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勇敢地邁出寫稿第一步。 和一些老師的交談中,發現一部分老師對投稿有一定的誤解,認為現在干什么都要憑關系,沒有關系,稿子寫得再好也沒用,肯定中不了。沒有投稿,怎么知道報刊不會采用呢?任何一家報刊,都會希望自己收到的稿件越多越好,質量越高越好,就像我們穿衣服,誰都想穿好的一樣。如果報刊不問稿子質量如何,一味地發關系稿,這些報刊也就快辦到頭了。所以,最重要的是稿件的質量,這也是許多報刊多年來堅持的發稿原則(當然,對老訂戶的稿件編輯可能會多下一點功夫修改),當你摸準了寫作的訣竅和門路后,你就會發現寫起來一點也不難。
二、寫稿要有目的性。通俗地說,就是要“投其所好”,看你要投的報刊需要什么樣的稿件。具體來說,要研究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研究報刊的讀者對象和辦報刊的宗旨。如果說報刊的讀者對象是初中生,寫作時就要從初中生的實際出發,從其接受能力和生活實際等方面來考慮。比如,談方法、技巧的文章,要從學的角度談,不要從教的角度談;深奧的道理要簡單化,盡量不使用學生理解不了的詞句。
(二)要研究欄目設置。報刊一般都有固定的欄目設置。欄目的設置在一定的時間內是固定的,風格是穩定的。研究欄目的設置就要看這個欄目需要什么樣的文章,這個欄目的文章有什么特點、選題的角度、行文上有什么風格、分幾個大的部分等。通俗地說,就是比葫蘆畫瓢,關鍵是看能否畫出新意。一般來說,報刊要上什么新欄目,都會在報刊上提前發出約稿啟事,在一定時間內也會全面介紹自己的欄目,想寫稿的話就要注意這方面的信息。對于新開的欄目,不要等著別人寫了自己看看再說,這時一般是缺稿的,要自己先寫發表了讓別人看。等別人寫了你再寫時,稿子多了,發表的機率就小了。許多報刊六、七月份是稿荒時期,此時正值高考和中考期間,大部分老師忙于高考和中考,所以現在投稿的命中率就會比平時高得多。
三、投稿要早和快。一般報刊都有約稿啟事,都會寫明投稿的大致進程,我們要根據約稿啟事的要求交早于這個進程投稿。報刊社沒有寒暑假,下半年需要的稿件,上半年就可以寫,編輯要籌劃下半年或下學期的稿子,也就是開學要用的稿件。你要是等放假或是開學后再寫,你說會有用嗎?如果欄目再發生了變化,你就白寫了。再有,有的報刊為了方便教師和學生使用,在五月或十月要全部出版完畢,所以從四月或九月底起就要陸續趕后面月份的稿子,作者五月或十月寫的稿子當年就沒法發表。新聞宣傳是緊密結合時事的,在寫與時事關系密切的文章時,一定要快。一看有新東西,要趕快寫,趕快寄(用電子郵件最好)。在工作中,我們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后到的稿子質量很不錯,但該內容已編發過,或者是報刊都已經出來了。這不是作者的水平不行,多可惜!
四、要盡量多寫。寫稿是對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梳理,如果養成勤動筆的習慣,其實寫稿子也不是件很難的事。寫多了自然就會有心得,就會摸出規律;反過來,對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梳理對教學也是個促進。
五、要認真推敲,保證質量。多寫不能降低稿件質量,要對每一篇稿件都仔細推敲。看一看“約稿啟事”附件中稿件編輯前和編輯后的差別就會有進一步的認識。
六、要注意科學性。引用的資料,尤其是數字類的,最好注明出處,便于編輯查對。如果編輯實在無法查對資料的準確性,可能就要忍痛割愛。作者在稿中注明電話聯系方式,會便于編輯聯系作者核對。
七、其他方面。
(一)能用電子郵件最好。發件時最好有Html格式,同時加附件。Html格式是為了存檔,“附件”是為了方便“另存”。
(二)編輯約的稿一定要按時完成,能提前更好。不能及時完成的要及早通知編輯,不然報刊就要開天窗,編輯就會很被動。
(三)來稿時一定要在稿件正文上寫明聯系方式(包括郵編、通訊地址、各種聯系電話等),而不要寫在信封上或是單單寫在電子郵件的Html格式上。附件中如無作者姓名,編輯又忘了將姓名等復制到附件中,另存后就不知道是誰的了。
(四)有些欄目,當年沒有用的稿子第二年也許還會再用,最好不要他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