, 用錢財交往仁義就會斷絕。
路遙知馬力, 事久見人心。
路遠就能測知馬的耐力, 共事時間長了 就能看出人的內心。
**********
顧東橋先生曰: “廣交以延譽, 不若索居以自全。”
顧東橋先生說:“通過廣交朋友來擴大聲譽, 不如離群索居來保全自己。”
文清公曰: “不能受言者, 不可妄與一言, 此是善交一法也。”
文清公說: “不能接受別人意見的人不可隨意給他提意見, 這是會交朋友的辦法。”□薛瑄(1389-1464), 謚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