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約1122年),鄆城(今屬山東)人。北宋末年著名農民起義首領。曾率為數不多的起義軍“轉略十郡”、“橫行齊魏”、而“官軍數萬無敢與抗”,震撼了宋王朝的腐朽統治。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
施耐庵,據此寫成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杰作《水滸傳》,流傳甚廣。在《水滸傳》中,宋江被寫成行俠仗義的“及時雨”和替天行道的“呼保義”,在民間很有影響。
宋代自
趙匡胤開國以來,一直舉行對外屈辱、專力防內的政策,政權、財權和兵權高度集于中央,封建壓迫非常厲害。特別是北宋末年,由于推行上述政策,導致土地兼并十分劇烈,封建剝削也異常殘酷。所以,雖然當時工商業比較發達,人民生活出路較廣,社會矛盾仍然相當尖銳,農民起義次數很多。仁宗時代在西夏用兵之后,幾十人到數百人的小規模農民起義更是多得不勝枚舉。宋江正是在這樣一種情勢下舉起義旗的。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月,他聚集36個人,在京東東路所管轄的黃河以北地區起義,專打社會上的不平,殺富濟貧,反抗北宋王朝的殘酷統治,引起統治者的恐慌。起義發生不久,
宋徽宗趙佶便詔令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提刑督捕之。但由于宋朝軍隊久不征戰,缺乏訓練,戰斗力極差;又由于宋江“其才過人”,屬下的36個人都是強悍猛勇之士,個個英雄,所以,這次征剿不僅沒有消滅宋江起義軍,反而使其威名遠揚。在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宋江沒有像《水滸傳》等文藝作品所描繪的那樣,入據800里水泊梁山替天行道,而是“橫行齊魏”,馬不停蹄,千里轉戰于山東、河北一帶。在數萬官軍的圍追堵截中,攻城陷地,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先后攻打、占領10多個州縣。雖然人數不多,但卻似一把鋼刀,令統治者聞風色變,“官軍莫敢攖其鋒”,成為一支很有影響的農民起義隊伍。
宣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宋江率部攻打京西、河北等地州縣。宣和三年初,轉向南攻打沂州(今
臨沂),戰斗打得十分艱苦,結果終因寡不敵眾,被知州蔣園率兵擊敗。二月,起義軍繼續南下,攻打淮陽軍(今江蘇邳縣西南),接著,占據楚州(今江蘇
淮安),進入
海州(今江蘇
連云港西南)境內。在這些激烈的戰斗中,宋
江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和軍事才能,指揮若定,謀略過人,戰術靈活多變;同時,正如后來元代
陳泰在《所安遺集·
江南曲序》中所說的那樣:“宋之為人,勇悍狂俠”。宋江作戰也很勇敢,身先士卒,帶頭沖殺,打出了威風,令一些朝廷官吏也不得不承認其有勇有謀。就在同一月里,浙江農民起義首領
方臘,也率義軍連-州、秀州(均屬浙江),其攻勢凌厲,使北宋王朝十分驚恐。為了瓦解、鎮壓這兩股農民起義軍,毫州知州
侯蒙向宋徽宗上 書,道:“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沒有敢抵抗的,說明他必有超過常人的才能。不如赦過招降,讓他率兵討
方臘以贖過,或許還能平定東南之亂。”宋徽宗對這個主意十分贊賞,立即下詔給剛剛以徽猷閣待制出任
海州知州的張叔夜,令其設法招降宋江。
張叔夜到達海州后,起義軍正準備攻城。宋江和起義軍副將吳加亮等人,仔細分析了海州
濱海的特點和城防情況,決定從海上突破,于是直取海濱,俘獲了大型船只10余艘。然而這一切,都被張叔夜所派的偵探窺視到了。張叔夜連忙招募敢死隊1千余人,在近城設伏;然后,再派出小股士卒趕往海濱誘戰,同時將精兵埋伏在海邊。雙方開戰后,伏兵蜂擁而上,舉火燒毀了宋江的船只。宋江雖然率部勇猛拼殺,給敵人以重創,但見船只著火、退路已斷,也不免有些慌亂。這時,張叔夜又乘勢發動全面進攻,俘虜了吳加亮。宋江在重兵包圍之下,痛感大勢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
宋江投降后,其結局說法不一。有的說,他曾率部參與鎮壓方臘起義,取勝后,接受了宋朝廷武功大夫的誥敕,與36個最初發動起義的人分任諸路巡檢使,不久,被宋朝廷用計殺害。更有的說,宋江根本就沒參與鎮壓方臘起義,相反,在方臘起義被
童貫鎮壓后,他又一次起兵反宋。宣和四年(1122年),起義最終被
折可存率兵鎮壓,宋江也遇害身死。還有的說,他從來就沒有接受過招安,等等。但有兩點是肯定的,宋江從發動起義到最后失敗,只有一年多一點時間;起義失敗不久,他便死去了。
宋江死后,影響逐漸擴大。隨著宋人話本、特別是《水滸傳》的廣泛流傳,宋江和梁山英雄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喜愛,一些文學作品里的描述,被作為史實來傳頌著,至今,梁山周圍還有不少這樣流傳下來的古跡,如,主峰上有“宋江寨”、“英雄井”、“黑風口”等,山下有“宋江馬道”、“曬糧場”,鄆城東南有“黃泥崗”,等等。表現了人們對起義英雄的深切懷念。
[以上內容由"冷色調"分享。]
相關影視:
電視劇《
水滸傳·張涵予版》 2011年
張涵予 飾 宋江
電視劇《
水滸傳·李雪健版》 1998年
李雪健 飾 宋江
同年(公元1122年)去世的名人:
趙仲御 (
1052~
1122)
河南省開封市李重元 (?~
1122)
蘇適 (
1067~
1122)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方惟深 (
1040~
1122)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 更多公元1122年去世的名人》